談品格學習的歷程

臺北市北投區泉源國民小學校長 楊美惠
    陽明大學洪蘭教授在2007年天下雜誌專?『教出品格力~從大腦看品格教育』撰文指出,品格培養是一種內隱的學習,是長期模仿、觀察,內化的結果,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歷程,無法立竿見影,一蹴而就。文中並詳述「記憶」和「學習的神經機制」對品格培養的影響,認為人是記憶的產物,過去無論多微小的經驗,對今天的人格都有影響,而影響的機制就在「記憶」;另外,學習的神經機制,在於「模仿」,幼兒會納入外界的訊息作為修改自己行為的榜樣,也會修改自己行為以適應外面世界。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雖然不知道大腦裡的神經機制,卻知道「以身作則」和「環境」對孩子人格的影響。

  另一篇「大腦與人生~從大腦看人的社會行為」文中,洪蘭教授提到大腦「可塑性」的競爭本質,也可解釋為什麼壞習慣難以改正,當一個壞習慣佔據了大腦地圖的空間後,每次我們重複這個壞習慣,它就更佔據多一點的地方,自然就阻止了好習慣立足,所以要改正一個壞習慣比建立它時難十倍。由此可知,童年生活教育的重要性,若能早早把習慣養好,不讓壞習慣坐大,就能建立好的行為模式,培養正向良好的行為機制。

   再看2007年出版,英國哲學家史賓塞(Herbert Spencer)所撰寫的「史賓賽的快樂教育」書中也指出,美好的道德品行總是隨著孩子心智、經驗,以及心理的成長,慢慢形成。史氏認為在道德、意志和品行的培養,是一項需要長期反覆、慢慢啟迪的工作。而父母的每一點善良、寬容、積極樂觀、同情心、公正、民主的德行,以及整潔、勤勞、儉樸的習慣,都會從孩子的身上反映出來。這些美好的德行和習慣,無論多麼微小,都會像星光一樣,永遠留在孩子的記憶裡,不僅影響著父母自己的人生,也造就著孩子的人生,它既是現在,也是未來家庭中,最寶貴的財富。

  從以上二位學者的論述,我們知道品格的學習與培養,是一個從小就得教的歷程,它得在生活中慢慢養成,就像品味、風度一樣,是來自長時間的蘊育而成,而且,家庭教育更擔負著重要的責任。當然,孩子除了受父母的影響外,他還會受到書本和其他人的影響,比如洪蘭教授經常提到「閱讀」對品德的重要性,認為細膩的故事描述,使孩子感同身受,產生共鳴,進而故事的主人翁,就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史賓塞也指出,在道德和品行上,孩子很容易受父母和老師的影響,一方面由於孩子愛模仿的天性,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孩子的行為很自然會得到來自父母或老師的評斷,因此,隨著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增長,也隨著他們心智中來自善和美的引導,他們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判斷能力,終而擁有良善而美好的品格。(本文寫於桃源國小96學年度學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