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併購下,員工的勞動尊嚴何在?.

臺灣企銀產業工會理事長 黃進丁
  猶記得自2000年開始,金融併購法、金融控股公司法通過後,國內金融業者對於此法正式施行的期待,可以磨刀霍霍、歡聲雷動的心情來看待,事實也證明了,這兩個法令對於金融業者間的整併行為及轉型為金融控股公司也產生了一定的效果,由統計數據看來,2000年國銀尚有53家,截至2010年國銀減少至37家,而金融控股公司至2010年已有15家,雖然本國銀行家數減少,但其分支機構,卻持續成長,從2000年的2693家成長至2010年3月份的3285家,這樣的發展結果,顯然與當初政府全力推動金融機構整併的原意,完全反其道而行。

  近十年來,銀行的整併案例,也多達十幾起如2001年台新銀行合併大安銀行、2002年台北銀行納入富邦金控、國泰金控併購世華銀行、2003年萬通銀行被中信金控併購、2004年玉山金控標購高雄企銀、聯邦銀行標購中興銀行、新光金控合併聯信商銀、2005年新光金控合併誠泰銀行、2006臺灣銀行合併中央信託局、合作金庫合併中國農民銀行、中國商銀合併交通銀行改名兆豐商業銀行、建華金控納入台北商銀、台北商銀合併建華銀行更名為永豐銀行等。
  
  然而,在這些金融併購的戲碼中,業者在資本額、資產規模擴大中,嚐到數字的甜頭,但身為其中的員工卻需在是否留用、資遣費、優惠補償費的數字當中斤斤計較,原因無他,員工已在此付出將近數十年的青春,只因為企業併購,員工的生涯規劃就此打亂,工作、家庭及生活有可能就亂了次序,更有甚者將造成社會問題。而選擇留用之後的勞動條件變更情形(如薪資、加班、福利、獎金、分紅等),以及是否有因組織調整、據點裁撤、精簡人力、技巧逼退等因素,造成工作職務及地點調整的情形,另外有關企業文化及人事管理制度的適應問題,也是留用人員必然面對的挑戰。
  
  回首2005年臺灣企銀工會所發動的罷工,正是不甘勞動者只能被動接受資方所開出的任何條件,所作為的一種反抗與爭取。原為公股銀行的臺灣企銀,於1998年1月22日,因為三商銀(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彰化銀行)的民營化,而自動的民營化(因為三商銀是臺灣企銀的大股東),這全然是因為政府政策執行的結果,進一步導致行員原為公務人員的身份產生了變化。到了2004年又因為政府的二次金改政策欲強力執行,竟然不顧員工權益未與工會談妥,團體協約亦尚未簽訂,便要將臺灣企銀公開標售,這樣鴨霸的作風,招致臺灣企銀行員強力反彈,因而展開一波波抗爭行動,最後為了生計、工作權、員工權益,我們挺身而出,表達我們的意志與決心,終於公開標售不成而流標,臺灣企銀留下來了,我們的工作權也暫時得到了安定,但政府金融整併政策的大方向,並未改變只是如何執行罷了!
  
  藉由臺灣企銀工會的例子,政府、金融業者及員工都應瞭解,在執行整併的過程中,員工勢必要團結面對這過程、金融業者必須誠意的和員工溝通,不要只想拿到銀兩就拍拍屁股走人,政府應公平公正的合理監督整併過程。從近幾年的金融整併的例子看來,也可發現擁有工會的銀行,在整併過程中,員工權益及工作權較能得到保障,且有機會可以和業者協商補償方案,沒有工會的只能摸著鼻子黯然接受資方所開出的任何條件,合則來,不合則去,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更別提未來勞動條件的保證,血淋淋的例子,已經上演不下數十次,金融從業人員您還沾沾自喜捧著金飯碗嗎?趕快覺醒吧!唯有趕緊組織工會或加入工會才能有一個尊嚴勞動的工作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