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富士康員工跳樓自殺事件看電子產品供應鏈成員社會責任

台北大學研究生 陳明倫

  短短幾個月時間,全球排名第一的電子專業代工廠富士康接連傳出大陸廠員工跳樓自殺事件。截至5月份為止,已經累計11名員工跳樓自殺,其中龍華廠區有7人。演變至今,富士康的工廠管理已經引起所有輿論,甚至大陸官方的高度重視。透過媒體的報導,許多有關富士康負面的管理議題紛紛傳出,例如幹部管理過分嚴厲、員工像機器一樣從事單一動作、員工彼此間沒有交流、情感無處宣洩等。對於外界的批評聲浪,富士康內部也積極採取措施,希望在短時間達到止血的效果。諸如邀請高僧作法事以安定員工情緒,以及加強異常通報等,希望能在短期治標。

  從富士康的案例,看似為單一事件,實際則牽動整個電子產業供應鏈的夥伴關係。富士康之所以能夠成為電子專業代工廠的龍頭,所仰賴的就是嚴格的成本控管,當然這包含了物料、人事成本、供應鏈管理等各個層面。許多商管學院或者業界人士都非常清楚,在整個供應鏈中利潤最微薄的就屬於代工這個環節。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更大力推廣其微笑曲線,強調從品牌與研發兩個面向創造企業獲利。換言之,在微薄的毛利之下,如何樽節開支就成為代工廠能否爭取到品牌商代工訂單的重要關鍵。而品牌廠商為了讓自身利潤最大化,在技術規格、交貨期等其他條件差異有限的情況下,自然以代工廠的報價做為選擇代工夥伴的最主要考量。

  許多的國際品牌廠商都有其各自嚴謹的評選供應商的規範,然而以往的焦點多集中在技術規範、品質管理、交貨期等,而對於類似這次富士康事件所隱含較偏向人性關懷的管理部分著墨較少。經過這次的事件之後,或許能夠讓這些品牌廠商在選擇供應鏈夥伴時,能有異於以往的思考。事實上,官方機構在這部分應該扮演更為積極的角色。中國大陸近年陸續推動強化勞工權益的措施,例如在2008年所宣布的勞動合同法。對於企業而言,縱然近年社會責任的觀念漸漸普及,但受限於不同產業的結構與獲利程度,對於任何可能增加成本的措施往往裹足不前、瞻前顧後。畢竟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與非營利機構的成立性質有著根本上的差異。

  舉例而言,在近年環保意識逐漸普及之際,電子產業對於環保材料的使用仍然無法全面普及,其中固然有材料信賴性等安全考量,有很大部分的原因在於考量將額外增加廠商成本。對於代工廠而言,除非品牌商指定採用環保材料,否則很少有代工廠會主動換用。因為對於代工廠僅有3~5%的毛利而言,環保材料所增加的成本是不可承受之重。而對於品牌廠商而言,使用環保材料固然有助於其品牌形象之提升,但立即增加的成本則將對於其經營帶來立即的壓力。若再考慮各個材料、原料供應商等既得利益者對於行政、立法單位進行游說等變數,使得看似單純的轉換材料更形複雜。針對電子業環保材料、環保製程轉換的歷史來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透過立法,例如2006年歐盟透過立法而執行的ROHS,強制規範六項有毒物質含量。再其次則是透過品牌廠商的大力推動,舉例而言,SONY在過去幾年強力推廣環保無鹵素材料,雖然沒有法規約束、但身為全球企業的牛耳,率先投入,如今已成為產業的標竿。雖然導致其成本增加,仍然持續提升環保材料在其產品中的比例。

  不論減碳、環保、代工廠員工的人性關懷,其中都牽扯到複雜的供應鏈成員的相互關係。甚至官方機構、最終的消費大眾也不能置身事外。當大眾一再強調產品價格的同時,若能同時關心購買產品的來源、組成等細節資料,將有助於改變供應鏈成員的決策思考。當前最重要的是期待富士康盡快解決內部問題,也期望類似悲劇不再發生,並可作為全球重新思考供應鏈價值與相互依存關係的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