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之我見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碩士生 陳佳旻

  近幾年來溫室效應這個名詞已經是耳熟能詳,溫室效應從地球孕育生物以來就已經存在,溫室效應原本應是用來保護地球上生物生長的一道屏障,但自從工業革命以後,人類濫用石化能源,以致於溫室氣體大量排放於大氣層中,使地球生物面臨全球氣候變遷危機,地球溫室效應加劇,以致於全球氣候變遷,全球的氣候都已失去平衡,氣候異常的現象也在世界各地經常發生,並且造成嚴重損害,這都是全球有目共睹的。有鑑於此,世界各國在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過一項具有約束力的『京都議定書』,為了減緩全球暖化危機而努力,但從近幾年看來,無論是媒體消息、網路訊息或是在學校課程上授課教師說明,覺得世界許多先進國家對於發展減碳策略都積極的在進行,但在每年所舉辦的『全球氣候變遷會議』結果,感覺世界各大先進國家,對於京都議定書所擬定的1990年的基準年為減碳目標,都只是在於玩弄數字遊戲,對於減碳方面的效用實質幫助不大。

  對於生長在台灣的我,也能感受到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影響,例如每年夏天的溫度,一年比一年高,有時也會破了幾十年來最高溫的記錄,以及在作物方面天氣太熱,許多糧食作物面臨減產問題,導致糧食價格上漲。再來最嚴重的便是缺水問題,全球氣候變遷導致了氣候異常,年降雨量逐漸減少,導致了政府對於供水政策做了許多調整,例如鼓勵農民休耕領取補助,將農業用水提供給工業用水使用,但在我的意見看來,工業固然重要,但糧食生產也是國家主要工作之一,全球因應氣候變遷問題,世界上許多糧食出口大國,對於糧食出口量,都已經有逐漸減少的趨勢,未來幾年,對於糧食價格上漲將是無法避免的趨勢,台灣本身基於地理與氣候因素,有自給自足生產糧食的能力,但因為缺水問題以及供水政策,使糧食減產,國家糧食庫存糧也有減少的趨勢,未來糧食價格上漲,苦的還是平民小百姓,我覺得這是政府應該思考的地方。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解決的方法可由政府方面召集企業家與其協商,分批或減量供水,致使工業用水與農業用水能達到平衡,否則以現況看來,在近一兩年缺糧與糧食價格上漲問題將是無可避免的。

  在國際上,於解決全球暖化危機方面有京都議定書,但是即將於2012年到期,雖然每年於12月有舉辦全球氣候變遷會議,世界各國都基於自身利益,未能達成共識,也未能訂定出新的議定書以替換將在2012年失效的京都議定書,解決的方法無非是世界各國能攜手合作,並製訂出一套新的議定書,全球世界各國一起合作減碳,不然我感覺對於減碳是沒有什麼效應的,舉例來講,重工業一年所排的碳量,會有比小市民開冷氣吹一整年的量多嗎?這或許大家意見各有不同,但只是我的看法,如減碳沒有從世界各國攜手合作,不然就算全球每一位民眾都能從自身做起節能減碳,減碳量也將沒有工業大國減的量多,所以世界各國若無法捨棄自身某些利益,與他國攜手合作為全球暖化作努力,不然倡導節能減碳也是呼呼口號而已。

  以上述來講,節能減碳也不應該只是以國家為主,對於身為地球村上的每一位人類都應有其責任所在,節能減碳大到以國際合作,小到從地球村每一位人類自身做起,才能達到解決全球暖化問題,使地球回復原本亮麗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