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環境污染

南亞技術學院土環系資二甲學生 許成緯

  環境保護已不是單一地區的問題,而應該是全人類的活動。當某地區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時,其最後的影響可能是整個地球。環境的問題已是跨國界、全球的問題,然而臺灣地區人口稠密,機動車輛太多,工廠也多,加以國民所得增加,能源消耗大,垃圾遽增,環境污染與破壞已成為國人最為關心的切身問題。環境污染所引發的糾紛不斷,進而群眾抗爭,成為社會、政冶、經濟的問題,也成為新聞的焦點。

  台灣的環境污染就工業問題先不說,民生日常的活動就已經對這一塊土地造成莫大傷害,食、衣、住、行、娛樂,沒有一樣可以與汙染脫離關係,我們只能盡量的去避免,例如最近還很少人知道的生質柴油,是一種回收食用油再利用做成的柴油,由於政府未大力推廣之下,民間很少人知道其回收利用性,往往就倒入了排水溝中造成了汙染,不但魚蝦沒了,環境也不美觀,所以應該要極力宣導設回收站,讓大家都能為環境盡一點棉薄之力。

  近年來政府專家學者也都注意到環保問題,各國之間也簽訂了很多的條約,但基於某些開發中國家經濟正在蓬勃發展不願意簽訂,還仍須靠各國的撻伐去督促,這是為了地球的責任、更是義務,甚至電影大螢幕中訴說地球汙染造成嚴重的變化對觀眾的影響尤其巨大,汙染將不是那些專家們解決的問題了,身在當代的我們,或許是個舉手之勞都可能持續讓地球永續發展,民生與工業能源也都積極尋求替代,最為顯著的就是汽車、油電車、充電車都已經有某階段的技術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就能取而代之。

  雖然台灣的環境保護優先於經濟發展,在政府、企業界、民間已形成共識。然而台灣的污水下水道普及率甚低,垃圾遽增,公共運輸無法滿足民間需求,個人機動車輛不斷成長,許多環境保護工作可預料會有許多困難。欲提升國民生活品質,以求後代永續生存,台灣環境保護仍有待政府與全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