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恨與身心教養

南華大學文學系助理教授 張錫輝
   日月交替,春水時至,各級學校逐漸進入畢業季,許多年輕人將要離開學校,進入社會謀職就業,從學生成為社會人,接下來這些年輕人將面臨資本主義社會的淘洗銼磨。當中的一部分人,或許可在社會各領域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勝利者,踩踏著競爭對手的頭頂,逐漸往上爬,而成為領導社會的少數菁英份子。然而更多的年輕人,將面臨一個充滿壓力、並不友善的競爭體系,當中有些人將走得跌跌撞撞,甚而在飽受閉門羹之餘,品嘗「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辛酸與挫敗。然而,對此一切,社會上的人已經習慣了。因為,大多數人早已歷經這一切,在習以為常之餘,甚至會論斷地說:「這就是自由競爭的市場規則。」曾幾何時,人們在適應社會環境的過程中,調整了自己觀看世界的方式,學會了將這套競爭體系視為理所當然,更學會了從一種新的倫理關係來評價一個人的品格。

  這套新的價值標準順應著社會的競爭關係,從成功準則看待一個人的品質,按照這套價值觀,一個成功而能幹的人就是一個有品質的人。這種新的倫理觀,成功地翻轉傳統倫理體系對於人的觀念,傳統道德觀認為一個有品質的人,在于其身心修養能否展現永恆人性中「善」的價值,而與其在現實世界中是否成功並無必然的關係。因此窮居陋巷的顏淵,終身空室蓬戶的原憲,雖然一生困窮,卻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賢者。

  這套新的倫理觀,德國哲學家舍勒稱之為「現代市民倫理」。舍勒相信,「現代市民倫理」標誌著現代資本主義的倫理精神,而「現代市民倫理」的核心植根於「怨恨」。從社會生活的層次來看,舍勒認為「怨恨」之來,和與他人不斷進行「價值比較」有關,在比較當中,感到自慚形穢,但又無能獲得比較對象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與他人比較落敗的人,體驗到一種自身在生存上的無能感與嫉恨感。「怨恨」興起的溫床,需要一定的社會條件,這個社會就是現代的資本主義社會,在現代社會中「人人都有『權利』與別人相比,然而,『事實上又不能相比』」(〈道德建構中的怨恨〉,頁406),現代社會相信人人平等,鼓勵相互間比較的競爭關係,然而社會的結構與分配卻不可能是平等的。所以假如社會像個競技場,那麼同時參與競賽的選手卻不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在此情形下的相互比較,就會面臨「人人都有『權利』與別人相比,然而,『事實上又不能相比』」的情況,從而滋生「怨恨」。「現代市民倫理」中的怨恨心理,有一條基本訴求,即「將處於價值標準高、佔有更多價值者貶到低下者的位置。」 (頁501)並藉由這樣的貶抑作用,來平衡自己的身心。

  藉著舍勒對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隱含的怨恨心理的揭露,我們有理由相信,近日報紙上刊載一位中小企業主公開徵求台大畢業的碩、博士成為他的專屬司機一事,可能不是偶發的例子,或者只是個人偏頗的價值觀念作祟,而是資本主義倫理所衍發出來的現象----一個值得整體社會深思再三的現象。假如,「怨恨」構成了資本主義的心理基礎,貶抑、踐踏他人的殘暴統治,就將是我們這個社會到處可見的景觀。在此情形下,這些即將面臨資本主義社會淘洗銼磨的年輕人,可能將在他人的挫辱中,被迫隱忍,而隱忍、積累下來的報復意欲,又將形成「怨恨」。

  面對社會這種輪迴式的惡性循環,我們有無辦法中止,甚至改變呢?可以確定的是,我們不可能將社會體制做釜底抽薪式的置換,從而建立一套新的社會體制,這種烏托邦式的幻想並不切實際。我認為,當此之際,應當從教育著手。我們應該改變現前的教育策略,因為現前的教育方針,只是著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上面。因此,當我們的年輕人在步出校園、進入社會的同時,當前的教育策略只是裝備了年輕人專業技能的部分,卻未曾教會年輕人如何因應自身的挫敗、他人的傷害,以及如何思考自己內心中的怨恨?而這些問題,在現代社會中,卻是至為重要而迫切的課題。

  我認為現代迫切需要的教育,必須著重在一個人的身心教養之上。而著重個人身心教養的培育與陶成,本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心所在。傳統教養重視個人德行的訓練,從德性的發遑當中,讓每個主體將自己的眼光調整成以「德行」為中心的觀看角度,「君子愛人以德」、「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此,將自己的行為、思考取喻於德行為中心的眼光觀看世界,或許可在與他人進行價值比較之前,讓自己回歸于關注自身價值的提昇,而非與他人的價值攀比之上,從而避免怨恨心理的滋長。

  從另一個面向來說,當我們承受他人的傷害之際,報復之心油然而生,確實是人之常情,我們應如何處理報復的情緒呢?《論語.憲問篇》記載一則對話頗可幫助我們思考這個問題。「『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這段對話,按照宋代學者張栻的解釋,可以分成兩個層次來看。第一個層次是「克、伐、怨、欲不行焉」的層次,張栻認為這個層次雖然能夠制止自己克伐怨欲的私欲之心,「然克伐怨欲之根猶在也」(《癸巳論語解》)第二個層次是「仁」的層次,在這一層次中,克伐怨欲之心根本不會萌發。因此張栻認為《論語》此章,在跟我們講述「故制之於流未若澄之於源」的道理。的確,當報復之心油然而生時,盡力調和或壓抑,不若「澄之於源」,藉由平日的德行修養,使此報復之心根本不會萌發。

  在怨恨的現代倫理下,社會迫切需要的教育,是能夠幫助年輕人在進入社會之際,有足夠智慧去面臨社會加諸於其身上的壓力的教育,我認為,這樣的教育,只能是身心教養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