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感恩惜福

苗栗縣大湖鄉東興國民小學校長 倪明宗
   近年來,大家最為關注的議題,莫過於全球氣候暖化、地震等所帶來的ㄧ連串災害,這些天然災害除了造成難以估計的生命、財產損失之外,其對災民所造成的心理創傷,更遠遠超乎了大家所能想像。另一個讓大家心情沈重的現象,就是全球原物料短缺所帶來的物價上漲趨勢,這不但增加人類的生活痛苦指數,也可能造成國際間、種族間為了爭奪資源而發生戰爭,釀成天災、人禍的惡性循環,給人類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

  我之所以提起這兩點,主要是希望大家要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天然災害向我們揭示,人類在大自然之前是如此渺小,生命是如此無常,大自然遭到破壞後,受傷最重的還是人類自己。過去所謂「人定勝天」的觀念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即便科技發明讓人類未來可以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中存活,但那是幸福的生活嗎?是你我所想要的生活嗎?再者,人類為滿足物質生活慾望,促進經濟發展,鼓勵大量消費,導致天然資源被濫用、浪費,但最後,人類卻又因為資源用罄,反而為物價上漲、通貨膨脹所苦,這恐怕也是我們所始料未及的吧!可笑的是,現今人類仍然一方面恣意破壞自然環境,另一方面,卻又得絞盡腦汁、想方設法來恢復自然環境,此誠自相矛盾之至矣。足見人類仍然沒有學會尊敬與維護大自然,仍然陷於人定勝天、唯人獨尊的迷思中。

自然環境改變對我們的啟示有二:

  一是「人生無常」,所以人要抱持「歡喜心」來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人類的生命顯得如此渺小脆弱,每個人的生命極限也都難以預測,因此,我們每一天都要抱持「歡喜心」來面對生活,因為能活著,就是一件值得歡喜的事,我們要歡歡喜喜對待父母、師長、同學,而且,不論是求學問、學做人、學做事,也都要努力活在當下,這樣才對得起天地父母所賦予我們的寶貴生命。

  二是「不以物喜」,所以人要能「感恩、惜福」。人類的物質慾望無窮,這無窮的慾望導致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與濫用,而且,這些資源的開發大都不是用於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往往只是為了滿足某一部份人的物質享受而已。事實上,仍有三分之一的人類是處在飢荒或瀕臨飢荒的狀態之下生活著。所以,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生活中所享受到的一切,並不是理所當然、天上掉下來的,那都是天地孕育、父母辛苦所得來的,因此,我們要謙卑謹慎,常懷感恩的心;自然資源也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當我們多浪費了一點,給人類帶來災害的機會也就會多一點,因此,我們要杜絕浪費,常懷惜福的心。所以說要「不以物喜」,因為,當我們得到的物質享受愈多時,地球的資源也正在一分一毫的耗竭。

  大多數的宗教都勸導人要「感恩、惜福」,此誠至理名言爾,而大自然就是我們所要感恩、惜福的對象。大自然提供維持人類生存與社會運作的物質基礎,可以說沒有這個物質基礎,就不會有人類社會的發展;但大自然所提供的資源卻也有限,人類在運用自然資源時,就必須保持謙卑、惜福的態度,謹慎利用,危害自然者不取,超乎所需者不取,如此,才能讓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生生不息。

  在此,我僅以「歡喜心」、「感恩心」、「惜福心」與大家共勉,希望在大家的人生旅途中,能夠歡喜生活,感恩惜福,為人類社會的和諧與自然環境的永續發展貢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