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失業問題的本質

朝陽科技大學副教授 洪振義
   就業的機會建立於產業之上,就如同草皮附著於土地一樣,而且什麼土質適合哪種樹,有其一定的自然環境的要求;現在台灣失業率的提高,是因為產業(企業)的流失與無法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衝擊所產生的;產業流失與適應不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簡單說,種下台灣失業問題的主因,是產業外移與資金流失,這種現象至目前為止,都還在一直持續中。產業(企業)的流失與資金流失從80年代初就開始了,無法適應國際市場競爭,跟隨著自由化,國際化與全球化的發展,是台灣沒能做好產業結構調整所致,而扮演引導經濟發展方向的政府,需負很大的責任。

  現在台灣的經濟困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就發生了,Keynes在"貨幣改革論(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1923)"書中就這一點做了探討,雖然時空背景不同,但有其極大共通的現象。

  Keynes的"貨幣改革論"將經濟活動主體分成3類,"投資家階級(Investing Class)","企業家階級(Business Class)","勞動者階級(Earner,Working Class)",其中"投資家階級"是屬於非活動階級(In-Active Class),而"企業家階級"與"勞動者階級"是屬於活動階級(Active Class)。英國資金投資海外殖民地,殖民地賺取資本再向英國國內企業下訂單,引發英國國內"有效需求"的增加,進而提高就業機會與工資,早期這3階級的利害是一致的。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這3種階級體制脫勾了,海外投資的資金已無法創造國內的"有效需求",而是向當時較為廉價的美國或德國下訂單,對當時的英國來說只是"資本流失"="國內投資下降"="失業率上升"而已。這種現象對照現在的台灣只反映一半,"資本流失"="國內投資下降"="失業率上升(1)"是相同的,另一半是"產業外移"="國內投資下降"="失業率上升(2)"。

  資金流失與產業外移帶來國內民間投資(I)的下降,失業率提高帶來消費(C)能力減少,金融風暴引發出口(X)的下跌,依照總體經濟方程式: (國民所得) Y=C+I+G+(X-M) 來看,C,I,X皆下降時,只能期待G(政府支出=財政政策)。但是財政政策並非"仙丹",一國經濟健全與否需要多方的配合。一個人身體要健康,血液要順暢,神經要正常,骨骼要堅固,金融是"國家經濟的血液",財政是"國家經濟的神經",產業是"國家經濟的骨骼",台灣的資金流失"台灣經濟貧血"了,台灣產業外移"台灣經濟軟骨"了,如果財政政策無法對症下藥時"台灣經濟癲癇"了。為什麼台灣經濟會走到如此"田地",我常常在想這個問題,結論還是回歸到人的"心"問題上,"心"的含意曾在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93)的"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所提到的"同情心,同理心(sympathy)"相近,台灣在政治上,在企業上,在社會的人們"心"上都缺乏sympathy,sympathy的缺乏形成整體社會沒有"identity(認同感、主體性)",人民對國家沒有"identity",企業對勞工沒有"identity",勞工對企業也沒有"identity",學校中沒有"identity",家庭中沒有"identity",對台灣這塊土地沒有"identity",各行各業,各式各樣沒有"identity",唯有同理心才容易形成相互扶持的共同體,進而累積優質的民族傳統,所以某種程度而言,建立和諧與進步的社會需要"sympathy,identity,tradition"這些元素,因為sympathy=identity=tradition=邁向社會和諧與進步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