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水環境-從生態工法到綠色基礎建設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系教授兼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 林鎮洋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班 劉吉倉

  

  近年來,自然環境災變(如八八風災)使得環境保育問題(如國土規畫)再次成為媒體焦點。其中,水環境的問題在長期不受重視(如釋放農地換取工業區),甚至被視而不見(如水價問題),再加上我國「拼經濟」的使命感,使得水環境淪為經濟發展的祭品。

  但國際間對於生態、環保觀念已蔚為潮流並付諸行動,尤其集水區保育、土木建築及環境保護工程等皆期望將安全、生態、永續的概念付諸實行。然而,該如何落實「永續」願景,將具體思維融入於工程作為中,現階段即以「生態工法-Eco-Technology」莫屬。此外,「綠色基礎建設-Green infrastructure,簡稱GI」,藉由綠空間與環境資源的內鏈網絡,提供人與自然平衡的基礎建設,以融入低衝擊開發技術(Low Impact Development,簡稱LID)帶動城鄉發展,皆是達到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共生共存之永續發展的基本思維與行動方案。

工程心中有環保

  工程融入近自然生態思維,即生態工法範疇:基於對生態的深度認知,以生態系進行管理的技術,其目的在於必要之工程作為中,將執行相關措施的成本及其對環境造成的損害降至最低,以生態友善式的工程或保育方法進行。德國Seifert(1938)首先提出近自然河溪整治的概念,此不違反生態原則之治山防洪工程,可謂「近自然工法」之濫觴。

  生態化的工程技術逐漸應用於不同面向之工程中,如過去野溪治理主要以排洪考量,藉此減輕或避免野溪災害所造成之損失,而當今治理工程漸漸注重對於生態之影響及野溪景觀與其周圍環境之和諧,如魚道之設計,將生態保育納入考慮之水利工程作法。

綠色基礎建設

   21世紀工程新思維,係透過節能、保水、減廢、資源再利用與生態環境保全為考量,達到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共生共存之永續發展目標。我國新五都政策勢必形成「都市化」的結果,因都市開發不透水區密度極高,造成雨水「來的快、去的快」,因此未來我國應該以嶄新都市集水區管理觀念,將綠色基礎設施融入,使其開發前、後得保持自然環境原有的功能,以降低開發行為對水環境所帶來的衝擊。

  在綠色基礎設施中的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作法、用途多元,利用滲透、貯留功用,吸收部分逕流,達到軟性防洪之效果,並兼具水質淨化之效。讓暴雨逕流及污染管理可以很自然地融入到人類的開發行為當中,有效達到「與(雨)水共生」目的。此外,更因融入綠色工程,進而達到節能減碳,使人和自然共存共榮,創造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契機。

永續水環境之遠景

   生態環境保育如同一幅待著色圖畫,在拼經濟的使命下我們應緩緩腳步,思考自然環境所帶來之功效是值得珍惜,更是需要永續維護使之生生不息。台灣在極端的水環境世代中擺盪,水資源管理是跨領域的大尺度問題,其中牽扯到水、土、林、人、海面向,故「系統考量」整合其各領域,「與水共生」的水政策是未來水資源完成量足質優的第一步。環境永續不只是口號,工程師更需傾聽環境的聲音,對症下藥進行必要之工程,以達到開發與保育作為共生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