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關公《忠孝廉節》精神──對社會文化之影響

社團法人中華桃園明聖經推廣學會 社團法人中華桃園明聖經推廣學會

D107 淺談關公《忠孝廉節》精神──對社會文化之影響   夜幕籠罩了滿天彩霞,在冰冷鐵窗的帷幕下,寧靜星空、滿月高懸,月光灑進囚室裡,也灑遍了我的心靈遐思……   現今,我們的社會文化已經陷入「後向」期的窘境當中,提及中華文化時,許多人都以古為傲,轉過頭去眺望遠古,嚮往著堯天舜日,各類文物僅躺在博物館中,而現代人的精神貧瘠如乞丐,隨著橫流人慾,文化發展早已向時尚流行方向傾斜,聲色犬馬的文化、權爭利攘的文化、權變機詐的文化…令人陷入魔性的漩渦中難以自拔。今日的社會風氣日趨淺薄,趨於功利之心重,人們總是在名聞利養的爭逐中討生活,不重視常理的正軌,亂失了常道,喪失正理的混亂是現今時代病症的癥結,如今社會的亂象,追根究底,無一不是起自心識作用所變化出來。   現今濁世亂行、世道澆漓,而道德之意輕的社會文化裡,赫見媒體不勝報導司法界重大違紀案1,損及司法公信,也是當今社會上最不良的示範。《桃園明聖經.節訓第五》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日用朝廷祿,當思補報功。報國臣之本,惜卒將之宏。」身為國家執政官員,擁有無上的權威,這些都是來自於百姓重託、擁護與繳稅的意義,將維安百姓國土的責任交於手中,因而應該照顧全民生活安定、保護生命安全、教化人民品德的義務,進而提昇人民的生活品質,使其人民百姓,能過著安和樂利的生活才是,怎可居了高位、得了厚祿,還心有所不足,只顧己身利益著想,運用專長結黨圖私,倚仗權勢把國民的稅金作為增強勢力的賄款,運用不法手段,藉機從中得取不當收益,而造成貪污擾民傷廉之舉!執法者本身不守法,就是瀆職和藐視法律,執天平者帶頭違法,教民眾如何相信司法,如此失節的行徑,節操已徒為高談侈口之語;為了滿足一己之私慾,欺下瞞上的作為,就是不忠。謀高官厚祿,只為中飽私囊,卻不能秉著公正的義氣安邦治國、施行良好的政策,以照顧好百姓的生活著手,這就是不義。   縱觀人心違逆,城府深沈、心智陰險者,已不在少數,尤其與人相交之間處處勾心鬥角、用心計算,漸而扭曲自然人性。《孟子.離婁》:「義,人之正路也。」關公的精神是圍繞著「義」字而流芳萬世,其象徵兩種精神,一在狹義方面,意指國家和君主的忠義;二就廣義而言,泛指人與人之間平等而真誠對待的情義,包括見義勇為以及社會各階層的仁義。「義氣」是一種交友之道,也是一種倫理,其具體特徵是光明磊落、慷慨大度,救困扶危的俠義,顯示出公平與正義的氣度。天地本法自然,天道總是順應人心,自古以來,領導人物唯有以仁慈之心、克盡職責替上天施展仁政,以期照顧好上天的子民,言行舉止為全國上下的楷模,其無論當官或為人做事,都應該秉著良心。孟子所謂人之皆有的四端之心,《孟子.公孫丑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呼籲世人,一切做人處事,應先從找回放矢的良心開始。良心會從每個人的生活中體現出來,對平民而言,法律是可以信賴的權力;對每一個人來說,良心是內在的道德權力,能夠阻止人去有意做惡,或勸導人積極為善,能樹立典範,對他人產生影響,就是良心,一個人的人生價值,並不是擁有很多財富,或是當大官,而是在有生之年,回首看看自己曾經為了這個社會人群盡了多少力量,使得往後的歷史,因為你的付出而受益的事蹟增添輝煌的一頁。《桃園明聖經.節訓第五》言:「廉生畏,潔生嚴。」廉潔的人處事戒慎,知所節制,節儉能養廉節,廉潔使人不浪費,可養成不貪不取的好習慣,如果能將清廉義行推舉,人人清廉,人人受惠,社會將會呈現一片祥和。   《論語.里仁篇》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意即富貴是人人想得到,但不用正當之法,就算得到也不接受;君子離開了仁道,又怎麼成為君子呢?君子沒有片刻違背仁道的,匆促忙迫是這樣,環境惡劣也是這樣,都不違背仁道的原則。《桃園明聖經.節訓第五》云:「人之節,如竹又如月,廣大與高明,圓融更清潔。一生直不彎,挺挺欺霜雪。」人既然貴為天地人三才之一,應該本著天理之大平等、大公道來樹立人生準則,揚善除惡,方為君子應行之道。從《論語》中,可以發現孔子對於善的重視,正如孔子曾經說過:「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意喻見到善者,應當見賢思齊,追慕而以為之榜樣,還怕自己沒辦法與之相比;而見到不善的,則應該畏避警惕,不要沾染了不良陋習、頑劣品行。就像把手放到沸騰的熱水當中,一定會趕緊抽出,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傷。所以,富貴、安樂這些都是世人想追求的目標,然而有了這些條件後,是否能善用它們來服務社會、渡化眾生;不善用者,適得其反,豈不暴殄上天的賞賜!   此外,新聞媒體層出不窮報導一子女弒親事件的人倫悲劇,諸如養子要錢不成,九刀砍死養母2、更甚者為了貪圖保險金而罔顧三至親之情,而謀殺生母、婆婆、丈夫3,秉性凶殘,其行為已泯滅天性,所犯之罪惡,實是天理不容。如今,受教育的人愈多,但不孝雙親的新聞常有所聞,足見教育如果著重在科技、爭取名利上,而未深入啟發心智良能,恐怕教育會給人類帶來更多的災難,誠然,行孝悌本來是天經地義,而如今的孝悌已逐漸式微,甚至蕩然無存,這可從社會亂象看得出來,因此《論語.學而篇》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可見,孝悌就是行仁的根本,只要將孝悌之道實踐在每個人身上,根本樹立了,仁道就由此而生了。《詩經.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恩,昊天罔極!」由此,道盡了一個人自小拉拔至大,需要耗費父母親多大的心思;然而寸草春暉,難報萬一,親恩深似海,豈能以等閒論之。天下間生我、育我者父母,尤其是父母從小將我們小生長教育,總是無怨無悔地付出心血,培養成人、立足社會,沒功勞亦有苦勞,乃世間對我們恩德最為深重者。在動物中,羊有跪乳之義,鴉有反哺之恩,怎奈何人還不如禽獸,為了身外之財,不吝做出傷天害理之情事,手刃凶器、狠心弒親如此無情無義、違情悖理之行為,更是人神共憤,此乃不守孝道之節所使然。   故《桃園明聖經.節訓第五》道:「為人子,孝為先,孝順兩字緊相聯。勿使惱怒常使歡,暖衣飽食毋飢寒。」帝君相傳為古代學間、科舉士子的守護神,聖佛的成就在人道這一環的圓滿,是不可缺少的,在人道中尤以孝順父母之節,自古以來即有「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的說法。今曰,我們更應該明白無論家庭富貴或窮,父母總是想盡辦法,用心將我們養育長大,無論遭遇多少困難,也不放棄教養我們,是以,我們應該懂得回饋,才是應該。因此,身為人子,當我們有能力照顧父母親時,應該依自己現有的條件,盡力滿足雙親的需求,以盡為人子之孝道,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論語.為政篇》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現在的人,以為能養活父母就是孝順。其實狗和馬這些畜牲,也都是人們所養的。倘若對父母沒有敬意的話,那麼養父母和養狗養馬,又有什麼不同呢?!故身為人子,深受父母生養教育的恩德,理當在家孝順父母,出外要能遵循家訓、尊敬長上,待人處事要謙恭和藹,盡一己之力以服務社會,不給父母帶來困擾,能克盡孝道,即是為人之子應守之節。   《桃園明聖經.經驗第六》述:「節如竹,竹有筠也。如月,月有度也。非筠則溷,非度則昏。古今大節不踰者,於義殆盡。」「盡己之謂也」是為忠、「事父母能竭其力」謂之孝、「不當得便不取」即為廉、「能素其位而行」亦之節。關公與劉備、張飛二人,雖為異姓而結為兄弟,有同生共死的情義,即謂之「財賄不動其心,爵祿不移其志,善始善終,死生與共」;關公一生重義輕利,豈不正可做為教化百姓的指南張本,若能效法關公崇尚正義、重然諾、講信義、處世不違良知的道德品格,故關公的道德美學形象,即是對國以忠、交友以義、處事以智、待人以仁、作戰以勇,蘊涵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道德,蔚為中華文化的表徵。然而,綜觀歷史上亦有不少留名千古的文人武將,無不是經過千錘百鍊,熬了許多非理的待遇,才保有自己一片乾淨的天空。他們在私慾橫流、污濁黑暗的政治環境,爾虞我詐的世界中,堅持保有崇高的志節;正如關公這樣的人,正是不會被任何言語或行動左右,對於有違理想的事物,就算是花再大代價,他們也寧願選擇不妥協、不低頭,因為背後有支持他們強大的力量,它的名字叫「氣節」!而人若不盡生人之大節,便不完生人之大本!!國者人之積,國家社會是眾人的集合體,我們的社會需要善的種子深耕、滋養綻放,如果人人都能把惡性去除,在淨化心靈上下功夫,讓善念增加,與人為善,善用自己的能力,為社會注入一股善的動力。「人者心之器」起心動念是萬緣的開端,嚴格說來人只是心的工具,人內心所俱的善根之性一旦顯露,必然是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善念,每個人若都如此,就能達到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這即為和平之道!          1詳見2010年1月11日 聽合報A1第一版,標題:「重大違紀 貪污案法官 私見吳某某」   2詳見2010年4月2日 自由時報B1版,標題:    「養子要錢不成 九刀砍死養母」 3詳見2010年4月8日 自由時報A1第一版,標題:「殺母殺婆殺夫 惡媳被求處了死刑」為保險金謀殺生母、婆婆、丈夫,實為天理不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