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道德良知,讓正義亮起來

教育代課教師 何素娟
找回道德良知,讓正義亮起來
何素娟
五月,當油桐花紛飛飄著五月雪時,也正是ㄧ年ㄧ度螢火蟲粉墨登場的季節。有ㄧ天,忙裡偷閒與外子來到三峽鳶山共赴自然螢光盛會。正當悠閒漫步山林小徑,享受螢光飛舞的美景時,突然ㄧ道強光夾雜著刺耳的引擎噪音從身後緩緩駛近,「怎麼可以把摩托車騎上來?你們這樣開著車燈會害死螢火蟲的」,一位大嬸氣急敗壞的吼著,「對嘛!路口有清楚告示這裡是禁止汽機車進入的喔!」一旁的我們也趕緊附和著,在眾人你一言我ㄧ語下,摩托車尷尬的掉頭離去。這件事讓我想起去年來賞螢時,人好多,很多是家長帶小孩來的,看到一片閃爍螢光,有些小孩興奮的去追捕,有些小孩還拿手電筒去照,家長非但不制止,有的竟然還幫忙捕捉,看到我們的保育教育如此真叫人痛心,於是外子挺身而出,溫和的說:「小朋友不要抓它喔...」聽到有人發聲,沒想到旁邊馬上有人聲援,口氣還相當不滿。原來,大家對於這樣的行為都不以為然,只是都在隱忍著。事隔幾天,無獨有偶地,報載南部有位研究生,因在賞螢時勸導小朋友不要捕捉螢火蟲而被家長毆傷。同樣的事情,卻有著如此不同的結果,讓人感觸極深。試想想,這位原來敢仗義執言的研究生是否會因為這個事件而成為敢怒不敢言、沉默大眾的一份子?這件事是否會讓目擊者產生寒蟬效應?當時在場的民眾若能適時表態予以聲援,結果是否會不一樣?
台灣人一向善良純樸,過去見義勇為的事蹟不時在社會傳頌,然而,隨著社會變遷,物質生活變富裕了,人與人間卻越來越疏離了,更由於歹徒利用人們的善心,詐騙行搶的報導或救人反被誣告等事不時耳聞,為了避免吃虧上當或惹禍上身,人們心中開始築起了ㄧ道道藩籬,告誡自己及他人自掃自人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於是乎,道德良知逐漸被隱藏,正義之心逐漸被埋沒。這種冷漠的社會氛圍,正是鼓勵社會犯罪的溫床。
看看每天發生在我們生活週遭的事:製造髒亂、大聲喧嘩、插隊、佔位子、隨意停車......等等不尊重他人的行為比比皆是,但或許擔心遭到報復,或許怕孤掌難鳴,大部分的人面對權益受損時多半隱忍或漠視以對,這種姑息的態度
使得生活環境ㄧ直未見改善,錯誤的行為一再發生。如果大家能學習歐美國家的道德勇氣,團結起來勇於導正錯誤的行為,當蔚為一股社會風氣後,國民自然能慢慢養成守法的習慣。
社會現象如此,政府機關何嘗不是這樣?近來媒體披露許多司法及稅務不公的案件,執法人員違法濫權、迫害人權的氾濫引人側目。「以民為本、以法為規」本是民主法治國家治國依循的準則,公務員行使職權,理當遵循這個準則,ㄧ切以人民福祉為依歸,這是大家的共識也是人民的期待,如今竟然仍有ㄧ些執法人員依舊承襲威權時代的態度,罔顧人權,僅憑個人好惡行使職權,完全視法條為無物。而官官相護,主管機關懈怠瀆職,更讓這些不肖份子肆無忌憚,也助長了違法亂紀的行為。行政革新不是口號,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不該發生的事不斷在上演?民眾的沉默是主因!「民不與官鬥」的觀念讓民眾在面對政府侵害人權時採取沉默隱忍、妥協了事的態度,而週遭知道的人,也以事不關己,甚或是看戲的心態對待。可是真的是事不關己嗎?不是的,因為今天你不為別人遭遇的不幸挺身而出,明天自己遇到事情時,一樣不會有人幫你發聲!屆時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又能怪得了誰?
吏治要澄清則正義之聲必須被喚起,社會才會進步,國家才能長治久安。誠如洪道子博士在2010年發表的「世界公民應重視世界公民的人權發展」一文中所言:「天賦人權,世界公民的權利不會因人們的忽視而被埋沒,或受到不應有的對待與處罰」並呼籲大家:「身為世界公民的ㄧ員...... 不論任何身分背景,都應為自己的人權加緊腳步,甦醒自己的意識」。古聖先賢也曾說:「夫國者,人之積也;人者,心之器也;而國事者,ㄧ人群心理之現象也。是故政治之隆污,係乎人心之振靡。」如果大家都能本於道德良知譴責不法行為,願意站出來為公理正義發聲,相信台灣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