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了分別

性相真實

慈濟大學校長 王本榮

  2004 年總統大選,黃崑嚴教授的提問:「何謂教養?」,兩位候選人頓時瞠目結舌,不知所云。我想黃教授也未免太強人所難,教養似乎是可以意會,而難以言傳。哲學家史沛曼( Spaemann )說:「教養不是一個理性目的的歷程,世界上並不存在一種稱為教養的行為,它是在我們做了很多事之後,附帶產生的一種作用」。其內涵應該包括很多德目與質素,例如克己復禮、推己及人、明辨是非、知所進退、不為利誘、不為勢劫。教養不是世俗社會「名流」、「名家」,「名望」,「名教」,「名相」,「名氣」的代名詞,而更像是「品德」,「品質」,「品味」,「風格」「風骨」與「風範」的綜合體。

  2008 年 5 月,我到廣州中山大學參訪,看到了國父孫中山先生所親提,源自《中庸》的該校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重新思考了這 10 個字的教育真髓。博學,審問為格物致知之根,慎思、明辨為立身處世之本,而篤行為經世致用之道,一以貫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考,領悟及洞察的能力,在專業化,多元化與複雜化的社會中,就像是指引方向的指南針。廣州中山大學如今的校本部是嶺南大學的舊址,也讓我想起張愛玲的小說,最近被大導演李安拍成電影的「色戒」,其中熱血澎湃的愛國青年們不正都是嶺南大學的學生嗎?而其結局是這群大學生跪在懸崖邊,被集體槍決的淒厲場景。在忠奸莫辨,正邪不分的錯亂的時空裏,上演著情色相纏,愛恨難離的人間戲碼,讓人無限唏噓之餘,也分不清楚時代是悲壯還是蒼涼,青年是浪漫還是無知,人性是強韌還是脆弱,歷史是壯濶還是孤寂。

  物換星移, 60 年後的當代青年依然處處迷惘,步步危機。作家龍應台應邀到台大法學院演講「人文素養」,其動機是擔心該學院將會培養出最多危害台灣社會的人,所以先下手為強,而如今似乎「一語成讖」。企業家菁英,有多少身陷「內線交易」官商勾結的風暴,而身敗名裂,身陷囹圄,或遠走他鄉。野百合學運世代的熱血青年,有多少在慘烈的政治鬥爭下,變得冷血與嗜血。醫學系的高材生有多少在名聞利養的誘惑下,迅速的變質沉淪,失去志為人醫的本懷。萬眾囑目的棒球英雄,有多少禁不起威嚇利誘,簽賭打假球而自斷前程。影迷歌迷追逐的偶像明星,有多少縱情聲色或毒海滅頂,無法自拔。更不要說還有多少青少年,無法控制欲望與情緒,爭強鬥勝,挺而走險,偷搶擄掠,作奸犯科,一失足成千古恨,待回首已百年身。

  老莊哲學主張禍福相倚,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的生剋相對論,矛盾相互對立,但心念一變,也可以轉化;哲理總是在正反合之間廻盪拉据。已故棒協理事長謝國城先生常講一句名言:「全壘打的隔壁是接殺」。棒球是團隊運動,戰術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勝負也常只在一念之間。教練賦予的任務,有時是短打,有時是推打,有時甚至要求投手打擊時站著不動,寧願被三振,以避免投手跑壘受傷或導致雙殺。全壘打其實是安打的延伸,刻意追求,反而常因揮棒過猛被三振或在全壘打牆邊被接殺。人生的道理亦復如是,「隔壁哲學」可以引伸到頂峰的隔壁是懸崖,天堂的隔壁是地獄,權威的隔壁是威權,正義的隔壁是爭議,自大的隔壁是自卑,革命的隔壁是造反,光鮮的隔壁是憂鬱,聚焦的隔壁是透明,權力的隔壁是腐化,超然的隔壁是鄉愿,勇氣的隔壁是莾撞,果決的隔壁是武斷,先驅的隔壁是先烈,陶醉的隔壁是麻醉,消費的隔壁是浪費,成王的隔壁是成寇,成功的隔壁是成仁。在追逐極致時,常常要想到隔壁是什麼?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一線之差,既微且險,挑戰偏鋒,常樂極生悲,得不償失。「諸德如盲,智慧為導」,美德如無智慧為其耳目,很容易盲衝瞎撞,趨於邪路而不自知。《無量義經》之:「曉了分別,性相真實;有無長短,明現顯白」,強調智慧所孕育的理性,慈悲,信念與和平,可以協助我們在險惡的人生道上趨吉避凶,履險如夷,進而得以發揮功能,展現良能。

  人類約 200 萬年的歷史中,概括的可分為 4 個時期,最早期是採集狩獵時期,和其他動物並無二樣;直至 5000 年前才開始進入農業時期,也演變出有意義的社會發展;到了 18 世紀,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工業發展時期; 20 世紀後半才正式邁入知識經濟與全球化時代。在農業時代之後,群居、分工、交易等活動慢慢出現,社會秩序需求逐漸增加。工業時代以降,科技一日千里,群聚人口驟增,交易行為頻繁,社會承載量不但迅速擴大,且變動劇烈,國家和法律維持社會秩序的功能,更形重要。到了近代,生產規模極大化,專業分工精細化,資本股市全球化,貿易交流國際化,法律、經濟、政治、社會科學因應情勢,發展為非常專業化的學問,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法律基本上是用來規範人與人,人與國之間的秩序;政治表面定義是管理眾人之事,其重心其實攸關權力的分配;經濟學探討交易,著重於所有透過自由市場進行的交易過程中,個人的動機和整體表現;社會學則是研究社會環境與個人的互動關係。現代的社會環境以及其所衍生的專門知識,遠比佛陀時代要複雜百倍。然而現代人類最大的危機在於所有的知識,無論是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都被切割成專門學門,而欠缺知識本身的文化階梯。只有專門化,沒有橫向整合,融會貫通的知識體系;只有專家,沒有貫通人類知識的哲學家。整體的人類知識絕不是一一被切開的專門知識加總而成的,更不是能從化約的推論和統計數字去獲得。邏輯思考和專門化的過程發展固然造成科學的進步,但卻無法形成渾然一體的人文思維,反而造成知識工具化,文化商業化的社會亂象。在瞬息萬變,複雜多元的社會形態中,唯有更豐富的常識,更敏銳的洞察力及更深刻的自我批判,才能保持清淨的心靈,清明的智慧,不致於被滾滾的洪流所淹沒。以下我試著來探討幾個容易混淆的社會現象。

  「價格不等於價值」。經濟學的核心是市場,而供給與需求代表著市場的槓桿,共同決定價格和交易量,此乃市場經濟分配資源的方法。而在富足的資本主義商品社會,習慣以供給來創造需求,造成了人類慾望空前解放,甚至所有的文化、知識、技術、藝術都已徹底的商品化,可交易化。生命有價,航空公司的空服人員比地勤人員冒著更大的危險,薪資自然較高;時間有價,醫師花了七年的時間讀大學,常常需要熬夜值班,所得自然也較豐富,這無寧是「付出」與「所得」的對價關係,是合情合理的社會制度與市場機制。而價值觀則是人類時代與社會的文化產物;時代環境不同,價值觀也自然不同。絕對主義與相對主義的價值觀,全體與個體的價值觀,多樣化的價值觀也造成許多社會的對立和衝突。在現象學中,習慣將價值觀分為生命價值如功利價值,快樂價值;文化價值如認識價值,社會價值;及道德價值如倫理價值,宗教價值。「價值」自商業的價格至科學的真,道德的善,藝術的美,宗教的信是廣範而多義的。而人類這個物種無法離群索居,必須互助共生,最高的普世的價值應包含公義、仁慈、博愛與和平。價值觀不但是規範個人行動,也是規範社會秩序的價值原理,是一種文化體系;有主觀的意志和思想,也有客觀的倫理和公義。很令人憂心的是,我們傳統的價值觀念正在快速解體,種種現代觀念取而代之,但價值系統所涉及的不只是觀念世界與主觀慾求,更重要的是日常人生,社會秩序,甚至分配正義和環境資源保護。「價格」不等於「價值」,有「價格」的人生更不等於有「價值」的人生。雖然各人的利益,立場,背景,思想迥異,但建立正確的人類共同價值觀,以維持人類的永續發展,應是刻不容緩了。

  「權力不等於領導」。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而實際的操作是權力的分配和運用。權力無所不在,其所衍生的能力和行為,是一切生物存在以及組織運作的根本;同時也是所有改變和穩定的原動力。權力是介於對立與融合的過程;妥善運用,不但是責任,也是目標,理念與人格的完成。包容、合作、自信、信人才能使權力順利的運作;高壓、控制、命令、威嚇必將腐蝕權力。役權者必役於權,對權力的行使缺乏警覺心之人,通常不明白節制權力的必要性。英國愛克頓( Acton )爵士有句名言:「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陳述了權力必會為惡的假設,也解釋了民主政治的監督與分權設計。貪瀆是腐化,而濫權的腐化其後果更加嚴重。權力者主導方向,分配資源,必須精明與清明,慎謀與能斷。因為在權力的迷宮裏,有的事只有你知道,有的事只有你不知道;有的事只有你能說,有的事只有你不能說;有的事只有你能做,有的事只有你不能做。而領導者須長養慈悲與追求公義,兼具歷史感與前瞻性,能夠樹立典範,公正無私。善用權力,創造時勢,明快決斷,彈性變通,舉才識賢,用人勿疑與攻心為上是領導七要訣。老子對領導的詮釋:「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領導深藏權力之藝術,而權力未必是領導的保證。

  「媒體不等於真相」。經濟、社會幫助我們在互助與流通的人類社群中生存,而法律、政治制度則界定自我實現的規範與環境,以維持生存秩序。媒體是現代文明的產物,也是被公認,除行政、立法、司法三個政治權力以外的「第四權」,它不但是企業體,更重要的角色是一個力量無遠弗屆,無堅不催的社會公器,必須負起高標準的社會責任與道德責任。媒體傳播訊息,報導事實,分析時事,臧否人物,監督政府,捍衛價值,安定人心,催生文化,關懷弱勢,導正風俗,有許多社會功能與終極責任。媒體工作者必需要有高度的自律、自制及自我提升能力,要能抗拒誘惑,無懼權威,客觀中立,獨立自主。成為媒體人之前,必先是個知識人,文化人,見壞事哀矜勿喜,見好事勇於揚善。很遺憾的當今社會,只要提到「社會亂源」,媒體與政治總是孟焦不離,長相左右,穩居冠亞。談到台灣媒體的前生今世,總覺得恍如隔世;威權時代的媒體以「粉飾天下太平」為己任,扮演的是美容師,麻醉師,魔術師的角色;民主開放後的媒體搖身一變,以「唯恐天下不亂」為職志,從事的是製造業,加工業,修理業;為了衝「收視率」,「閱報率」,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孔子說:「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現代不但政治控制媒體,挾持民意,操弄仇恨;商業也利用媒體,置入行銷,創造價值。追根究底,台灣的媒體企業競爭激烈,面臨嚴重的生存壓力,加上專業素養與人文精神不足,很容易自我沉淪。政府事前思慮不周,審查不嚴,開放大量的媒體、大學及金融機構,如今都「易放難收」的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尤其作為社會公器的媒體,傳播力強,很容易操控人們知覺,左右人們思想,政媒之間的愛恨情仇自是罄竹難書。如何在「新聞自由」與「新聞自律」之間取得專業平衡,如何在「相互尊重」及「相互制衡」之間取得良性互動,是台灣是否能真正邁入文明社會的重大關鍵。

  「歷史不等於事實」。唐太宗的千古名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的智慧和哲理,是無數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以文治與武功,以智慧和血汗,以成功和失敗,以理智和感性所交織出來的寶貴經驗。不但可以警惕我們重蹈覆轍,並可以幫助我們由了解過去,來開啟智慧,以迎向未來。就像開車的後照鏡一樣,必須能「顧後」,才能「瞻前」。人類是以非洲為故鄉,而遍佈在地球的人類,經過長久的漂流推移,在不同的風土下生根,建構出不同的民族、社會與國家,也形成不同的文化。人類史的第一階段是四大文明的誔生,包括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及黃河流域的華夏文明。印度文明與華夏文明被大沙漠,大山脈切割,孤立性強。而埃及文明與美索不達米亞因地理環境條件,朝著一體化發展,最後在地中海周邊孕育出羅馬帝國的「海洋文明」。第二階段是從第七世紀起,伊斯蘭教所發起大征服運動,成就了伊斯蘭世界。第三階段是席捲全球的歐洲擴張時代,十字軍東征取得獨立自主的地位;大航海時代,將美洲大陸塑造成「第二個歐洲」,並藉著工業革命發展出的交通與武力,向亞洲、美洲、太平洋擴張。第四階段即是從冷戰時期到全球化時代。而中國由於發展出豐瞻的文化和高度的文明,是唯一在五千年間擁有不間斷歷史的國家,上演了波瀾壯濶的歷史戲碼,其中鬥爭之慘烈,王朝之興替,文化之頓揚,思想之變遷,亦是不絕於史。但歷史只有「表象」,不一定有「真相」;有「事件」,不一定有「事實」。每一件事情的起承轉合,前因後果,既不是史家所能完全了解的,他們常是根據自己的「自由心證」,或統治者的「政治正確」來詮釋。希臘哲人希羅多德( Herodotus )對歷史事件的態度是:「我有記錄的責任,但沒有相信的義務」。作家余秋雨也說:「如果全然相信前人的記錄,而且還要強迫他人相信,那就是把霸道與愚昧連在一起了,成為最庸俗的文化災難」。而事實上,人類社會對歷史認識都常是片斷的,地域的,自我的,個人思想的,民族感情的,並沒有對世界通史有更現代的觀點,更開濶的角度作整合與連結。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能被忘記;歷史是用來剔勵的,不是用來清算的。人類本一家,人性亦幾無二致;歷史不會終結,總會在不同時空,不同場景,演出相同的戲碼。古今中外的歷史事件常常有「似曾相識」的驚人相似。雖然讀歷史,不信青史盡成灰,但也不要盡信青史。更重要的是要以更寬廣的歷史視野,更悲憫的人類情懷,來迎接未來,創造歷史。

  「學術不等於真理」。從 19 世紀至今,隨著時代變遷,大學的理念也幾經更迭,從早期的「博雅教育」到「專業教育」,再到「學術研究」,現在似乎已定於一尊。大學雖仍然沒有完全忽視「教學」,但儼然已成為「知識工業」的重鎮。特別在執世界學術牛耳的美國大學,與產業、企業、基金會甚至政府,密切結合。研究的「產業化」,「實用化」,「目標導向化」,「利益導向化」,已為大勢所趨。學術之專化更難以想像,不僅隔行如隔山,甚至連同行也無法交流。研究不僅是升等途徑,學術地位台階,更是「身價百倍」之道。有的論文深具學術價值,有的是較有產業價值。而學術價值是取決於「原創性」與同行評價。但太專深之研究,只有少數專家可以置啄;太普遍的研究,會有不同的結論,也難以深究其真假。譬如葡萄酒對心臟之利弊得失之研究報告有如汗牛充棟,但卻正反兩極,令人無所適從。而台灣的學術界本應更心懷本土,服務鄉梓,深化在地學術社群的研究與發展為主要目標。然而台灣的高等教育走向體制化,中央化,追求形式化指標進行資源分配遊戲,引用 SCI 、 SSCI 、 EI 等國際論文發表數當作教師升等依據與學校排名評比。為了生存,為了校譽,所有的老師都只有聚焦國際期刊,全力生產列入計分的英文論文。為了時效並有確實成果,很多都只能進行抄短線的「我也有」( me too )論文,只是把美國老鼠換成台灣老鼠,把日本病人變為台灣病人。缺乏「原創性」的論文固然有浪費資源之嫌,但成果具體;追求「原創性」的研究則風險很大,成敗難料。就像大學聯考是以公平為首要考量,防弊重於興利,以僵化的數字指標來取代重視人際關係,漫無標準的人治系統,當作學術評比的唯一方法,也不盡合宜。政府應把資源集中在跨專業整合,具創意及研發能量的團隊,並讓其他老師可以參與學習,在時機成熟後成為團隊一員。而教師升等與學校評比應採多元管道,如教學、服務、地區合作,也可將不同的學校規劃為不同屬性。切勿再帶頭作莊,追求不符國情的虛名與缺乏價值的研究。

  「知識不等於力量」。台灣長久以來把知識等同文憑,讀書常不是為了求知,而只是為了「秀才人情紙一張」-畢業證書,其目的也只是為了找到工作,所以知識有價,也有市場。而在多元化,專業化的現代社會,知識是安身立命,改善社會,建設國家及推動文明的基本條件。但知識必須經由觀察、深思、歷練與沈寂才能精鍊成智慧。沒有通達智慧引導的專業知識是很危險的,不但不能成為正面建設性的力量,還往往因為「貪欲」、「無明」與「邪見」而形成負面破壞性的力量,高級的「知識分子」,往往也是高級的「滋事分子」。空有知識而不能實踐,也會流於「空談」,中國文人得勢的時候都崇「儒」,失勢的時候都信「道」。有主體性的知識人必有獨立的思考力和卓越的行動力;自矜式的超然與自閉性的獨善都是一種突顯自我的良心墮落。得意時傲氣十足,失意時酸氣沖天;沒有反省的創造,沒有終極的關懷,沒有客觀的知識,誠心誠意的人反而是最危險的人物。

  「法律不等於公義」。劉兆漢教授曾指出:「一個公與義的社會,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在其中,政府扮演的角色是努力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然後根據這些制度去營造一個環境,以提供人民的在物質上,精神上公平、自主發展的機會」。誠然,現代社會與經濟秩序的運作,成熟的民主與公平的法治為兩大基石;而真正的公義社會涵義不僅於此,還必須包括教育、經濟、社福、環保等議題。不能有教育的城鄉失衡,經濟的相對剝削,弱勢的社會歧視,環保的債留子孫。華人的文化基因是「情、理、法」,不但不守法律,更不信任法律,君不見「包青天」的劇集在華人世界裏,總是萬古長青,千年不朽,滿足了長期壓抑在心中「被迫害意識」的歷史殘留。台灣民間的順口溜:「一審重判,二審減半,三審豬腳麵線」,「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認為「金錢」與「權勢」才是決定判決的重要因素。法律多如牛毛,而在法律的詮釋也常常各有立場,各自表述。「主觀說」認為法律的解釋應符合原來的立法精神,而「客觀說」則認為法律的解釋必須以適應時代的需求為優先。法律若有志於成為公義社會的支柱,法律人一定要「長養清廉」,「長養慈悲」,「長養智慧」,才能順應變化快速,知識多元的現代社會,也才能獲得人民的信任和敬重,也還給自己應有尊嚴。要「知福,惜福,再造福」,不要「知法,玩法,再造法」。

  「宗教不等於解脫」。宗教的定義很難,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 Freud )說:「宗教是心理的拐杖」,但也有人認為是訴諸超越的絕對力量。而宗教的基本條件包括信仰的對象、教義、戒律、經典、儀式、神職人員與信徒。宗教的起源是基於人性的脆弱、矛盾、複雜、不完美,人生是苦的本質,對天地與大自然的敬畏;而其宗旨在提升人性,安定人心,抑惡揚善與促進文明。而自古以來,宗教便超越民族,種族之界線,貫穿時空對人類的思維與行為帶來莫大的影響。而伊斯蘭教、基督教及佛教幾乎「三分天下」,將地球切割成幾個文化圈,推動著時代巨輪,滾滾前進。人性的「卑微」與「神聖」,歷史的「戰爭」與「和平」,都在宗教的天網恢恢中。宗教的目的既在渡化人間,淨化社會,追求生命無限的可能性,其教義也應因應時代的需求而改變,而成為社會向上的力量。證嚴上人對宗教的定義:「宗是生命的宗旨,教是生活的教育」,充分的傳達了佛教人間化的精神。只以改造自己的內心來順應外在世界的劇烈變化,是「逃脫」的宗教;只投射及嚮往超脫現實的虛擬世界,是「超脫」的宗教;屈服於權威,沉迷於儀式的宗教是「虛脫」的宗教。只有以宗教入世的精神,應用經世致用的知識,從深觀的大智,廣行的大愛,去實踐宗教的教義,營造善的共業,以改善外在的世界,提升心靈的品質,才是「解脫」的宗教。

  教育的目的絕不只是在傳播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獨立的思考與分辨是非的能力。青年人血氣方剛,心性未定,是一個充滿陷阱的時期,而一旦誤入岐途,也更難以自拔,甚至萬劫不復。「三十而立」,立業之後,也常常陷入專業迷失。經濟人缺乏溫暖的心,將成為經濟動物;法律人缺乏正義的劍,將成為法律黑幫;醫療人缺乏人文素養,將成為醫療買辦;媒體人缺乏自律精神,將成為媒體流氓;科技人缺乏倫理道德,將成為科技怪人;社會人缺乏冷靜的腦,將成為社會盲流;文化人缺乏群眾認知,將成為文化孤鳥。證嚴上人曾開示:「最簡單的事,也有最深刻的法」;而從相反的角度觀之,最複雜的事也有最簡單的理,誠如達文西所說:「簡單是複雜的終極」。少欲知足,心寬念純,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就能得大智慧,通達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