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教育 教育人權

國小退休校長退休校長 龔淑芬

  服務教育界三十多年,離開職場後沒有壓力和牽絆,反而更能深刻觀察教育的現象與問題。幾次在東部和後山的老師 [ 們對話,發現對教育的方向有些不同,學生讀書的目的也有些差異。不禁讓我聯想起當年看過的一則小故事──

  有個長者到鄉下地方旅遊,看到湖邊有個孩子天天無所事事,只是拿著釣竿釣魚。就對小孩說:「你應該進入學校去讀書。」小孩問:「讀書做什麼?」長者說:「讀過書,才能找到好工作。」小孩又問:「找工作做什麼?」長者答說:「有工作才能賺錢呀!」「然而,賺錢要做什麼呢?」「賺了錢,才能自由自在做你喜歡做的事情呀!」小孩說:「可是,現在我自由自在的釣魚,就很快樂呀!」

  當年在課堂中,也常有學生會質疑讀書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尤其考試升學的壓力,常常剝奪了孩子歡樂的成長和青春的歲月。即使身為父母也難逃升學的緊箍咒,有時還扮演唐三藏,不時念咒壓抑孩子的猴性。可是在後山,不知是因為努力也難有好的升學率,還是真的看破升學魔咒,除了少數鳳毛麟角支撐以外,多數孩子的價值觀和都會區的孩子確有不同,可是他們也難得的獲得了快樂成長的空間。

  還記得剛要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時,許多學者就分析警告,城鄉差距必然擴大,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更難落實。在缺乏配套措施的教育行政下,兩極化的現象愈益嚴重,孩子出生於何地何種家庭,幾乎就註定了未來的生涯。即便現在有所謂「繁星計畫」,不過是又一次讓弱勢學生墊底,突顯升學主義的霸權罷了!就以教育部推動的閱讀活動來看,大量送書到偏鄉,用意本善,但是孩子缺乏動機和方法,老師承載了所有的工作和責任,好意都成了無法承受的重。基測、指考、各縣市抽測,所有評量都顯示出城鄉差距的日益擴大,想要獲得均等的受教權,只有自求多福 --- 移居都會區。而就學、就業的人口流動,進一步造成城鄉無法均衡發展的困境。

  多年前一位前輩校長感慨的告訴我們:他年輕時,當年的人談起金錢問題,就很羞愧好像很沒格調;但是現在的人只要談到賺錢之道,全都趨之若鶩。以前的人以從事的職業 --- 士農工商區分階級;現在的人以收入多寡、家產數量,來評論能力高下。時代的變遷,讓價值觀產生了巨變。教育界為了扭轉社會價值觀,因應「人人生而平等,不應區分階級」的潮流,並落實「人權立國」的政策,因而將人權教育列為九年一貫課綱的六大議題,但是臺灣這幾年來的現象卻是「個人人權」普遍抬頭,有時過度主張的個人人權,已造成紛擾並影響其他個人人權。如親師之間、醫病之間的衝突,社會新聞占滿版面。然而,另一項更重要的人權 --- 「普世性人權」逐漸被淡化遺忘。原本應該維繫社會的道德倫常,在私利與公德衝突時,個人權利早已凌駕普世價值。以中小學校園為例,校園中既有教師、學生、又有家長的參與。這三種身份的人各享有一部份個人權利,但伴隨權利而來的是義務,其權利、義務間如何區分?如何相輔相成?觀念歧異,則不易達成共識。

  個人認為要解決目前的亂象,亟需積極推展人權教育,伸張教育人權,不能僅依靠課綱揭示的議題融入。楊洲松(民國 92 年)提出人權教育有四點重要內涵:

(一)人權教育是終身學習的歷程

(二)人權教育注重平等精神的發揚

(三)人權教育強調學習尊重他人

(四)人權教育肯定人性尊嚴

  人權教育強調尊重他人,不論其種族、階級、性別、宗教、能力、語言、年齡、甚至性別取向的不同,都不可有不同對待或歧視。馮朝霖 (2002) 就指出,人權教育的重要原則為「團結」,在此原則下,不僅使個人能維護與主張其正當權益,更積極培養大眾對於弱勢者的同情與關懷,使人們願意為捍衛人性尊嚴與人權之各種價值而奮鬥與行動。團結就意味著自由、平等與博愛三種精神的匯集,其價值因此乃是人權倫理的積極性指標,使社會成員能從旁觀者成為觀察者、見證人、促進者與行動者。臺灣各領域中不乏菁英份子,如能促成團結的普世價值觀,人權教育才有真正實踐的可能。

  Readon 也指出,人權教育的核心價值就在於人性尊嚴與完整性 (human dignity and integrity)( 蔣興儀、簡瑞容譯, 2002 : 9) 。尊嚴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基本價值,一個優質的社會,重視所有人的尊嚴,也期望其成員都能重視他人的尊嚴。完整性則牽涉到人的各個層面,物質的、心智的、審美的、精神的等等。一個良好社會能提供機會給人們去發展這些層面且加以保護,好的社會不但強調個人與群體的權利,也注重要履行個別和社會的責任。人權教育因而必須發展關懷他人的能力、批判不公義的意識、致力於人權爭取與維護的勇氣等,以創造一個人權與正義的社會。

  就教育的層面來看,學生受教權是人權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與價值之所在,教育部網站明確揭示:學生受教權包含「全人教育、溫馨校園、終生學習」。「全人教育說明教育內涵包含全人格;教育時程包含全人生」。「溫馨校園則提示學校校園應營造成健康、安全、快樂的學習樂園;而且學生在校園裡一定可以受到關懷與尊重,其學習歷程充滿快樂與溫馨,並且擁有學習的成就感」。因為學習的成就感,學生不但奠定了終生學習的能力,並且培養了終生學習的興趣與態度。這是多麼理想而美好的願景!

  再從學生受教權的意涵來看,即是「教育機會均等」以及「因材施教」的教育本質,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接受立足點的平等機會,而且提供或滿足他發展自我的教育品質,因此高品質的適性教育,才能真正保障學生的受教權益。當然,這又是一個理想而美好的願景!進一步來看,何謂適性?誰來決定適性與否?「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教育競技場上弱勢的孩子,有他們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信念,未來教育應朝向多元舞台的創設鼓勵、教育資源的有效運用、人性尊嚴的維護尊重而努力,就讓學習回歸普世價值「學習生活、生活學習」吧!

  當我們探討「人權教育」的同時,更應思考「教育人權」的維護,營造機會平等的環境,幫助孩子珍愛自己、重視學習,活化學習動機,善用分數制度來鼓勵學生,而不是分類學生。讓孩子在不同的領域而非階級中,追尋自我實現。或許,故事中的長者一開始應該告訴小孩,讀書可以找到除了釣魚以外,更多讓自己快樂、讓別人也快樂的路徑,而讀書的機會將永遠為他保留,學習的大門也永遠歡迎他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