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灣願景(2050人類命運)的共同想像與見証

東海大學環境工程與工程學系 陳炳煌

2020台灣願景(2050人類命運)的共同想像與見証 陳炳煌 一、前言 國際扶輪雖然並不是一個慈善機構,但是一百多年來數以百萬計的扶輪人卻是真真實實地做了很多善事。國際扶輪3460地區2009-2010年度的Concept總監鼓勵社友關心台灣的未來,在例會舉辦「扶輪關懷台灣論壇」,又在區年會後邀請社友齊聚ㄧ堂,就相關議題交換意見,還要集結成冊供社友及眷屬參考,真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創舉。扶輪人本來就是要以三種付出:出錢、出力、出時間,去從事四大服務:社務、職業、社會、國際,這次台灣論壇選擇六大議題(生態環境、青少年競爭力培育、基礎教育、弱勢照顧、鄉土藝文和政治)集思廣義,相當能回應許多扶輪前輩一再叮嚀要常常「回歸扶輪原點」的呼喚,這也是2020台灣願景的共同想像與見証。 在生態環境組的座談中,數十位與會之社友發言踴躍,時間到了還意猶未盡,欲罷不能。負責記錄的南屯社Sam社友已經將發言內容歸納為10大類,每一類標題下列出發言社友的扶輪名,並且把個別的發言單掃瞄成附檔,交給Lawyer主委,好放在Concept總監的網站上供大家參考。適逢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沈梓在先生邀請小弟寫一篇護衛地球,促進世界和平的文章,因此就把當日參與討論的心得和聯想略為整理來和好朋友分享,也期盼大家不吝指教! 二、三種環境   只要我們活著,就和環境有互動的關係,環境影響我們的生活和生命,所以關心環境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全球變遷的時代,其實是必然也有急迫性。從環境的品質而言,好的環境像天堂,壞的像地獄,中間的是堪忍的人間。以環境的性質而言,環境可分為物理環境、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三大類,氣候變遷和土石流屬於物理環境、紫斑蝶和小黑蚊屬於生態環境,孟母三遷選的是社會環境。 再就人類開發的程度而言,環境可分為荒野、鄉村和城市三大類。荒野是人類影響較少的自然生態系。台灣是一個高山海島,山坡地上的森林,溪流和海岸濕地的水域對廣大島民有「保命」的功能。山河大地上的許多動植物生物多樣性高,還有許多是珍貴稀有的物種,這些地理和生態景觀是台灣的寶貝。鄉村指的是農林漁牧的半自然生態系,環境中的物種經人工選擇而單一化,生態系中的能流和物流則仍與自然生態系類似。農、漁村、牧場和造林地是「養命」的生產基地。城市是現代人高密度聚居的非自然生態系,也是「消費」的大本營。人類是唯一勝出的物種、物流和能流與自然生態系大異其趣。沒有荒野的「保命」和鄉村的「養命」,城市的「消費」是沒有明天的,也有人把城市形容為寄生性的生態系,甚至有極端的說法把失控的人口比做地球上的癌細胞。 三、四種環保   環境保護簡稱為環保,是一種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遊戲規則,也是一種回應世界潮流的社會運動。環保的範圍相當廣,就其內容的重點而言,可分為環境的保存、保育、保護和保全四大類。 1. 環境保存:以各種形式存在的博物館,國家公園和世界遺產等就是要把自然和人文的珍貴資產永續的保存下來,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好朋友包括全人類的後代子孫。 2. 環境保育:環境中的各種自然資源,包括土地、水、能源,動植物的物種和其棲息地等,是人類從事各種經濟活動的環境基礎,資源的永續利用是基本的原則。 3. 環境保護:狹義的環境保護指的是各種污染公害的控制和預防,也是當今政 府中環保單位的核心工作,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廢棄物和毒物的管理等。 4. 環境保全:當今最大的環境議題就是因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聯合國的京都議定書和哥本哈根高峰會議都是為此而設。高爾因「不願面對的真相」的影片而得諾貝爾和平獎,陳文茜媒體人的「±2℃」轟動一時,都是因為此一議題提醒全人類的存續已經面臨挑戰,重大災難就將到來,全人類必須聯合起來,積極有效的以「減緩」和「調適」來因應,才能逃過這一次來勢洶洶的大劫數,我姑且把它分別開來稱為環境保全。 四、六個善道   全球化和全球變遷的衝擊使得環境保護已成為全球性的社會運動,越來越多的地球人願意為地球村的永續付出一己之力。這真是跨越斷層的全球大動員,不分國籍、種族、宗教、文化、行業、性別、年齡。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數以億計的各國人民參與關心地球的環保宣導活動。環保的善道有六: 1.心靈環保:今年國際扶輪3460地區的Concept總監和環保署沈世宏署長、民間環保團體和東海大學的師生聯合發起在今年4月22日「地球日」當天下午4點22分全球同步暫停手邊工作一分鐘,為地球禱告祈福的「一分鐘護地球」活動。這可以是正式的宗教儀式,但對人數更為眾多的教外人士而言,一分鐘護地球的意義,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安靜片刻,傾聽大地,試著和大自然對話,使心靈沉澱的機會。環境問題是廣大人類長期累積的共業,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如果眾人能常常數算天地萬物對人類生活所需的供應,敬天惜物之情油然而生,在起心動念時浮現,環境保護才會有穩固的基礎。地球日每年只有一天,然而片刻安靜,與地球對話卻是每天可做的善行。 2. 生活環保:如果心存環保,在日常生活中的衣著、飲食、住居、交通和休閒等都可為地球盡一份力。每個人都可經由學習和分享而有無窮的創意,以下的順口溜只是略舉一二的例子:少穿西裝多吃素,省水省電綠建築,少開大車多走路,少打瞌睡多讀書! 3. 綠色消費:從生活環保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在產品和勞務的採購時引入環保的考量。就買方而言,買來的用品是否省水省電,是否可以耐久而重複使用,或是用了就丟,很快成為垃圾?政府為了鼓勵綠色消費,推出環保標章的做法,因此如果消費者多選擇購買對環境友善的產品和勞務,自然會對賣方的生產者提供做環保的誘因。 4. 綠色生產:環保的核心議題是產業經濟,環保科技的推陳出新帶來新的商機。為廣大民眾提供產品和勞務的各行各業,或因法規的要求或因消費者的環保取向,考量乾淨生產,綠色生產已是時勢所趨。如果事業主及從業人員能因較先進的環保覺知而更主動的求新求變,則不但可以保住客戶,更可能因掌握綠色商機而致富,德國的風力發電就是一個成功的故事。 5. 綠色政治:環保也是眾人之事,當然也離不開政治。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的規劃,立法和執行是環保工作成敗的關鍵和骨幹。因此我們必須經由手中寶貴的選票選出對環保有正確認知的政府首長和民意代表。還要在平時結合社團的力量進行全民、全國、全方位的監督和守護,確保納稅人的錢用在刀口上。台灣的環境品質必須向上提升,至少不能再向下沉淪。 6. 聯合行動:雖然從中央到地方,環境保護已經是政府的重要施政工作,但是因為資源、預算和法規的種種因素而受到若干限制。因此產官學民的夥伴關係就非常重要。在環保漸漸成為現代顯學的今天,扶倫人在四大服務的規劃和執行中納入環保的考量,有極大的揮灑空間。幾年前台中市第三分區響應RI的號召,舉辦「與水共舞」的水資源保育研討會,曾有不錯的迴響。這次「台灣論壇」的生態環境座談中最多的交集是許多社友對於「植樹護地球」的興趣很濃,有些社友已有多年跨社串聯的經驗累積,還提議成立基金會擴大合作對象長期進行植樹造林活動,「以全球綠化來對抗全球暖化」。南屯社的「小黑蚊防治」也是集合社友的力量,長期進行研究和宣導的活動。北屯社發起的紫斑蝶保育活動更是很有特色的多社聯合的專案計畫。未來可能還有更多的專案聯合行動。 五、人與自然大合好   上列之善道有的屬於獨善其身,有的屬於兼善天下,環保大業的挑戰又大又快,如果只是獨善其身已經趕不上地球環境崩潰的速度,因此還要經由全球各國環境教育的網絡進行人心的教化。制式的教育當然重要,也要從幼年開始,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必須社會中堅的知識份子有足夠的危機意識和使命感,以未來世界(例如2050,2020)人類願景的共同想像,參與和分享來見證現在進行式的世紀大挑戰。如果挑戰失敗,後果不堪設想,倡議「大地之母」蓋婭論的科學家拉扶洛克(Lovelock)估計這世紀結束前的世界人口可能只有大約10億人可以倖存。如果我們要扭轉人類的命運,開創有永續盼望的明天,就要以愛心為出發點,及時喚醒全地球村的村民,讓天地之大德曰生,天有好生之德的宇宙真理回歸原點,及時改變生命和生活的價值觀,辛勤耕耘鬆土,播撒愛心的種子,結合古老智慧和創新科技的水份和養份來滋潤,並且一邊禱告,一邊行動,使生命樹可以萌發茁壯而開花結果。這也是啟動一次全球性的綠色大革命,倡議「與自己和好,與鄰舍和好,與環境和好,與時代和好」的大和好生存策略,使人類的文明柳暗花明又一村,再次出現文藝大復興的盛景。盼望台灣能很快迎頭趕上,和先進國家並駕齊驅,有一天因緣成熟時還可脫穎而出登峰造極。這一次Concept總監的「扶輪關懷台灣論壇」可以說是為了「那一天」的早日到來而倡議的。 六、附錄:地球環境季詩歌頌讚 綠色的夢(3460頌) 地理適中氣候宜 水源豐沛潤大地 中央山脈保安居 綠色和平禍遠離 東方瑞士因緣具 當代羅馬亦可期 希望之島群英聚 綠色革命風雲起 空氣清新水乾淨 鳥語花香人有情 市容莊嚴巧設計 安全舒適妙管理 學術重鎮產業盛 心靈故鄉文化城 成為首都不是夢 希望之島國力增 台灣依然美麗 沙漠之地 高山攔雨 化育綠色傳奇 山青水綠 花香鳥語 台灣多麼美麗 如今被稱 貪婪之島 豬窩比喻更糟 首長發言 民眾抗議 只是有氣無力 與其責人 不如求己 為他奮戰到底 終有一天 甘來苦去 台灣依然美麗 陳炳煌(Peter)0927325150 phchen@thu.edu.tw http://phchen.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