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我見我聞

退休 薛韶文

  台灣政治經濟在世界的舞台上當屬進步的國家,但在人權的保護上,還有許多改善的空間,人權狹義來說是對人的基本尊重,但廣義呢?包含所有生物及土地皆是,以下是我個人觀察心得,提供參考:

  環境保護---------我於去年退休,有位朋友因小孩教育問題,已搬至大溪定居,在拉拉山上的一棟農莊,長久以來因疏於經營已閒置很久,正好有幾位朋友有興趣,就這麼接手,出錢出力的整理一番,然後開始過著享受大自然的田園生活,在海拔1400公尺的農莊往下俯視,雲海在眼前飄來飄去,變化無窮,每次去看都有不同的畫面,讓我感動不已,驚嘆大自然造物之美實在超出我們的想像,也深覺自己的渺小。但在觀賞之餘也有些遺憾,就在遠眺對面山景,一片片像破衣裳的景象映入眼簾,仔細一看原來是被過度開發的茶園,還有無數的水蜜桃果園,把原美好的山林破壞得支離破碎,心想,難道這是政府的土地政策嗎?為什麼沒人管制,讓這些貪婪的人盡賺些黑心錢,也許是政府的美意保護在當地的原住民生存而默許開墾,但破壞生態一旦有什麼災害損失又是全民納稅來買單,更何況會危及生命安全,所以政府應拿出魄力,大力修法,訂出更完善的國土政策,還給大家完好的家園。

  稅制不公--------我是在職場退休的勞工,在就業的過程中,所有的薪資所得及投資所得,皆全數不漏的繳稅,前幾天在媒體新聞獲知,台灣約有三成的人不用繳稅,因地下經濟太多,如攤販及一些商家不開發票,中小型企業的內外帳,大型高科技企業又有投資免稅........,難怪受薪勞工繳稅率永遠居高不下,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退休金實在很難保障晚年的生活費,希望政府不要被利益團體牽制,應多造福基層人民,制定完善的福利政策。

  交通問題-------現代人生活品質提升,出門開車是件平常的事,但停車問題往往是大家最煩惱的事,我想最主要是路權的觀念問題,買車一定要有停車位應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實際呢?好像立了幾十年的法都無法實現,就連公共建設(停車場)也嚴重不足,馬路幾乎一大部分是停車位的代名詞,所以就與馬路爭權,在路邊廣設停車格,這麼一來交通就更壅擠,且又侵犯行人/單車/摩托車的人權,個人認為應該獎勵在都會周邊廣設停車場且降低停車費,多利用大眾運輸接駁至市中心,並加重市中心停車費,立法買車要附有停車位證明,新建築物要有一定比例的停車位。

  總之,人權無所不在,除了政府以政策推動以外,更須有個人彼此尊重的心,所以要透過人權教育的宣導,充分落實於社會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