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倫理在環境教育中的培養與實踐

長榮大學 環境資訊研究中心/科技工程管理學系 賴信志

摘要

  環境議題在地球暖化與全球氣候變遷的聲浪中不斷高漲,從京都會議到哥本哈根高峰會的艱辛路途中,可以發現環境議題之所以無法取得全球共識,並不是技術問題無法克服,癥結所在乃是由於許多國家顧慮更多的是經濟發展。在這個自古以來互相衝突與矛盾的議題上,唯一可以解決的方式不是科技,也不是經濟,而是倫理。倫理是一個可以發自內心,全力以赴的觀念,而透過教育的過程,將人文倫理的素養灌注於各個學習階段當中,是解決環境議題的最佳途徑。因此環境教育的重點並不能只著重在環境科學的智能傳授,亦不能只培養改善環境的技術,而是要綜合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各種層面反省與相互理解,進而經過良性的循環辯證與觀念養成,並發展出以人文倫理為基礎的行為模式,方能達到改善目前人類污染地球自然環境的現象。

  環境教育的過程需要自小培養,而利用STS(科學、技術與社會)教學法,設計從國小到大學各階段教育過程中,可以用潛性課程實施的方式來進行環境教育。STS最主要的精神在於將人文倫理的素養融入在科學與科技的學習過程之中,進而使學生在科技學成之後,能對專業有正確的決策與行動。目前包含先端科技、醫療、生物、護理、應用科學、工程等相關科系之課程設計,都以STS為主要方法。而環境教育透過STS的五大行動流程 : 環境議題、資料搜尋、討論辯證、公開發表、決策實行,可以使學生在自我學習與反省回饋的過程中,藉由倫理的人文反思,決定自我對自然環境的意識與行為。由此人類對全球環境變遷的影響才可能有共識,並進而達到地球永續發展的目標。

  關鍵字 : 倫理、環境教育、全球環境變遷、STS教學法、永續發展

一、現代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2009年由於哥本哈根會議的進行,凸顯了世界環境議題在各個國家的重要性,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已經不再只是科學家所意識到的重要課題,在日益嚴重惡化的自然環境演化過程中,環境相關議題已然成為本世紀最迫切需要被解決的問題。

  環境議題是指涵蓋四周圍的環境以及自然生態系統,包含的不只是我們周圍的自然環境而已;事實上,人類也是地球自然系統的一部份。對於人類的活動對這些系統造成的衝擊,我們也開始慢慢去意識到了。海中的魚類、亞瑪遜雨林的減少,是由於人類活動所造成的生態衝擊。多年來,人口規模與技術本質已經擴大了衝擊的範圍,也造成許多地區受到如酸雨、氣溫改變和臭氧層臭氧減少的影響,使得人類的生活承受到工業發展的反面影響。原則上,沒有任何團體或國家能夠單獨解決這些問題;如果要解決這些問題,勢必需要前所未有的全球合作(WCED 1987)。然而污染被視為經濟活動中可接受的代價,或是那些獲得利益的人並不是首當其衝得忍受污染的人,因此所有的努力並沒有辦法立即得到解決,從21世紀議程到哥本哈根,人們可以很清楚的驗證此一簡單的道理。

  舉溫室效應增加的例子來說,造成溫室效應的原因絕大部分是因為排放出燃料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因為像石油和煤這些碳燃料過去是便宜且容易取得,進而發展成人類必須大量使用這些化合物的生活型態。全球每年得燃燒數十億噸的燃料;換句話說,一個人生活中每年必須燃燒超過一噸的碳燃料。要停止使用碳燃料的過程會非常艱辛,至少以經濟學的觀點來看,這得花很多錢甚至可能會造成傷害。這個問題的規模是非常龐大的。過去聯合國氣溫改變結構會議建議,在2005年之前,將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比例降低到1990年的標準,這個問題讓世界各國的領袖感到非常苦惱。雖然科學界表示能讓全球趨於穩定的排放標準,大概是當時排放量的百分之40(IPCC 1996)。時至今日,這個目標並無法達成。所以處理全球溫室效應所需要的並不是微小非實質的改變,而是基本上完全不同的能源使用方法。這也是不可避免的結果(IPCC 1989)。

  由此可知,在環境條件改變下維持穩定的能力,能夠增進人類的福利,並在現實狀況中實現人類的慾望。但是在保護環境的議題上也產生了倫理上的爭辯;這些爭辯的論點是基於人類的認知。以環保的觀點來看,無法挽回的改變就像是物種或野生生物區的滅絕。另外就是觀點問題,例如環境保護對國家經濟結構或財團福利造成的傷害,將很難甚至不可能挽回。這些在觀念上的基本區隔,從應用環境管制的傳統原則,一直到能源使用的使用都存在。因為人類在不穩定的條件下,會謹慎小心,所以產生了生態系統基本研究的總體需求,以求讓我們增加對這些系統的了解。

  因此,對於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的概念,隨著資訊的傳遞而成為現代人類所必須也是必要的一種信念。許多國家已經將環境認知訂定成該國國民的基本能力,在學童受教育的過程中,藉由課程與實地體驗的方式來進行教育。不論是生物、大氣、地球、科技、社會、經濟等等相關議題,都必須能夠考量到環境永續發展的層面。而各國也體認到,唯有從小培養觀念,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才有機會讓自然環境與生態系統得到未來的存在。

二、人文倫理在環境教育的角色

  從上結論述中,可以了解到環境教育在現代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而要進行環境教育的過程中,也是充滿挑戰性。這個挑戰不是單單來自於忠於數據的科學,或是單純來自於著重精密度的技術,當然也不是只有考量經濟生活的社會功能;這個挑戰來自於對人類內心的反省。反省的呈現可以是內心的,也可以是外顯的,而這個反省的意義即是人文倫理在環境教育中的角色。

  人文精神是一種人類心理層次的思想,通常以哲學、藝術或文學的型態體現在外,人文代表的是人類在演化過程中的提升。從歷史的演化角度來看,人文的精神不斷的隨著文明發展的腳步有不同的進展。在過去為了要顧慮溫飽,無法顧及外顯的時代,人文通常侷限在區域、家庭及個人。文化的發展因此有了極大的地域性,所以比較中西方的歷史,可以發現文化差別極大。也因此有極為不同的發展。舉例來說,中國歷來的改朝換代,通常是因為當時的皇朝在民生上無法顧及眾生,引來民間的反彈力量,藉由戰爭的形式而改變統治者。但是在西方則是由於宗教信仰的關係而引發大規模的征戰,進而改變統治者與宗教。戰爭是討論人文發展很好的議題,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質,東方以民為本,西方宗教至上的特性藉由戰爭可以一目了然。由此可知,當要進行永續環境概念的時候,配合不同的民族性、區域性以及當地特有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環境教育如能從上層決策的實行,民眾的配合措施,再搭配人文精神來進行,那麼所得到的成效,就宛如改朝換代一樣,讓環境永續的概念得到全新的發展。

  至於倫理則是更重要的事情,倫理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操,中國以前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念,其實就是倫理的極致發揮。倫理也可以藉由情操轉換成外在態度,所以倫理並不是一種學術,也不是一種文化,無法靠學習知識得到,而是要藉由內心的反省與體會,並表現出外在對的、好的行為,才能稱之為倫理精神。例如我們從小就被教導不可以浪費食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這是大家都能朗朗上口的詩詞,也藉由人文的文字藝術表達出對於環境的體會。但是明白歸明白,能不能始終如一的力行,就是倫理的考驗。看到現代生活的奢華,每個人能不能還堅持用多少拿多少,不浪費的行為,就能看出倫理道德的完整性。

  在現今環境變遷的壓力下,人類正面臨一嚴峻的考驗,如何善待環境,善待家園,善待自己,除了以靠科技的協助外,更重的的是人文精神與環境倫理的自我實踐。如果能讓環境保護,永續地球從自我的內心出發,體現在自我的生活過程之中,讓個人感動的心,表現在愛自己、關懷地球的行動上,那就能達到解除環境壓力,通過考驗的目標。

三、環境教育的培養與實踐

  所有的行為均可以利用學習與教育來達成,因人類面對全球暖化與環境變遷所需的技能與心態,要靠教育的方法來達到功效。環境教育的目標,不只是對現今困境的了解,也要包含對於改善自然環境的科學知能與方法,更重要的是,必須能由自我的內心進行反省,並進而提出良善的行動。簡而言之,這個目標就是環境倫理的養成與實踐。

  科學,技術與社會(STS)是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的縮寫,科學與技術是現代社會極其重要及不可或缺的一環。正如一些已開發的國家如瑞士及瑞典等國對STS的體認,他們每年投資在科技發展的經費高達其國民生產毛額(可視為社會資源)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基於政府及產業界決策者對科技發展重要性的強烈體認,臺灣每年也挹注了龐大的金額在科技發展上,而科技發展如半導體工業也提升了台灣在世界舞台的競爭力。然而,在科技提升、經濟發展的同時,對於社會人文素養的提升與發展,似乎並沒有相對的正向反應。在歐美社會中,STS是一種社會運動,這些先進國家不僅在科研上繼續努力,對於如何在科技發展以及人文道德的天平上取得平衡,已經進入到從教育層面上來培養國民的判斷標準。

  STS是一個好的環境教育方法,透過對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辯證與反省,我們可以合理的相信,人類不只能決定人類本身要研究的方向,甚至可以決定這研究的結果會對人類帶來的影響。因為,畢竟是我們所存在的社會型態促使了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而科學與技術發展的結果更進一步改變了我們的社會型態,而不是為了任何不計後果的慾望使然。從教育的觀點來看,正在接受教育的學生有非常重要的理由需要研習STS,具有STS研習背景的學生會有更宏觀的視野及更強的能力來應付因科技發展而快速變遷的環境。

STS課程設計之流程

  1. 定義基本名詞

  由於要兼顧不同背景的學生進入STS的情境之中,因此要先定義STS所代表的涵義,並且舉例說明之。以下為大學通識課程中自然科學相關課程運用STS必要的名詞定義參考解釋,並以環境污染主題為例:   (1) 科學 : “科學”是我們瞭解自然界現象最有效的方式。其中包括了經由觀察與實驗結果的態樣,,及解讀這些結果態樣的理論方法。
  (2) 技術 : 技術的定義就遠比科學困難的多,技術是技巧與知識的集合體,人類藉著這個集合體掌控、修正這個世界。當然這個集合體無可置疑的受到科學知識的巨大影響,因此在人們的日常事務中可以觀察到技術對人類的影響:譬如在軍事技術、造船與航行的技術幫助英國占領了四分之一的世界。所以從這個觀點,醫學也屬於一種技術,因為醫學能幫助醫生藉由藥物與手術治療人體。
  (3) 社會 : 社會泛指影響人類生活的所有活動,舉凡食衣住行育樂、政治、經濟、戰爭…。而科技的研發與進展,也會被包含到廣泛的社會定義之中。
  (4) 環境污染 : 環境的定義包含這個星球上所有具有生命的生物以及沒有生命的自然結構。以通識的角度來說,環境議題可將其解釋為生態議題,也就是涵蓋四周圍的環境。

  2. 選擇科學技術與社會相互衝突的主題

  當學生對於基本名詞的定義有正確的認知之後,接下來教師便要選擇一個適當的主題來帶領學生進入STS的學習。這個主題最好是科學、技術及社會領域相互衝突,相互矛盾主題,也最好是在目前熱門的議題上曾經發生過的事件。這樣的主題有助於學生了解衝突的所在,並進一步想要探討解決的方法。也就是說,利用衝突的議題來引發學生學習的動機與布置學習的情境,並利用這種議題來教導學生正確的概念。以環境污染而言,空氣、水、土、廢棄物、有毒物質、輻射、生態變遷…等,均是非常好的主題。而教師在準備這些主題時,可以依照自己的學術專長來進行準備。如此會有相當豐富且正確的資訊可以傳達給學生。

  3. 利用主動探索的方式來回應主題

  此學習階段強調要養成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以便達成永續學習的目標。因此讓學生針對上一個步驟中的主題主動的蒐集資訊,包含主題發展的歷史過程,在科學、技術以及社會各自領域中的影響,藉此主動探索的過程加上先備知識來架構對主題既有之概念。

  4. 共同討論並植入新概念

  當學生不管個人或是分組完成主題報告時,教師應就歷史發展、科學主軸、技術主軸、社會主軸、現況以及未來趨勢等向度與全體學生進行分析討論。在許多舊有的錯誤觀念或迷思之中,教師應在此教學階段引入客觀的證據來說明謬誤之所在,並引導學生建立新的概念。例如再生紙的使用,有許多大學生覺得使用再生紙是一種環保的表現,但卻不明白為何再生紙比較昂貴,也不知道要產生再生紙需要經過許多漂白的過程,並會產生許多具有毒性的廢水。再生紙製作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染並不一定低於砍樹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是要建立的新概念。又如區域性的空氣污染,一般所謂好山好水的地方,一般所謂沒有工業區污染的地方,其實空氣污染的情形非常嚴重,如南投、美濃等。影響的原因跟當地的地理位置、台灣的地形與當時天氣的條件有相當大的關連,而這種新的、具有客觀數據的概念,必須植入學生的學習收穫之中。

  5. 應用新概念並做出適當的判斷與行為

  科學的發展會改變人類對人類本身全盤的認知及在宇宙中所處的地位。在動蕩的十六,十七世紀,一連串劃時代的爭辯促成了著名的”科學革命”:伽俐略開始與其他的科學家爭論地球並不如聖經所說的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個依地球中軸自轉,繞著太陽公轉的行星而已。接著,達爾文也否定聖經中上帝造人的說法,而認為人類的出現是自然進化必然的產物。當這些新的概念成立並獲得證實之後,許多正確的、好的科學、技術及社會層面都得以提升。因此STS的最終目標在於培養學生正確的判斷能力並能應用於實際生活之中。在空氣污染的環境議題上,新的概念要能夠被建立,例如污染排放的控制技術必須更新,污染範圍的界定必須改變,空氣污染防治法規的制定與執行…都是重點。

結論

  丹尼爾高曼博士最近提出綠色EQ的口號,期盼全球公民能了解綠色環境消失的危機,並能利用綠色EQ來行動,期能在家園消失之前,拯救我們的地球。而英國偉大的思想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其所著的”新亞特蘭提斯(The New Atlantis)”一書中提到 : ”我們的目標是窮盡所有的知識,明白萬物的運行,突破人類的極限,讓這個世界任何好的事物都可能發生。”。對於我們的環境,從人文倫理出發,身心力行,是最好的綠色EQ。而藉由STS環境教育的過程,相信可以達成人文倫理在環境教育的培養成效,也可達成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永續地球。

參考資料 :

賴信志,2003 : 科技與生活。五南出版社。
鍾聖校,2003 : 自然與科技課程教材教法。五南出版社。
杜平泉等,2004 : 自然科學概論。高立出版社。
丹尼爾高曼,2010 : 綠色EQ。時報出版社。
環保署網站 http://www.epa.gov.tw
Martin Bridgstock et al., 1998 :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 an 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