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的女性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研究所學生 鄭子薇

提要

  宮崎駿的卡通,在很多人的童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他的卡通不僅帶給孩子奇幻的夢想,在我們長大,進而懂得去分析後,才發現許多部更隱約透露了反戰,以及母系社會的主張。縱使他本人對這些聯想嗤之以鼻,他認為:「我的電影是給孩子看的,想那麼多做什麼?」然而,在他的幾部電影中,卻還是可以隱約看見幾個脈絡:

(一)宮崎駿作品裡面主角大多是女性,片中的反派或是配角(掌有勢力者)也多為女性,例如:《風之谷》中帶領士兵侵略風之谷的女將軍,以及不得已被迫出面阻止戰爭的女主角那烏西卡:她在戰爭中失去了最深愛的父親,然而她並沒有因此而喪失理智,她不斷地用行動告訴人們:「戰爭只會使人們失去最寶貴的世界,純淨的空氣和植物的生命力,都將化為烏有。你們所欲擁有的東西,會透過你們之手而一點一滴地摧毀。當戰爭勝利時,你也將失去所有。」最後,她用身體阻止了王蟲的怒氣、也等於用生命平息了大自然的反擊。在一片哭泣聲中,王蟲的觸角救回了那烏西卡。這是卡通動畫夢想中的情節,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或許在戰爭進行到最後、最絕望的時刻,我們還能用生命換回一點人類的良知,逝去的生命,卻再也救不回來了。

  宮崎駿作品裡的女性角色通常展現了過人的勇氣以及決斷力,在這些電影中,她們的智慧常常反襯了男性的無知。而男性角色常常扮演被女主角感化而勇敢面對現實,與女主角一起並肩作戰的地位,這種類型通常會成為男主角。例如:《霍爾的移動城堡》中原本是皇室魔法師,應該代表皇室對外出征的霍爾,卻因為懦弱、厭戰而製造了移動城堡,整天只躲著他的頂頭上司:莎莉曼女王。然而,卻受到女主角:蘇菲愛的力量鼓舞,而挺身而出勇敢面對戰爭、勇敢擊退侵略者。此外,還有一群是受到權力、物質慾望所支配,想藉由戰爭來達到慾望的滿足。例如:《天空之城》中,想藉著得到飛行石而統治世界的野心家穆斯卡。這種角色通常都沒有什麼好下場,穆斯卡最後也諷刺地葬身在「拉普達」─他最想控制的,也曾因受到戰爭洗禮,而化為廢墟的「天空之城」。

(二)宮崎駿動畫裡的主角常常是厭戰的、愛好和平和大自然,卻又被現實逼迫而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而在一番風風雨雨、打打殺殺之後,片中的人們犧牲了許多珍貴的事物:自由、至親的生命、穩定的生活、家園、美麗的大自然,甚至自己的生命,才發現,經過戰爭洗禮後的世界,無論是對勝利者或是戰敗者來說,都是一個荒無的廢墟,沒有綠色植物,沒有愛,沒有希望。在認清到這一點之後,本來陷入絕望的世界,就會有奇蹟發生,讓一切又回到原點,回到影片的最初。「戰爭是那麼愚蠢,為什麼那些大人們還要發動戰爭呢?」「為什麼那些人不好好地愛對方、好好地和動物相處,好好地對待大自然呢?」藉由卡通所塑造出的世界,喚起孩子們天真的疑問,或許也是宮崎峻的電影中隱含的諭示力量。《天空之城》、《風之谷》、《魔法公主》等片都透過這種表現手法,呈現了反戰、愛好和平的主張。

  本文以下將透過宮崎駿所引領的電影工作室-吉卜力工作室所製作的影片《螢火蟲之墓》,以及透過對其中的女性角色介紹,來探討女性在戰爭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螢火蟲之墓

一、 劇情簡介

  二次大戰末,美軍對日本展開猛烈的轟炸,城市陷入一片火海。十三歲的誠田與四歲的妹妹節子的家被燒毀,母親也因而身故,兄妹投靠至阿姨家。在阿姨家的生活乍看無憂無慮,然而處於戰爭之中的普通日本家庭,怎能忍受兩個額外的負擔?而戰後物資匱乏,他們不免遭受利用與排擠,最後他們決定搬出,選擇一座無人的防空洞作為他們的新家。某日,誠田看到節子在做墳墓,才曉得原來節子早知母親的死訊,誠田不禁悲從中來,然而日子還是得過下去。首先面臨的是民生問題,他們向農人乞討,但農人也「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不得已,他們開始偷農作物。防空洞終究不比房屋,禁不起風吹雨打,節子身上起了疹子,誠田偷竊的行為亦不幸被抓到了。雖然警察寬宏大量放了他一馬,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他改在空襲時到別人家偷東西,暫時圖得溫飽,節子的病情卻更加惡化。某日,節子終於不支昏倒。誠田帶她去看病,可是戰爭時期一藥難求。他決定將錢全部拿出來,給妹妹吃好東西。到了銀行,他才知道日本已無條件投降,想說父親也死了,生存的意志漸喪失殆盡。回到家,誠田發現妹妹竟然拿彈珠作糖果吃,趕緊餵她買來的西瓜,然而節子也就此闔上了雙眼。誠田將妹妹火化,節子的身影逐一浮現;隨著夜晚的到來,燃燒節子的火只剩餘燼,螢火蟲紛紛飛上了天空......而誠田最後也因為飢餓而死在火車站的柱子旁,加入戰時無名屍的行列......

  《螢火蟲之墓》一向被列為催淚片的經典,我看過不下三次,每次都使我眼淚潰堤無以復加。這部片使我感受到戰爭的殘酷,以及己身的幸福。我的大一中文老師曾說:「最悲哀的悲劇,就是將人性中最純潔、最美好的一面,活生生地在你面前徹底摧毀。」天真無邪的節子,才四歲的孩子,被逼著隱藏失去母親的沉痛,最無辜的人,卻成了戰爭中最悽慘的犧牲者。人性中最美好的「童真」這一面,被戰爭無情地摧毀,怎不令人唏噓?誠田在最後被逼著偷竊農作物,甚至趁亂在空襲時侵入別人家偷東西,是什麼迫使一個有為的青年放棄身為人最後的自尊?也是戰爭。這難道不是所謂的:「最悲哀的悲劇」嗎?

二、戰爭中的母親

(一)犧牲者

  《螢火蟲之墓》是我童年慘痛的回憶,記得第一次看時我才小學三年級,就深深地被誠田與節子的母親全身燒傷、包得像木乃伊的景象嚇到,久久不能釋懷。本片一開始時,她囑咐兄妹倆趕緊躲到防空洞,說自己:「隨後就到。」看過戰爭片的人都知道,「隨後就到」這句話代表的含意就是「永別了」。戰爭中的母親,永遠要扮演著撐起整個家庭的重責大任的角色,在空襲這樣的危難中,也必須和在前線作戰的軍人一樣,置生死於度外,逃命時,永遠先確保家庭中其他成員的安全,自己才最後一個離開危險地帶。「隨後就到」這句話也成為戰爭中的母親最常用的口頭禪。誠田離開母親之後再見到母親,就是在臨時成為傷患收容所的國小中,眼睜睜看著被炸得不成人形的她被抬出去,和一堆人一起,像燒垃圾一樣地被集體燒毀。怵目驚心的景象,也述說了戰爭中的母親無奈的命運。

  然而,正因為母親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戰爭中的孩子失去母親,也就等於失去了最重要的依靠,因此,才開啟了誠田與節子後來一連串的不幸。

(二) 照顧家庭者

  戰爭中的母親,對自己家的孩子來說,是一切生活事務的中心。她們會竭盡所能地保護自己孩子的安全,並犧牲自己的一切求得家庭的穩定。然而,對其他家庭的孩子來說,母親卻搖身一變,成了排外的毒蛇猛獸。兄妹倆投靠的「阿姨」,一開始雖心不甘情不願地收下他們,當他們自己帶來的糧食耗盡,便開始轉變態度,苛責、刁難他們,「每個人都在為社會盡一份心力,而你們呢?只會當米蟲!」終於使得兄妹倆選擇離開,成為「無家的小孩」事實上,在戰爭中,誰又擁有真正的家呢?站在他們的立場,我們或許會覺得「阿姨」很無情,但相對的,在戰爭中,哪個家庭能承受額外的負擔呢?我們或許只能說:是戰爭逼出了「人性」最真實的一面,在戰爭中,每一個人都是受害著。「阿姨」其實也只是另一個受害者而已。 三、戰爭中的女兒

  這部片以戰爭中最無辜的犧牲者-天真無邪的四歲小女孩節子悲苦的命運,控訴著戰爭的殘酷。對於戰爭,她要負任何的責任嗎?她對於戰爭沒有任何決定能力,甚至連「戰爭」這兩個字的定義都不了解,世界卻要她付出最寶貴的「母愛」和「生命」作為戰爭的代價。

  在他們第一次離開家時,節子受不了對母親的思念,大哭著要找媽媽。她卻不知道,其實母親已在意外中喪生。哥哥誠田雖然已經知道了,卻不敢告訴她這個消息,只得故做堅強,說了聲:「看,哥哥很厲害唷!」就衝向前吊單槓,企圖引開妹妹的注意力。夕陽映照著兄妹孤獨的身影 彷彿訴說著兄妹倆看不見希望的未來......

  然而,節子卻不像哥哥(或許還有觀眾)想像中的那麼脆弱。在兄妹倆第一天住進防空洞,晚上抓螢火蟲來玩兒,而隔天發現螢火蟲全死光了,便開始埋葬螢火蟲時,節子突然冒出一句:

  「媽媽不是睡在墳墓裡面嗎?是阿姨告訴我的......」

  相較於之前想念媽媽時的嚎啕大哭,在說這句話時,她的口氣平靜如常,沒有流下一滴眼淚。而之前一直為了保護妹妹而故做堅強的哥哥,卻流下洶湧而無聲的眼淚......他曾經跟阿姨說過,他不要節子知道媽媽已經死了的消息。其實,也就等於著他不想承認這個事實吧。而當這個事實由節子,一個這麼單純、這麼無邪的孩子口中說出,他就再也不能將它當作幻影了。這一幕震懾了我好久好久,是什麼使得一個四歲的孩子懂得接受母親的死亡?女孩子的堅強、柔韌的生命力,遠遠超乎我的想像。妹妹在難過的時候懂得大聲哭出來,不像哥哥一樣壓抑在心裡,卻也比哥哥還早接受母親死亡的事實。相對地,男生雖然表面上裝做不在乎,只懂得壓抑的技巧,卻不懂得接受事實、釋放悲傷,讓它在心裡越積越久,情緒缺乏彈性,一旦事態不如自己所想像,很快就會爆發出來,形成無法收拾的局面。節子雖扮演被哥哥照顧、保護的對象,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她也扮演著哥哥心靈上最大的依靠和支柱者的角色。正如同對在前線作戰的軍人們來說,女性,無論是母親、妻子,或女兒,都是支撐他們走下去的動力。正是女性堅強柔韌的精神力,賦予了她們作為背後支柱的角色。

  在影片的末尾,誠田為了瘦得不成人形的妹妹偷果園的水果被主人發現,一番毆打後,被送去警察局。出來後,誠田痛徹心扉的哭了,同時也是他知道妹妹病了,卻再也無計可施的絕望。這個時候節子抱著他不停的說:

  「只要哥哥留在身邊陪我就好了......」

  這句話之後,我們再也聽不到她的聲音了。她的聲音和她的生命一起越來越微弱,在生命的最後,節子把玻璃彈珠當做是果汁糖,把黏土當作飯跟豆腐渣,吞進肚子裡。誠田來不及餵她好不容易弄來的雞蛋和白米飯,也來不及在最後一刻陪伴她。節子,這個戰爭中的受害者,以她的死來表達對戰爭最沉默,也最沉痛的控訴。

結語

  雖然卡通的背景,是植基於人類的想像而描繪出來的奇幻世界,對現實的反映,沒有紀錄片來得真實、來得血腥,然而,既然它是由人類的想像所產生的,不也代表了人類潛意識裡想追求的理想世界的風貌嗎?有人說:

  宮崎駿前期的長篇動畫作品當中,乍看之下好像是美少女與美少年邂逅的夢幻物語,不過在美麗的外表背後仍隱藏著無盡的悲哀,事實上,反映出現實世界,藏在欲望背面往往是殘酷的人性主導著一切。

  或許,我們也可以透過這些虛擬的世界,以孩子的眼光探索人性潛意識所嚮往的沒有戰爭、人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理想國度,以及追求此種國度所可能面對的種種無奈。卡通的世界,其實就是人世間現實生活的縮影,其中任何一個微小的劇情變化,都可以象徵現實生活中的某種現象。《螢火蟲之墓》雖然是一部沉重的影片,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它還是做給孩子看的,因此,它的畫面,有機會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中,孩子或許不懂它所要表達的反戰意涵,亦不懂得像我們一樣分析各個角色所代表的意義,然而,他們卻能夠深刻感受到:戰爭是可怕的。我想,或許導演當初並沒有想到這部片可以用這麼多角度分析,也沒有想要宣傳反戰觀念,而只是單純想敘述一個故事。但是,透過觀賞者細心的詮釋,我們將可以用更多的角度來探索一部有深度的影片,同時,也使它產生更多的「正面外部性」。期許透過動畫的彩色世界,和孩子的眼睛,可以讓我們未來的下一代,擁有一個更加和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