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來蕭瑟處~宜蘭縣育才國小永續校園計畫

改造過程中的困難與省思

宜蘭縣育才國小校長 劉文勝

【難為】 您說留不住的總是最美  秋天時分您總是想飛 我總是隱藏我的眼淚  任憑思念枯萎 您說留不住的總是最美  在這最冷的冬季 我在風中細細品味  只為下一場告別 是否真的如此難為  不讓我有一絲準備的機會 誰會讓憂愁的宿醉  留給明日清醒後的傷悲 是否真的如此難為  不讓我有一絲準備的機會 當季節鳥北飛  我的心也隨之而飛

  永續校園對於不同的人來說,相信一定有不同的意義,有些是肯定與喜悅的意義,有些卻也是陌生與不解的意義。筆者有時會在宜蘭聽見教育夥伴這樣說:「不管是教育部的永續校園局部改善計畫、還是廣義的永續環境教育,都好像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務,根本不知從何下手。例如,好不容易寫了個申請計畫,卻也不容易受到教授的青睞而核定經費,除非找到強而有力的指標性學校來組成團隊呀!」似乎,不管研習怎麼樣的辦理、對話怎麼樣的交流、觀摩怎麼樣的體驗,卻仍然無法起到一個明顯又有具體的成效,第一步的跨出總讓人感到是艱難與困惑的。有鑒於此,由於育才國小在這條永續校園經營的路途上,還算是新生,一些內心的衝突與實作的困難,也曾經多少經歷這一段過渡時期,由於各校的環境與內涵不一,會產生的現實面問題也歧異不同,諸如永續工程上施工的問題、建築師規劃的問題等,因此筆者以下所述,僅拙列「理念與態度」上常見的八項盲點,由於本校都曾身歷其境過這些問題,後經高人指點與本身從做中學習、領悟,才有機會與諸位共享這難能可貴的自身經驗。

一、永續唯一念‧以心創契機

  永續其實可以只是一個意念,那就是「recycle」。用於瓶罐紙張電池光碟的循環,則是資源環保回收;用於水資源的循環,則是中水系統;用於光能的循環,則是太陽光電板發電系統;用於建材的循環,則是健康素材營造;用於生物種類的循環,則是多層次生態;用於氣流溫度的循環,則是室內環境降溫改善。也就是說,永續理念的目的就是要回歸地球系統內、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環,而不增加生態系的負擔。如果以這樣心念為出發點,自然能夠在校園的各個事務領域上的作為,都保有永續的意念,藉此創化千機萬物,而永續校園的局部改善工程只是其中一項展示,也就是說,它是適合所有校園的發展。更進一步說,如果提供教育功能的校園,能夠藉由教學與體驗活動,讓學子逐漸養成永續的習慣與想法,若干年過後,社會上也才有永續社會與企業的可能性。

二、永續本位化‧日久漸成長

  筆者認為永續校園比較是像個「工具」,或者是形容說「中藥」。中國是個注重養生調理的民族,老祖先的智慧在於能夠根據每人身性體質的不同,進而調配不同藥方,平日補氣增能,病時調理平衡。學校是可以根據現有的需求與目標去規劃自己想要的永續執行內容,方式自編、進程自訂,成果的展現則在於學校品質的點滴改變,做完了一個階段,再去規劃另一片領域。如果想休息時,也可以休憩一下,覺得時機未到者,也可以暫緩實施,因為學校的人事問題,經常是困擾校務運作的一個重要關鍵;也就是說,永續校園的經營主導權是在學校自己手中,不會像一些教育專案,一學期或是一兩年就要看到訴諸紙本文字的成果,這就是學校本位化經營的永續校園。

三、永續惦惦行‧天頂一片天

  學校的教育事務與議題實在是千變萬化,平日基本的教學與行政工作不說,還包括九年一貫課程、英語能力、閱讀教育、資訊能力、品格教育、訓輔工作、健康友善校園、教學評鑑、弱勢輔導學習...等,還有一大堆考評與視導,單單要執行以上這些工作已讓人疲於奔命、勞累傷神,真的還有體力來從事永續校園的工作嗎?筆者想說的是:「永續校園不是萬靈丹,卻是在提供了一種優質校園潛移默化的可能性。」千萬不要認為永續校園的目標,只在於教育部核撥的局部改善工程經費一兩百萬元,因為這樣的認知會矮化了學校成長的廣闊性,也會加重所遭遇到的瓶頸與壓力,孩子所能享受到的學習效益也會降低許多,更壓抑了家長與教師參與的期待值。

四、永續繫團隊‧課程兼工程

  如果學校有一個完善的執行團隊,包含行政的計畫、執行、考核,與課程的編寫、教學、回饋,那麼在規劃與進行永續校園的歷程上,相信會更有收穫,也更容易達成預訂的目標。在永續的團隊裡,當然會有一兩位主導性的人員,可能是校長、主任或者是組長、老師,但是絕不能只有這一兩位人員在勞心勞力的付出,這樣或許可以曇花一現、亮麗一時,但是同時也消弱整體團隊的力量,這種情形能夠避免就該避免之。另外,這幾年教育部的永續校園局部改善計畫,越來越重視課程的編寫與融入、教學活動的施作與回饋,更有一種思考模式認為-工程項目的規劃應該同時兼顧「學校本位課程的環境需求」與「學校整體規劃的工程需求」,也就是課程不再是附屬物、只為應付報告。

五、永續納百川‧力量更強大

  誠如前面所云,校園中的教育事務如此繁瑣,若要積極發展永續校園,如何能降低執行人員的負擔與壓力。筆者從推展的經驗中認為-「多元資源的整編與融入」或許是一種不錯的策略。橫的資源面來說,學校的原有團隊、社區中的幹部與家長、民間環保團體與企業、政府相關局室、大專院校專業諮詢、積極交流或結盟的學校夥伴...等,其人、物、財力的襄助是工作的一大助力;縱的資源面來說,不同專案之間的結合與共生,也是擴大並增強該案效益、促進目標達成的有效策略。諸如,永續改善工程中,銜結課程的規劃與落實,就可以輔以「資訊教育計畫」、「閱讀教育計畫」「創造力推廣計畫」、「林務局社區林業計畫」、「中小學科學展覽計畫」、「科學教育專案申請計畫」等來實施,不僅經費上更彈性,內容上的重疊性也降低不少。

六、永續生默契‧溝通多研議

  任何一項新的教育作為,加諸於教師與同仁身上,都是一種體能挑戰與精神消耗,這是一定要的-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差別只在於「甘之如飴」或是「勉力而為」、更甚是「陽奉陰為」。因此,同仁的參與以及家長的支持顯得是特別重要,主官管應多利用會議或是平日交談的時機,瞭解同仁與家長的想法及意見,「有多少人、就做多少事!」按部就班、盼勿躁急,人事和諧往往才能事半功倍。最擔心的是機關學校之中,主官管獨排眾議、獨當一面、獨力親為,甚至有反對與建議的聲音也不聞不顧。這就好像「獨享包」與「同樂包」的差別,問題在學校是公共事務機關,當一個教育成果是為大部份的學生、家長、同仁所認同的,它的當代價值性才能夠突顯出來。總之,默契的建立必須多溝通、多研議。

七、永續在學生‧主體賦意義

  學生一直是校務運作的主要受益人,永續校園計畫當然也不意外。試著以學生的觀念意識為出發點,輔以教師家長輔導協助的角色,通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有效成果。以永續工程為例,可以透過問卷的發收統計,向學生、教師與家長徵詢個人的主觀意見,這樣的訊息反應通常也是比較迫切需求的。以本校93年永續校園工程為例,有一項目為親和性圍籬─「水城牆」局部改善作業,就是結合了校園現有的水溝與充沛的自然水源、學生愛玩水的需求以及家長教師安全教學的要求,妥善規劃而成,並配合林務局社區植樹計畫,建構成一個具有立體視覺、兼具休閒與教學的綠色廊道,也是現在在校學童,記憶童年學習時期,較具代表性的「育才新地標」,也是一個擁抱幸福記憶的空間。在這樣的一個想法之下,所謂的永續工程本體與亮麗的活動宣傳,都變成只是學生學習的附產品罷了。

八、永續無邊盡、逍遙學千秋

  「一顆閒適又彈性思考的心」,是筆者個人的內心世界修練的永續人文目標,也是最後想與夥伴共享的遠方境地。在領導學之中,有走動領導、轉型領導、目標領導、課程領導...等等,總是教人「衝、衝、衝」,但是少見教人「停、看、聽」的內省。在從事永續環境教育的歷程之中,常見到夥伴們用心的推廣、並欣慰的建築一個美麗的永續圖像;在繁忙之餘,卻忘記了自己身心的保養守護、家庭眷屬的關心陪伴與週遭同仁的互動提攜。筆者認為,永續的最後目的,除了在成就環境、關懷他人之外,最終(或許也是最初)也是要回歸到本身的身心與觀念態度上,當永續不再只是一種「工作」、而是一種「修練」的時後,也才能「逍遙學千秋」!

天上流動的風和飄泊的雲  您是否明白我現在的心情 人和人的相遇  是不是代表他們  前世今生的再續 前世是風  今生是雲  風起雲動  又是一場相逢 地上靜立的樹和飛翔的鳥  您是否明白我現在的心情 人和人的相惜  是不是代表他們  前世今生的分離 前世是樹  今生是鳥  樹靜鳥倦  又是一場纏綿

  感謝這一路走來、相互提攜的同仁與夥伴,有您此時真心感動的微笑,更顯眾人榮耀與共的驕傲。感謝您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