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豚醫院( Dolphin and Whale Hospital, DWH) 在台灣發展之必要性與可行性評估

嘉義大學獸醫學系助理教授 楊瑋誠
鯨豚醫院的定義:
  各地活體擱淺鯨豚經初步處理可後送至DWH作進一步的復健工作。因此DWH為鯨豚擱淺處理之第二線團體 (第一線團體為各地警察局、中華搜救總隊、台灣各地的急救站如現有的台南及海博館等、野柳海洋世界、台大鯨豚研究室、以及日後成立的鯨豚研究所等救援單位) 。復健動物若達野放標準,DWH有責任將動物護送至野放地點並確保其健康狀況。動物若不幸死亡,DWH需會同其他相關研究單位進行解剖工作並提交解剖報告書與相關單位。復健動物之所有醫療資訊必須公開給相關研究單位了解。DWH需有足夠的硬體設備如水池、過濾設備、解剖房、實驗室、醫療器材如超音波及X光機、及工作人員生活起居的場所。初期的DWH便需擁有同時復健兩隻鯨豚的能力。

鯨豚醫院的必要性:
  台灣現今的鯨豚救援模式皆是以急救站設備來做復健工作,而急救站硬體設備參差不齊,例如水池不敷使用(直徑、深度皆不合復健池的需要,只適合作急救池)、無法保持乾淨水質、工作人員的起居空間不佳、醫療資源不足(想做進一步檢查的機會趨近於零)。最重要的是專職人員如獸醫師及行政人員,缺少專職人員將使鯨豚復健工作無法順利進行,於復健池中的鯨豚其權益將嚴重受損,復健成功的機率更是渺小。國外已成立的鯨豚醫院雖也不能讓每隻鯨豚都活下來,但都留下珍貴的醫療經驗,可供下一次相同種類鯨豚復健的參考。現今台灣鯨豚復健的醫療資訊尚無法完整建檔,一些在人醫做的例行檢查如胃鏡、X光、超音波等都還無法確實做到,平白損失了累積醫療經驗的機會。因此,成立鯨豚醫院應是成功復健鯨豚的必要之路。

鯨豚醫院的價值:
  當然,救活或野放一隻擱淺鯨豚並不是鯨豚醫院成立的唯一價值。人類對於鯨豚的生理與病理了解甚少,對於不易在海上見到的某些鯨豚更是一無所知。但在擱淺救援中我們有機會遇上這些稀有種類,如糙齒海豚、小抹香鯨等。能夠在臨床上觀察到活生生的個體展現其生活型態即是一件極為珍貴的發現。因此,「研究鯨豚」對於現階段的鯨豚醫院來說比起「救活鯨豚」來的必要且重要。國外的鯨豚醫院和大學等研究機構常有合作,出版論文。對於鯨豚臨床獸醫師的培訓也不遺餘力,並定期舉辦活動訓練高中、國中學生參與救援行動。台灣的鯨豚醫院也應朝教育大眾的目標邁進,並自許為一個民間研究機構。

台灣成立鯨豚醫院的可行性:
1. 由於台灣在第一線救援鯨豚的網路已由中華鯨豚擱淺處理組織網所負責,而鯨豚醫院也將加入中華鯨豚擱淺處理組織網成為第二線的救援單位。未來鯨豚醫院將著力於訓練醫院附近地區的居民擔任志工。

2. 經費方面: 參考國外鯨豚救援團體的花費,復健一隻鯨豚每天至少要開銷一千美金,Mote Marine Lab更估計約三千美金。由於花費龐大,鯨豚醫院應以非營利基金會模式對外募款,政府單位如農委會計劃預算則全數撥與第一線擱淺處理單位即可,如此可加強第一線擱淺處理與研究的能力而不至被復健的龐大費用拖垮。

3. 對於人力資源的分配上,第一線單位與鯨豚醫院的專業人士可於必要時借調,但希望能以不妨礙本身工作為宜。另外,台灣現有三間飼養鯨豚的水族館與海洋公園裡有專業獸醫師,對於鯨豚醫院可提供寶貴的臨床經驗,並給予醫療器材上適時的協助。如此,鯨豚研究才能有一定的進度,不被突發事件所阻撓,台灣的鯨豚研究也能較快有成果出現並趕上國際腳步。

4. 地點: 台灣東西部陸上交通並不便,理想中應於東西部各有一處鯨豚醫院,但初期並不可行,因基金會募款之款項必不足應付兩所鯨豚醫院。而南北的路上交通亦費時,例如由台北運送鯨豚至屏東約需八至九小時。唯有藉助飛機運送擱淺鯨豚才能解決東西向及南北向的問題。而飛機的來源可由軍方或民間航空公司贊助,但台灣還無此先例,還需努力向他們說明。而未來鯨豚醫院的所在地並非主觀因素所能決定,尚需當地縣市政府與企業的配合。但寄望其附近交通堪稱便利,使得鯨豚與工作人員免受交通所苦,可增加鯨豚的存活機率。

鯨豚醫院設計草案
  以台灣的民情來看,復健鯨豚的過程最好能以適當的方式讓民眾參觀,但不至打擾動物與工作人員,如此既能保護到動物,也能使大眾更了解復健的辛苦與價值。以下是我的初步構想:
1. 鯨豚醫院包括一棟樓與復健池,復健池的個數初期至少要有二個直徑九公尺以上、深三公尺的池子,並緊鄰大樓。

2. 大樓的樓層至少為兩層樓。一樓作為行政及醫療用途,包括辦公室、實驗室、解剖房、與診療室。診療室即位於水池旁,可擺設各項檢查與醫療用品,其地板與水池邊緣相連,如此搬運鯨豚出入水池作檢查與醫療時較方便,可減少動物的緊迫。

3. 二樓作為解說教育之用。可擺設多種鯨豚相關資料如書籍、海報、放映影片、骨骼標本、紀念品等。二樓的設計重點為其面對水池的牆面以透明材質建造,如玻璃或壓克力,使民眾能由二樓清楚看見復健池內的各項事物,又不至於打擾動物與工作人員,並有志工從旁解說。相信經過這樣的了解,比起現今因設備不足而不能讓民眾參觀的狀況,大眾應能更加認識這種動物,進而保護他們。

4. 當醫院有鯨豚在復健時,因為有了良好的隔絕,可經由媒體宣傳請大眾來參觀,參觀時須支付門票,門票收入可作為補助醫院各項支出之用。無鯨豚復健時,醫院可接受團體預約報名參觀,平日不對外開放。

以上為基礎構想。復健池、醫療工作、營運維持等議題尚待詳細規劃。

結論:
  鯨豚醫院的成立對於台灣擱淺鯨豚救援是刻不容緩的事。志工及大眾的耐心有限,若無法向大眾說明為何要辛苦救海豚的充分理由,又不能給予擱淺鯨豚一個人道的復健空間,相信不久後鯨豚救援將成為極少數人有興趣的事,情勢將比現在更不利,要成功復健鯨豚的目標也將更遙遠。
參考連結:http://www.whale.org.tw
http://www.mote.org/~cmanire/Welcom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