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不是放縱

新竹縣立竹東國中 沈望蘭

尊重不是放縱   在中小學教學現場最常看到的是管教的問題,從學生的立場來看,希望教師和學校能提供更好的軟、硬體設備,更多元適性的學習;從學校的立場來看,希望學生能夠接受品格的陶冶,進而在學習中獲得自我成長和能力紮根。原本這是不衝突的,但是,在家庭教育「養」和「育」功能失衡之下,開始出現緊張的關係。   家庭提供一個生命個體的基本需求的滿足(「養」的功能),但在基本需求滿足之外,該提供給幼小什麼「育」的滿足呢?最簡單講就是「倫理」教育,倫理其實就是從親情開始,一個孩子的誕生,就展開他的「自我」與「他人」的認知,他必須由依賴到獨立,不斷的嘗試,並且建構他的自我價值觀。為人父母者原本以為「愛」多給是不會錯的,但很多親長和父母只是一昧的給予愛,而不知適時的教導以「倫理」--角色互換、替他人想,孩子就會愈來愈霸道,進而會僭越分寸,利用跟父母、親長爭執、辯駁、胡鬧等惡搞方式來達到個人的欲求。在這種攻防戰中,父母親如果沒有加以管教,又不許他人幫腔調教,往往由一次一次的心軟,漸漸變成失去控制,拿孩子沒辦法。   很多親長都誤以為尊重就是給予包容和順從,有時候還錯認為這是真愛,更有些時候是被煩得受不了,舉白旗投降,息事寧人的偏安心態,結果呢?只有養虎為患能形容其後果。不分對錯的包容,不給予指導的順從,就是放縱。今日倫理之所以失序,功能不彰,就是因為親長已經無法管得動孩子,充滿無奈和吞忍的消極,雖還有愛心,且殷切的盼著有一天孩子有一天會悔改,但是反過來說,既然在一開始就輕易的放棄倫理的建設,如何能奢望他在沒有指引的情況下,自發性的回歸正軌?這不就像是把在上游產的鮭魚卵,直接運到大海孵育後,要牠能自發性的回游產卵一樣?倫理就是族群的根,不教育下去,就會斷根,社會當然會動盪。   等到孩子進入了學校,不同程度的問題也會跟著帶到學校。有些孩子會因為服從權威的關係,在學校教職人員的教導下,學到團體生活中的相處,建立另一種生活倫理,這時候是個改變的機會,如果親職教育可以跟學校教育做好配合,不是只關心課業,而是多關心全人品格的發展,就可以修補入學前的失控,這是「尊重」的身教,一起合作的開始。可惜的是,也有些家長根本不跟學校站在同一陣線,而是和孩子一面倒,以孩子的喜好為準來抵制學校;有的是怕麻煩,早已放棄管教權;也不乏有不知倫理為何,甭談尊重何物的家長。   被放縱的孩子,只會依個人喜好來決定學與不學,在教學現場的任性和故意惡搞,常給其他人不舒服和不良示範,如果同儕中有人附和,更是可怕,迫使教師們必須在班級管理上,投注更多心思,而且往往心力交瘁。毋怪連慈濟上人證嚴法師也要呼籲「家長不可以溺愛孩子」。因為溺愛就是一種放縱的行為。   可悲的是:家庭教育失守,要由社會來承擔。現在的父母可以向少年法庭提出「無力管教」的申請,呈請法院裁決是否要給予保護管束教育。這還是一些肯面對親職無法行使的父母,願意為自己的孩子作出另一種嘗試;那一些根本不在乎的父母,任其孩子游走在黑暗邊緣,等著被利用來犯罪做出違法的事,然後由全民買單。   要如何在有愛心之下,不超出分界變成溺愛呢?其實就是學一件事:傾聽與溝通的平衡。一般父母在孩子似懂非懂的時候,最容易失去耐性,因為溝通和傾聽都具有挑戰性,父母如果失去耐性,或是太早採取打罵的極端方式,又沒有再次的安撫和溝通,就會走入不良的循環。如何不失耐性?就先預設好自我幽默一下:這次應該會和上次一樣吵,沒有的話,我就賺到了。另外自我心理建設一下:並不是不同意孩子就是不愛他,而且,千萬別被牽著鼻子走,更不可以被模糊焦點。   即使是不好聽的抱怨或胡鬧,耐心的傾聽(尊重的身教)有助於了解對方真正的需要。即使不能認同,也不要斷然否定一切,利用溝通讓對方知道你所同理的部分,再理性的說明自己的想法;再進入傾聽、溝通的循環。孩子要學會:尊重不是事事都順自己的意思,而是「雖然有衝突,但是也有被了解」的一種感覺,才是真的尊重。先示範自己的尊重,才能要求孩子學尊重,這就是對倫理的堅持。如果一開始就不耐煩,這種不尊重就是放縱自己也像孩子一樣找理由不把對方放心上;或者就是想盡辦法要否定孩子,當他一表達,就馬上否定到底,到後來,孩子就不肯溝通、不肯說了。   我最喜歡我師父說的一句話:「愛需要平衡」,太過或不及都令人不舒服,但也不能因噎廢食,拿捏不當就不愛了,而是要懂得彌補不足和適度的放淡,如此才能做到尊重而不放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