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濫用與犯罪防治國際研討會之我見

教育工作者 翁淳儀

 藥物濫用與犯罪防治國際研討會之我見                                                                     教育工作者 翁淳儀   翻開報紙,聳動的標題報載「全班30人涉毒 高職女集體陪酒抵毒債」乙事,報導內容雖然有部分誇大不實,但也突顯當前販毒勢力意圖進入校園;而社會版報導藝人吸毒被捕消息時有所聞;與毒品相關的社會新聞更是屢見不鮮。 5月底召開的「藥物濫用與犯罪防治國際研討會」,就是為了「緝毒」、「拒毒」、「防毒」、「戒毒」、「去毒」,聚集了政府與民間各領域之菁英,共商良方。 行政院衛生署、教育部、法務部、嘉義縣檢察署、嘉義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等政府組織;台灣成癮科學學會、台灣更生保護會等戒治團體及中正大學、成功大學、高雄醫學院等學術圈與醫學界、實務界熱烈參與;更有遠自澳洲、南京、香港的學者帶來他山之石;而受人景仰的 李昌鈺 博士也現身,精湛地講述毒品問題的美國經驗;櫫示了各界對當前台灣藥物濫用議題日趨嚴峻的重視和關切,也顯示議題涉及範疇錯綜複雜。各界必須凝聚共識、緊密配合,以遏止因而衍生的社會成本及犯罪行為。教育部軍訓處王處長也親臨,參與毒品防制建議圓桌座談與各界交流,並針對青少年施用毒品的防制工作現況與困境發聲。 李昌鈺博士的美國經驗或是法務部曾部長談到當前台灣反毒對策與作為,皆強調五成以上的犯罪行為與毒品有關,而警方取締到的毒品事件只是冰山ㄧ角,有更多的毒品問題仍隱身於社會中,與人口買賣、自殺、性交易、HIV、偷竊、強盜、殺人、洗錢、種族等問題緊扣。 學術界也在會議中提出研究報告:中正大學化生系建構「拉曼光譜鑑定科技」,期能如警察實務之酒精測試,不久能運用於第一線的毒品查緝、辨識工作;犯罪防治系所則提出藥物濫用者人格特質及藥癮成癮者社會心理復健模式;台北聯合醫院及草屯療養院分別發表二級毒品緩起訴戒癮治療試辦計畫的初步分析報告及戒癮治療性社區模式在台灣試辦的經驗;說明替代療法確實可以降低HIV罹患率,而治療性社區可提供戒治者技能及認知的轉變,並透過團體生活預習將來回到社會上的人際衝突。 中央警察大學則以10個看守所附設觀察勒戒,初次施用毒品,而勒戒的742名成年新犯為研究對象,發現繼續施用毒品者個性上較為衝動、行事較為投機、思想上較以自我中心、面對挫折的容忍力較低、價值觀上較為偏差及有嚴重的憂鬱傾向;往前追溯其早期經驗,家庭裡的父母管教不ㄧ、在學校與老師同學相處的情況也不佳,普遍教育程度較低。此研究結果與以澎湖監獄煙毒犯受刑人為調查對象之人格特質呼應(社會適應不佳、情緒不穩定、心理不健康及外相性格)。 除了這些重要的研究之外,有幾個值得深思的數據被提出來,法務部公佈現今的毒品再犯率高達88.4%(實務工作者則擔憂早已經突破九成);成年吸食毒品初犯人口再犯率55.19%;運用美沙東替代療法的戒治者中仍有七成多仍持續使用海洛因。這些數字與醫學界認定,吸毒會讓腦部增加多巴胺分泌,讓用藥者感到開心及興奮;也因為吸毒,會使大腦產生刻痕,如同學習,是難以抹除的經驗。據此,部分醫界人士推行毒癮除罪化,要把藥物濫用成癮者視為病人,而非毒犯。 上述數據可知,染毒後真正戒除毒癮的機率渺茫,與戒除毒癮所付出的耗大工程不成正比。且染毒越久,戒毒越是艱鉅,社會付出有形、無形的代價更是難以估算。毒品問題唯有防範於未然,才能切斷個人不幸的後續命運鎖鏈,並遏止沉重的社會付出。 每種癮(嗑藥、貪食、工作狂、抽菸、購物、運動、賭博等等)都是一種防衛反應,也是一種逃避,上癮總是表現為某種難以抗拒的衝動行為,因為體認到自主性的缺乏,已經在自我能力的主宰上棄權。換句話說,上癮的經驗其實是一種放棄自我,讓日常的競爭奮鬥在剎那間靜止,ㄧ切都變得很遙遠,飄飄欲仙地進入了失樂園。何以要逃離現實?何以要放棄自我?毒品問題只是標靶,藏身其下的仍是情感匱乏、受挫的老曲調。本來「家庭」是可以得到情感慰藉的地方,但當家庭無法充份給予,能及時拉回ㄧ把的、扭轉命運的,下一個機會來到了學校單位。在公部門大動作拒毒、防毒、掃毒的宣示活動中,或許,真正能扭開緊閉、退縮、抗拒心門的鎖匙,是愛。我想起人本大師Rogers的經典名言:人是一顆種子,是有機體,充滿無限可能。而我們要做的或許是陪伴,用無條件的愛,少些價值觀判斷,真正進入他的世界。期許你、我成為一個良善的環境,讓他有另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