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視覺審美觀觀點剖析現代倫理生活

中華教育倫理學會/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 李奇茂

由視覺審美觀觀點剖析現代倫理生活 中華教育倫理學會理事長     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主任 李奇茂 (一)儒學的審美美育思想?   美育,是美學規律在教育領域裡去運用,它以培育內在精神美和外在形體儀容美相統的「美的人」為終極目的。人之為人,首先在於他有別於動物而具有人性。私有制度誕生後,私慾逐漸膨脹,人性部分則因地域異化變人為獸性;乃造成人間的鬥爭、社會的混亂,時時困擾著善良的人們。美學家、教育家在探討「美的人」這一嚴肅課題時,無不希望重塑人性或塑造美的人性為中心。   孔子至聖先師是儒家美育思想的創建者,而後復受中華文化千年的薰陶,然後再遵循儒家美育思想延續下來,直到今天,成為炎黃子孫愛慕崇仰內外兼美的人。孔子云:「君子文質材彬,然後道生」。從美學角度分析:包括禮樂在內的文化修養塑造而成儀容風度,內外合一之純正美學,文化人性曰「君子」。要培養內外兼美的人,其內心美的最高境界是「聖人」式道德人格。孔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足見「聖人」人格高於「君子」。培養「聖人」「君子」之人格境界,即是「美的人」。孔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足見「聖人」人格高於「君子」。培養「聖人」「君子」之人格境界,即是「美的人」。孔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王國維在他「孔子之美育主義」、「教育世界」刊物(一九○四年第一期總六十九期)一文裡曾引用此語曰:孔子「審美學上之理論不可得知,然其教人也,則始於美育,其實無論詩教還是樂教,都是屬於藝術教育;它們都只是孔子實施美育的途徑。孔子令學生欣賞自然之美,按王國維的說法「且孔子之教人,於詩樂外,尤使人重視天然之美。故習禮於樹下,言志於農山,游於舞雩,嘆於川上,使孔門弟子言志,足證其重視自然之重要,則平日所以涵養學子其美育養成至極重要的一環,亦由此可證實!「孔子美育主義」其實自然物本無性情;當然從重視自然轉變成著眼自然後,他就化畏懼為親切,進而欣賞,甚至以己度物,孔子也是這樣。他理想的道德人格融入自然物,又從自然物中獲得充實自身完美的形象化的人反過來卻會促使人性昇華──人與自然物的雙向互動伴隨者主體創造力量的肯定及其自由愉悅心態的形成,進而征服宇宙也征服人類,人自身在審美中統一了起來,人之博大無私的胸襟也由此形成。孔子美育中的「可以興」「即譬連類」,「感發於志意」,因此可以聯想到審美不可缺少心理基礎,詩教之可以完善審美心理,進而使人移情化性是不難理解的,後者則明確的邁向陶冶性情一途。按人之感於物,發其志於詩,是為審美創造,人感於詩中作者所發志意引起共鳴在抒發一己之志意是為審美欣賞,無論創造還是欣賞,人之志意都可在抒發渲洩中得到淨化和昇華,論教之美育意義於此可見。詩樂之教美育方法並非王國維所謂「始於美育,終於美育」混藝術教育與美育為一之說。 觀看孔子的美育之後者, 孟子、荀子均有進一步說法「君子」或「聖人」為美育目標,「君子」應該仁德充實,「充實之謂美」。要懂得「不全不粹不足為美也」。詮釋険「聖人者,道之極也」「聖人備到金美者也」。從孔子、孟子、荀子學理規化人心的道德修養,培育道德人格,美育再造人類人性中「重塑人性」的「美的人」。 (二)儒家文化思想是現代人類生活的原動力量 儒家思想學說,博大精深,幾千年來,一脈相傳,為歷代學者及政治家視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不二法門,又是合乎「民為邦本」時代精神的現代民主觀念,隨著道統一脈相承,成為儒家思想的特質,民主的基本精神是自由與獨立。孔子首創「有教無類」就是提高人民的教育程度,使大家都能獲得自由平等的地位,又主張「天下為公的禮運大同篇」、選賢與能,就是民主政治的特質。孟子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之語,可以說明儒家思想文化的時代意義與完美的時代精神。 儒家文化思想何以能成為中化文化主流?孔子立論,而老子篤行,均能適合大眾日常生活之用,亦更合理而平凡(即中庸是也)。好比應用科學雖源於自然科學,享用者雖能行而未必能之,然其價值日見宏大,所以孔子注重在「學會能行」而成學的本身亦在「篤行」。求人的先決貴在力行,君子之道自強不息,亦即法天之「行健」。 儒家思想救世學說最高理想就是「禮運大同篇」而以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為最具體崇高的目標跟指針,這是因我們共同擁有「柔性國力」的強有力的文化背景支撐之故。「禮運大同篇」是兩千五百多年前據拱子思想所做,雖然只有短短一○六字,但言簡意賅,道盡描述了人類社會和平共處的遠景及邁向福利社會的具體步驟與方法。及今視之,不僅不是歷史陳跡,並且其思想的新穎與前瞻,即使今日世界最先進的國家也尚望塵莫及,瞠乎其後,尤其在人類剛剛踏入廿一世紀的今天,烽煙四起,世亂紛紜,西方先進各國只知武器競爭、經濟脫軌、暴力相向、以暴制暴、以牙還牙、報復仇殺、人性變態毒化、倫常敗壞,將不知使此世界破換到何時,汙染世界之美到何地步?世界之美、人類之美,已不知何處可尋,真是一大悲哀! 用審美美學儒學良方溫故而知新,在熟讀深思「禮運大同篇」的精義,深慶我們的先賢先聖早在兩千多年前,已為我們描繪出人類和平共處,以及邁向福利社會的遠景與藍圖,更為人類慶幸,我們已經有了挽救人類危機的途徑與良方。只有像孔老夫子的思想去找就行了! 孔子所謂「禮運」。乃是參照天理自然法則來調節,控制人類,使人類免物化、獸化的一套過程與制度,所以孔子曰:「講信修睦,謂之人利,爭奪相殺,謂之人患,故聖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在樂記、樂禮中更明白的說:「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 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 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 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 其所,此大亂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則王道備矣!」這就是今日人類社會演變的寫照,物質發達,人慾橫流,亂象叢生,必以禮而節制之,所以論語中有多張述「禮」,窺其真諦,儒家思想就是把「禮」看做人是否已脫離獸性的標準?而「禮」的最高境界是「仁」,也就是今日所說的「愛」,愛的表現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及「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如此一旦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因此「禮」便成為人際關係最高準則。也是中華人文文化具體準則。「禮運大同篇」便是代表此一思想完美體系具體目標與實施步驟,也是針砭今日世界動亂脫序,徬徨無助的救世良方。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三)倫理道德在現代生活中審美價值觀 中華文化最大的優點,就是天人合一,物我一體,其中尤以孔孟等儒家倫理道德思想,貫串全程,為舉世所無。「倫」就是倫類,「理」就是條理,「道」就是人類和萬有所必須遵行的正路,「德」就是人類和萬有所必須具備的優美德性──諸如大學所稱的「明德」、中庸所稱的「天性」。孟子所稱的「良知」和「性善」,以及古聖先賢所稱的「天之德」、「人之德」、「德禽」等等。孔曰:「有天地,然後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通措)序卦傳稱。孔子的這一段話,可稱宇宙論,並和李記所稱「無天地焉生,無父母焉生」理論相關聯,是由倫理發展到道德的「禮義」真理。 儒家發源於中國,兩千多年延續的中華民族倫理思維,精神風範。倫理道德,對人類心中的價值觀影響很深,孔子醫生重視道德教化「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等。儒家常講的仁愛、中和、慈孝、誠信、寬恕、廉敬、禮讓、自信、勇敢、節制、廉潔、勤儉、愛物等,這些規範都是現代社會倫理道德應有的建設和實踐,故均為現在社會生活之根本。 中華固有文化四維八德不是歷史的陳跡,而是人間千古不移的的倫理道德的定論。管子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一)「禮」者履也,謂因人所踐履,定其法式,大而冠婚喪祭,小而視聽言行,皆有其節文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以為孝矣」。孔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皆勸人凡事必須遵禮法也。 (二)「義」者宜也,謂裁事務,使各得宜也,正道曰義,義舉義行是也,與眾共之曰義,如義俠、義士、現代人之義工、義診、義養、義教、義慈等均是。 (三)「廉」者慚也,孔子曰:知恥近乎勇,又曰「不恥下問」,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皆叫人貴於之恥,又辱之也,如本國被他國侵占叫「國恥」,今人因無恥而致社會紛亂叢生,故世人因多自省,多重視知恥之寶訓。 八德者,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是立國之本也 (一)「忠」是指竭誠而言,凡是能盡己之心力而謂之忠,如言「盡忠報國」忠於任事是也,論語云:「竭慮盡忠」曾子曰:「為人謀而不忠乎」?孟子曰:「教人以善謂之忠」皆此忠」義也。 (二)再談八德中最重要的孝字,「孝」是指善事父母尊長而言,孔子曰:「此乃孝德之本也。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教所由生也」,又曰「身體髮膚 受之父母 不敢毀傷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語云:「百善孝為先」皆言為人當盡孝道也,孔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孟子曰:「仁者,事親是也,不得事親不可為仁;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大孝終身慕父母」,中國人的家庭倫理獨步世界,五千年綿延不絕的原因;孝,就是不衰的主要因素,在中國社會裡,幾乎無人不孝,無人敢不孝。如果問為何一定要孝,答:孝是沒有理由,不是因為法律規範,也不是因道德約束,更不是報答養育之恩,孝是為人子女者對父母與生俱來親情之孝也。孟子曰:何謂不孝「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違背父母教導,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言,三不孝也,從(縱)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時間有古今,父母子女之間的親情則無古今之別,古時候的子女孝順父母,現社會亦然。四書是一部教孝的書,古時獨的人為學孝讀四書,現代人更要讀,而且要父傳子、子傳孫,世世代代讀下去,如此人類社會才是名符其實屬於人類社會。 (三)再談孔子最重視的「仁」,仁是指所以為人之理,孔子曰:「愛人無私謂之仁」,子曰:「顏回克己復禮為仁,克去一己之私,回復到禮,禮就是為仁具體實踐,不違仁的功夫,其用力吃緊處全在「克己」兩字,能克己,則其視聽運動權合乎禮,而歸本於仁,「其心三月不違仁」所以能長時間心居於仁,不受私欲障蔽所兼段:而孔子自述其一身進德修業的歷程,自云最後生命達至「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全靠盡是德慧生命,心中無一豪我個人的私欲,故只有誠心才會有執著,破執著必須在心上做功夫,唯有長時間不斷的實踐破除我執,才能達到仁者的境界。道德時間雖有層級與等差,親仁民而愛物,但是道德實踐的量度卻是沒有限制的,在踐仁的過程中,遍潤一切而無有邊際,感通一切而無有所遺,以天地萬物為一極,必須「無私的敞開」。無一毫的私意,才能達到「體物而不遺之境」。孔子在禮的背後點出「仁」來活化人心,踐仁盡性而知天,最後達到天仁合德的仁者境界。心物合一渾然化境的審美哲理。孔子曰:「志於道 據於德 依於仁 遊於藝」作為儒家踐行以禮、樂、射、禦、書、數的技藝之外,在善美廣大的生活世界中,悠遊涵泳於六藝之中,體察六藝在背後的價值和目的,點出真實的仁心,踐仁盡性而知天命,也是孔子下學而上達的工夫。有所謂的實有形態的形而上學與境界形態的形而上學,而儒、道、釋,都以生命的實踐為工夫的的境界形態而上學。孔子的真實生命,經由工夫歷程,顯現出其最高的修養境界,即是一個完美人格形象的展現,亦即是吾人對君子、賢者、聖人,生命實質探討的一點淺見。孔子直接以其生命的實存感受自證:「仁」是孔子的中心思想,作為君子一切行為最終都在主體的仁德感通上確定其方向價值,所以仁是作用在修養境界上的主體實踐能的動力,建立儒家道德形而上學的儒家美學。老子云:「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為;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混亂,有忠臣。」賢人、聖人、君子之言,人跟人有一種感通的那種一體性關聯,也可以是人間的大愛,是儒家的「一體之仁」。 (四)再談愛,愛是指好也,幕也,猶言喜之也。詩云:「仁乎愛矣」,孟子:「愛人者人恆愛之」;耶穌之主「博愛」,孫文主「博愛」,墨子之主「兼愛」,佛家主:「人間之愛」,正是同一意義。愛的表現,孔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及「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再者,孔子曰:「禮運大同篇」就是中華民族數千年千古不變的愛之真諦。孟子也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愛精神。「愛」就是「美」。時至今日,世風日下,社會演變,物質發達,精神廢腐,人欲橫流,亂象叢生,政治紛爭,族群混亂,人心腐潰,地球生物變態行為,病態人類,可悲蒼生……我們希望世界各地文化界、企業家、文學家、哲學家、藝術家、政治家、宗教家等各界人士,不分彼此,共同舉「愛」共同創造,結合大家力量,眾志成城,為發揚中華王道文化,以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世界大同,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胸懷及四維八德,修齊治平的一貫大道,創造世界和平,為人類幸福而努力,藉以救人類生靈塗炭,開世界萬事之太平,每個人都能以追求世界和平共處為己任,非僅中國人之幸,亦為世界之幸,更為我們人類子孫萬代開創一條和平幸福光明大道,把「愛」遺留人間,樹立新儒學美學境界。   由以上論述觀之,中華文化歷史的輝煌延續動力是四維、八德、倫理、道德和諧的美學,在人的生命裡,生活中擇善固執合裡追求美的幸福,享受心理精神美學喜悅孔子的美育,更享受視覺審美的大同思想天下為公,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地球一村,世界大同的理想世界。 (四)就現代人類精神的良方是中華文化精髓   中華文化特質的美:   1.行大道,求大同,天下為公:禮篇大同篇:大道之行也……,是謂大同。   2.天道人道合德,同源於誠:「天行健(天道)君子以自強不息(人道)所有天人合一「所謂順天者昌,逆天者亡」。至聖先師孔子歸納起來,認為人性天道中得到了五個子,就是公、誠、仁、中、行,這就是中華文化特質之孔子儒家思想精神。「公」就是無私所謂「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可說天公地道這些都是孔子大同思想,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趨向,人與人相處,抱著「愛其所同,敬其所具」完美的世界。「誠」,天地無時不在動,其動力,稱之曰「誠」,中庸云「至誠無息」,誠者天之道也」,「誠者人之道也」又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誠是誠實無欺。是智慧,是仁愛,是力量。我們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誠意。   3.「仁」,中庸云「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仁字為二人,也就是兩個人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是家庭社會國家之所以能形成的凝固力。反之,不仁便不是人,則與禽獸無異。故凡能以人的道理待人,乃合乎仁。換言之,人類共主共存的大道,就是要以「仁」來修治,人與人之間互愛,才能互助互存,無論長官與部屬、父與子、兄與弟、夫與婦、朋友與朋友都要互相敬愛,才能共生共存共進化,這樣就是倫理道德的基礎。孟子也說:「無仁心者,不能算是人」。論語:「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矣」。   4.「中」人性天道為本,天地間各自行動中自調整,互不衝突,各得其所,各遂其生,而恰到好處,稱之為「中和」,故曰:「致中和,天地位焉,天地育焉。」萬物育,則人道也在其中。中庸之道,是中華文化中極重要美德,因為中不偏私,不偏私則事無不平,人無不和。人類的知識愈增進,其對事務的兩極觀察得愈清楚,走極端易造成「物極必反」的錯誤結果。所以中庸裡說:「極高明而道中庸。」   5.「行」是天道而來所謂「天行健」就是叫人天天要向前行進,就是進步,不可終止,要「作新民」自強不息,而所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才能生存。孔子不喜歡「坐而言,不能起而行。」的人。只說不做是不誠,也是不仁,所以說:「力行近乎仁」、「巧言令色。鮮矣仁。」只說不做或言行不符的,稱為「鄉愿」,孟子:「德之賊也」。以上五字是根據天道而來的人道,是中華文化中做人做事的基礎,成為我們民族道統,為子子孫孫遵守的道統,相傳數千年。在十四世紀時中國已被西方人稱為「禮儀之邦」,是因為孔子施教具有宗教之實,而無宗教之名,公、誠、仁、中、行五字任何宗教都要傳佈的,而我國之教育以孔教為中心,已天道人道合德同源於誠,「誠者天之道,誠者人之道」,天人合一美德。綜合此「道」,為垂裕後人,遵守弗逾。人類進化之互助于理成為「公」,于己而言稱之曰「誠」,于人而言,稱之為「仁」,于事而言,稱之為「中」,于功而言,稱之為「行」;綜合此五者應用而言,稱為「德」;其見諸于日常生活適當言行,稱之「禮」。孔子承繼吾祖先自堯、舜計千餘年功德裡,形成了一個人文科學體系,其原理在「易經」、「中庸」、「大學」、論語裡詮釋闡揚之;至於詩,所以道志;書,所以道事,禮所以道行;樂所以道和;易經,所以道陰陽;春秋,所以道名分;孝經,所以道人類生命的延續;所以弘道明德者也。   儒家思想文化精神為人類所遵崇因素:乃本著名學者兒島獸吉郎在其所著「諸子百家考」一書中說:「孔子者,偉人中偉人,聖人中聖人也。孔子生于中國,為中國一國之榮譽,故中國中常稱孔子為絕代之聖人,並以之誇于其他外國。又孔子生于東洋,亦為東洋全體之榮譽,我東洋人常誇孔子為東洋之大聖人于全世界。莫不讚美孔子之盛德,反毀孔子之盛名,則傷中國一國之名譽,併損東洋全體之名譽矣。天下之大,萬物無不愛戴;日光之明,萬物無不遍照;孔子之明參予日月;孔子之德配乎天地。放在東洋已負盛名之孔子,復為西洋所景仰。日,韓儒家崇敬為洋大聖人,更為歐美學者所崇敬之大聖人。」   中國文化以天下為著眼點,以「大公」為基礎,適合人類所愛好的四海一家的國際觀。中華文化已早進至人類進化時期的進化原則,故崇尚以德仁之王道,反對以暴力假仁的霸道。中華文化,強調重視本末先後之順序,認為德是本,財是末;人是本,物是末,本末不可倒置,先後錯亂。中華文化崇拜智者、仁者、勇者、立廟以崇祀之。中華文化不崇拜富有者,惟對均富而好施者讚揚之。中華文化不崇獨夫勇夫,但敬仰有正義者,崇拜以「尚義之人」而尊敬有加。中華文化重倫理,尤尚孝悌,故吾民族延續數千年而不斷,人口亦繁衍數十億,為世界第一多族群。中華文化重視助人、善行、助人為快樂之本。中華文化精神主導著人類的天行健,自強不息;並須運用,無私無我之公,成已成物之誠,立人達人之仁,不偏不倚之中,日新又日新之行,斯五者,為中華文化道統之精義,亦即世人今後救世救人自修之準則,願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