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戴夫佩澤自傳三部曲]省思父母的角色

台中縣水美國小主任 陳素萍
  • 前言

  這是關於一個傑出青年戴夫.佩澤的故事。剛讀完第一本書《它~一個男孩的名字》時,我實在無法想像:一個母親,怎會如此狠心的對待他的小孩?於是我一口氣買了作者另外的兩本書(迷路男孩》、(戴夫的故事),藉著作者生動的文筆,我也感受到作者生命的轉折。隨著作者的成長,他讓我們正視一些問題,也反省父母世界的眾多「不是」。

《它~一個男孩的名字》 原著:戴夫‧佩澤 譯者:林憲正 新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88年/一版/台北市

(戴夫的故事) 原著:戴夫‧佩澤 譯者:林憲正 新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迷路男孩》 原著:戴夫‧佩澤 譯者:林憲正  新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作者簡介

  戴夫.佩澤,12歲以前遭受母親嚴重虐待,幾乎瀕臨死亡邊緣;12歲獲救後,被鑑定為加州史上最嚴重的被虐兒童之一。在寄養家庭的歲月,他顛沛流離,身心靈皆無以寄託,18歲毅然以同等學歷加入美國空軍,在空軍的這段時間,他靠著自我進修,完成了大學學業,並找到自己生活的方向。
戴夫、佩澤目前居住在美國加州甘尼維爾的俄羅斯河畔,專事寫作與演講。服役美國空軍時期就參與少年觀護救護計畫,因此獲獎無數:1990年彭泥黃金規範獎得主,成為美國加州年度志工;1993年獲選美國十大傑出青年;1994年因致力於兒童虐待的預防而獲選為國際傑出青年;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聖火傳遞者…

  他目前出版的四本書籍,皆名列時代週刊的暢銷書排行榜,而第一本書(它,一個男孩的名字)及第四本書(幫助自己)更獲普力茲獎的提名。

  • 內容簡介

「它,一個男孩的名字」是作者自傳三部曲的第一部份,敘述他四到十二歲的生活紀事。作者以小孩子的觀點寫作,因此使用的語氣與文字皆反映孩子那個時期的年紀與智慧。

  四歲以後,作者的母親以「它」做為男孩的名字,不再把他當成一個人;她以虐待他為樂,經常以不給飯吃為懲罰,因此作者小時候總為了「吃」,不擇手段,偷也好,撿拾垃圾桶也好,就只為了填飽肚子。而他的母親總在鄰人或學校老師的告狀下,一次次再以更激烈的手段懲罰作者。作者遭受的虐待簡直慘不忍睹:他被母親關在冰冷的地下室,沒有禦寒的衣物或棉被,他的手臂被母親抓到爐火上燒烤而嚴重燙傷,他因為達不到母親嚴厲的工作要求,被關在母親以阿摩利亞和清潔劑混合製成的「毒氣室」裡,最嚴重的一次,甚至差點兒被他母親用利刃刺死…….

  那個時代,美國尚未為保護兒童而立法,今天戴夫.佩澤能順利逃出,都要感謝他的母校~湯瑪斯愛迪生小學的教員冒著可能丟掉飯碗的危險,堅持與戴夫的母親對簿公堂,也因此拯救了戴夫脫離母親的魔掌…然而,故事是否因此而圓滿落幕?答案是否定的。

  「迷路男孩」是記敘作者十二到十八歲,在寄養家庭的生活點滴,同樣地,他也是以當時的心態和口吻來描述那個時期的感受。

  逃離了母親的魔掌,戴夫被送到「寄養家庭」。美國的「寄養家庭」是領政府薪水的,因此一般人頗瞧不起這種家庭組合。戴夫總共換了五家寄養家庭,這段時間他嘗盡人情冷暖,也因為他從未從他母親那兒學到正常的生活教育,他不知道該如何獲得同儕的認同,所以不斷的以反社會行為來引起大人的注意。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可憐的孩子,如何在「正常」的環境中,尋找自己的定位。那種歷程是如此的艱辛,他沒有稱為「家」的地方,有的只是「疏離」、「恐懼」和「傷害」….
這樣的孩子,可能從此淪為社會的黑暗面,要不是他最後一個寄養家庭的媽媽(艾利絲.騰波),付出了了無比的耐心和愛心,他不會有今日的成就。這本書主要探討的是獲救後的「受虐兒」所面臨的輔導問題。

  第三本書「戴夫的故事則是描述戴夫成年以後的心路歷程與生活轉變。

  雖然戴夫從了軍,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但童年的種種,仍是他揮之不去的夢魘…在別人的眼中,他「孤僻」、「怪異」,他對自己相當沒有自信,即使吃了悶虧,也認為是自己罪有應得,他不敢愛人,更談不上什麼社交生活…母親的傷害,讓他無法安眠,父親的懦弱,更讓他無所適從……於是他決定勇敢的去面對自己的父母,他想探究「母親變態行為」的原因……因為他不想成為他的母親第二。自從他有了兒子之後,他更害怕自己會是另一隻傷害孩子「猛獸」….

  這本書,解答了觀眾種種的疑惑,(為什麼戴夫會有這樣的母親?社會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家庭?…)也讓我們從新審視自己的角色,藉由作者生命轉化的歷程,我們看到的是一股無比的勇氣與力量。

  • 閱讀心得

讀完這三本書,想跟大家分享幾個心得:

  首先,是為人父母的反省。就像我們家的長女,從小聰明伶俐,無形中我便加諸他身上過多的期望。念了音樂班之後,雖然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要和別人比較,不過想歸想,仍不時落入「虛名」的囫囹。在競爭激烈的班級裡,我也剝奪了屬於孩子快樂的時光。孩子終究是孩子,總是喜歡玩樂的,但玩樂過後所付出的代價,卻是術科老師不留情面的評語。孩子知道父母對他的期望,因此只能以逃避或說謊的方式,來掩飾自己的缺點。身為老師兼父母,有時候真的無法容許自己的孩子有負面的行為。在忙碌的時期,自己的情緒容易失控,也無心停下來好好的思考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也曾拿起棍子,狠狠的修理自己的孩子,看著他傷痕累累的身軀,錯愕的神情,心如針刺,真不知錯的是孩子還是自己。

  我家老二,曾在他的作文中寫到:他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媽媽說九點以前上床,才會說故事給他們聽,因此無論如何,他和姊姊為了想聽故事,一定會在九點以前到床上等待。但是自從升上小學後,就不再聽到媽媽的床邊故事了,雖然他會自我安慰的說,因為他們長大了,能自己閱讀,所以不用媽媽念故事給他聽……但我看到之後,還是覺得心裡一陣酸痛…現在,我們家老三最喜歡拿著繪本書,呼喊著:「媽媽讀,媽媽讀!」聽到他「童稚」的聲音,真的覺得很幸福。

  老二對英文的學習比較沒有興趣,因此我也會要求自己陪著孩子一起念英文;為了提升孩子的數學能力,我也要求自己每個星期撥出兩個小時為孩子加強數學;老大和老二告訴我,他們很感謝媽媽,因為媽媽讓他們變得很厲害…至於孩子練琴的問題,我知道自己孩子的個性,我額外買了其他的樂譜和音樂CD,讓孩子從其他的樂曲中,找到音樂的樂趣。孩子每件事情都能做好,因此我們也能度個愉快的週末。

與其以責備的方式要求孩子,倒不如撥些時間給孩子,參與他們。我覺得這是最棒的親子溝通方式!

  反觀,現在的社會,遺棄、虐待、虐殺…的新聞怵目驚心,報章雜誌忙著談的是「忙碌人」的教養觀…,而研究發現,會虐待子女的有幾個共通的的特質:如缺乏情緒控制力、對孩子不夠瞭解、常看見孩子負面的行為、生活在極大的壓力中,自己的生活經營的一團遭…而這些特質,非常接近「忙碌症候群」衍生出來的人格傾向。所以當你覺得自己很「忙」的時候,是否該停下來,思考一下,究竟你的「忙」是否值得?

其次,是對於「助人」工作的一些省思。

  作者在第二本書「迷路男孩」中現身說法,描述自己在受虐被保護後,接受寄養的情況。通常這是我們看待兒童保護工作時,較少去透視的問題。受虐兒因為很少有「好父母」的經驗,他們幼兒時期的的依附關係沒有被建立,因此他們對成人沒有信任感,他們的自尊心、自我價值都很低,他們仍處於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中的低層次需求,也就是求生存的基本需求,因此他們會在無意中用「異常行為」來阻塞依附關係的建立,簡單的說,就是做為他們的寄養父母,是相當不容易的事,他們不太信任成人,不會對成人做任何要求,也不知道別人對他們的期待是什麼,他們很難感受被愛,甚至不知道怎樣去愛人。這也使得「寄養家庭」的父母鮮少有成就感。當我們有熱誠,願意去幫助這些不幸的兒童時,這本書提供我們省思的地方是,我們應具備怎樣的知識,才不會讓這些兒童受到二次傷害!

  以我們的狀況,要成為一個寄養家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們的工作,可能經常得面對這樣的兒童。我們能否反省一下,當我們碰到這樣的兒童時,我們應該怎樣幫助他?難道是通報出去,丟給社工單位就OK了事。以我們國家的民情和標準,可以通報出去的,大概都相當嚴重的了。而一些不太明顯的徵兆,若我們多用點心,也許可以避免許多家庭悲劇……

  所謂的徵兆,即是兒童的偏差行為,可能是長期性的,如說謊、偷竊、極度的不安或怯懦;例如我班上的OO,經常以「反社會」行為來引起老師、同學的注意,作者在幼年時,因媽媽不給飯吃,所以經常偷竊、說謊……也可能是突發性的行為改變,如功課一落千丈或突然變得極好動或極膽怯。

  對於這些孩子,如果我們只用「處罰」的方式來處理他們,那無疑地,學校又成為另一個傷害他們的猛獸……

  教了這麼多年書,我仍會產生挫折與失去耐心,學習輔導的技巧,只是幫助自己多去省思自己的情緒,多去察覺學生背後的隱藏性因子,對於助人或自助,我認為是有幫助的。

  就拿本屆畢業生「OO」來說吧!我很感謝吳主任協助輔導他的家長,也很感謝校長對這孩子真心的關愛,日後,我能做的便是持續的與這孩子聯絡,這孩子是如此的聰明,只要他能走上正途,必有一番成就!

  最後一部份是作者本身的特質帶給我的啟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往事,我們從來不知道,童年的遭遇對自己的影響到底有多深遠。通常,我們會把成人後的一些反社會行為,與他童年所受的挫折或傷害連結在一起。但是同一個家庭,同一對父母所教養出來的孩子,有時差異性也挺大的,與其把自己的不順,歸於早期家庭環境的影響,倒不如學習作者,誠實去面對自己的不堪……

  在第三本書「戴夫的故事」後記中,收錄了許多戴夫親朋好友對他的評論,現在的戴夫,給人的感覺是一個能輕鬆巡迴演講、旅行、寫作,又能同時扮演好父親、好丈夫角色的人,他的成功讓人看似輕而易舉,實際上,親近他的親友都知道,他曾是如何的不堪。在戴夫的書中,他以不卑不亢的語調,徐徐道盡他的榮辱,不需要任何誇張的情節,就能讓人為之動容,難怪他每一本書都能蟬聯紐約時報、美國今日郵報、時代週刊等暢銷排行榜!

  我覺得這三本書,很適合推薦給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