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關懷我們的環境

台灣大學學生 陳昱中

  近日一則新聞--「國光石化」原計畫於雲林開發,但在環評決議進入嚴格的二階環評後,卻轉往彰化大城,且預估將投資近兆經費。但此案因為環評遲遲未過,引發該公司不滿,揚言「不玩了!」環團指出,股東以此要脅政府儘快排除投資障礙,好讓國光石化趕快開發;另蕭副總統亦承諾「國光石化」投資在六月一定讓其通過。所以,環保團體譴責國光石化與政府聯手開發高污染、高耗能、高排碳、高耗水的石化產業。

  環境保護與經濟開發孰重孰輕?兩者是否只能相互矛盾?此一議題爭論不休,短期內是無法得到可使多數人接受的答案,就上述新聞來看,姑且不論究竟何者對台灣收益較大,我所關心的,是環保團體面對財團時的困境。政客需要政績,財團需要利益,倘若兩者一拍即合,在雙重壓力下,粗糙的決策是很有可能發生的;而環團的一大利器「輿論」,卻總是得不到民眾的關心,今天新聞上報,過幾天找民意代表開個記者會,痛斥官員,觀眾在電視前吐出廉價的義憤填膺,然而幾天過後,這些在未來可能徹底破壞一地環境的開發問題,就淹沒在資訊爆炸的潮流中。人總是專注在顯而易見的收穫上,如,贊助數千塊幫助一位小朋友上學,可以感受他開心的笑容;奉獻上萬元為宗教的慈善事業盡一分力,靈魂好像獲得了救贖,這些對社會都有正面的影響,但是,在這天災頻繁的時刻,也許我們也該多關心,看似遙不可及的環保議題上。

  曾修習一堂關於憲法與公民的課程,一次校外教學,教授選擇「綠黨」及「民進黨」兩處供同學選擇,當日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選擇至前者參觀,參與的同學打趣的說:「好險沒來太多人,不然就坐不下了。」狹小的公寓裡,以環保議題為主要訴求的綠黨,在為民喉舌之前,先要面對的是下個月的房租還無著落。環保團體的資源困難,不是一日兩日的事,而且一般人對於他處環境受到破壞時總是漠不關心,直到變電所、焚化爐、掩埋場、化工廠...等,蓋到自家後院時,才會抗議財團的鴨霸與社會的漠視。其實,只要平日多花點時間關心,就會發現所有環境問題到最後受害的還是所有的人民;君不見天災頻仍、人禍不斷,若能在早期多點謹慎做好評估,多點經費處理污染,今日我們就不須為了彌補後果而付出龐大的社會成本。

  「愛護地球」的口號,三歲小兒都能琅琅上口,可仔細想想,這顆半徑六千多公里的星球,歷經數十億年來的異動,依然屹立不搖,倒是生存在薄薄十餘公里厚的地殼上的生物,都不知換了幾批。我想需要被拯救的該是我們人類,與大家共勉用真誠的善心,省思改過,多做善事彌補過失,否則真等到山河丕變、地動天搖之時才來痛定思省,一切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