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文觀點--談環境的永續發展

國立台中高農 郭孚宏

從人文觀點--談環境永續發展的教育 國立台中高農退休校長:郭孚宏 2010.5.30 一、人與自然的關係   人類生存於自然環境中,原本與自然即是一種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在知識高度發展的今日,自然環境卻成為人類科技文明的最大犧牲者。過去人類錯將自然界視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質來源,將地球當成能容納萬物的堆置場。如今,不但面對地球資源即將用盡的危機,更嚴重的是各種廢棄物質讓整個地球遭受嚴重的污染,全球氣候產生俱大的變化,自然環境也發生了極大的變異。我們從人類起源於地球的觀點出發,由環境倫理來探討人類對自然環境永續發展的責任。相信我們都會認真的思考此一問題,共同承擔此項重責。   值此二十一世紀初葉,隨著人們對地球環境意識的覺醒。人類開始回顧省思,自身對地球環境所造成的破壞。這種人為破壞所造成之不良反應,已非人類自身有能力掌控。有鑑於全球環境的異化與惡化的速度加快,從地球整體環境、人類生活居住環境,以致人類身體健康的問題,均是環環相扣,使得人類不得不覺醒與關注。   因此,各國己經興起保護地球環境的潮流,朝向永續環境為依歸的觀念發展。臺灣身為地球村的一員當然也責任,希望積極面對這片土地的健康、生態資源的保存、自然環境的保護等永續環境發展的議題而努力。所以提出「綠色矽島」的概念。教育是具有百年才樹人的使命,整體環境教育也應該從學校做起,從學校中基本的生活教育開始推動。因此,建立永續健康綠色校園的觀念,期許數年之後,整體臺灣環境能扭轉頹勢,邁向與萬物共同生存,相互尊重生命存在的地球永續環境中。 二、工業發展帶給人類的影響   自從工業革命之後,地球上人口激遽增加,工業快速發展,帶來環境資源的過度消耗,生態污染與破壞。從早期的局部地區的影響,擴大到近幾十年全球面臨的嚴重生絲破壞與環境污染問題。如酸雨的形成、臭氧層的破壞、二氧化碳濃度的遽增、聖嬰現象的產生以及能源枯竭等等問題。如此,地球環境的巨變,那怕是應用高度科技都是無法挽回。對於地球上原始物種的快速消失,整體生態平衡面臨嚴重考驗,也將直接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原本自然界以生物多樣性,來維持地球生態的穩定產生變化。其隱藏的危機,將會是人數類難以預料的嚴苛挑戰。   二十世紀末葉,更因為人類經濟活動快速成長,造成今天地球環境的嚴重惡化。人們因工業化的需求,大量擷取地球資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導至大氣的結構改變而產生溫室效應與沙漠化;又因大量使用化學物質,如氯氟碳化物所造成臭氧層的破壞;硫化物等化肥及農藥,造成大量酸雨毒雨的問題;另外來自環境的內分泌干擾物質,這些人工合成化學物質,影響地球上動物身上的生長激素,也對人體荷爾蒙產生干擾,造成人體內分泌失調,也就是所謂環境荷爾蒙影響。   1962年Rachel Carson 發表「寂靜的春天」一書,針對人類破壞自然環境的後果發出強而有力的警訊。1987年聯合國布倫特蘭委會(Brundtland Commission)提出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基本意涵是「期望人類能為自己滿足當代的需求時,同時也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此一宣示終於成為世界各國及國際性各組織,對地球環境變遷與污染問題的最高指導原則。1994年埃及「世界人口會議」、1995年伊斯坦堡「城市高峰會」、1997年日本「京都議定書」、2002年約翰尼斯堡「地球高峰會」以及年初的斯德哥爾摩的「地球環境會議」等。以為下一世代人類生活環境的發展,進行研討與準備。所探討的議題由消極保護的「環保」、「省能」、「減碳」等問題的探討,邁向積極環境發展的「永續」、「生態」問題的研究改善。   二十世紀由於資訊革命,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加速全球化無國界過程,使地球村(global village)成為新的世界觀。因此,在全球化下的教育改革過程中,相應於上述全球化永續環境發展的趨勢,更顯得其斷裂性與脆弱性,對教育所發揮的功能有所不足。所以,在二十一世紀的人文教育中,必須提出如何加強自然生態保護與健康永續環境發展的教育工作。全球化的趨勢,使世界各地距離拉近,有著天涯若比鄰的感受,人類相互交錯影響至為密切。全球共同面對的嚴肅課題,就是生態保育與地球永續發展問題。例如能源的過度利用等,造成地球生態環境的破壞,這些關係著全人類的未來。也將是新時代的人文教育,應深思人類對自然生態保護、環境保護以及地球永續發展教育的問題,因為,人類要面對的是我們生存的空間「地球」僅僅只有這一個。 三、生物科技對人性發展的影響   緊接著我們即將面對生物科技飛躍發展的時代,二十一世紀人類最耀眼的科技成就之一是生物科技,但卻也嚴重挑戰人性的尊嚴。其不僅成為本世紀最熱門的學術領域,因此,各大學紛紛籌設生命科學院,而且生物科技結合農業、製藥、生化等產業,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重要產業。但生物科技也必然引發許多生態、環境與人文議題。尤其是基因技術的進步所引發人們廣泛的疑慮,主要是因為他涉及的社會、經濟、倫理、法律等各方面的問題,影響至為廣泛也極為深遠。為因應二十一世紀生物科技的新發展,新時代的學校人文教育,有必要加強生態環境發展與保護,並積極省思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來提醒人類對地球永續發展的重視。   生物科技愈發達,以自然生態與生命教育為重點的人文教育就越重要,為了探討自然環境與生命倫理(Bioethics)的問題,許多學者開始做生命倫理的研究。有關生死學、醫學倫理、生物科技與社會倫理等生命教育的課程紛紛被提起,進而引導學生思考隨著生物科技的發達而來的重大課題,生命的意義與死亡的尊嚴、複製人的倫理與法律問題、墮胎與自殺的道德意涵、器官移植的道德意義等,勢必是二十一世紀人類深思的問題。   傳統中國思想教育對生物科技的發展是有所影響的,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無可逃避地必須面對一個問題:什麼是生命的存在?中國思想傳統源遠流長,德澤深厚,儒、釋、道三教思想傳統,對於「什麼是生命」、「人生的價值何在」、「萬物生存的權利」都有深刻的思考。這種以「人性論」為中心的中國思想傳統,一般通稱為人文主義(Humanism)。在二十一世紀生物科技飛躍進展的年代,人性尊嚴日益受到挑戰的新時代裡,回歸中國傳統思想中人文主義的精神源頭,可能是未來人文與環境教育值得努力的一個方向。自古我們雖然常強調人的尊貴性,如尚書泰誓:「為人萬物之靈」,是乎強調人重於天,這種人本主義思想傳統;與近代西方啟蒙文明中的「人類中心主義」並不完全相同。近代西方文化,強調是人對自然的宰制與利用。但傳統中國思想重視的是「人合天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人對自然充滿了如孺慕情懷,人對超自然雖不迷信,但卻充滿敬畏之心,並深信修德可移天命。這對於地球永續發展有著重大的啟示。 四、科技與環境發展的省思   總之,科技發展與進步,尤其是面對全球化趨勢與本土的互動、基因圖譜的解碼、複製人的可能性等等問題,都使二十一世紀人類必須面對資訊革命之後,對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類問題重新加以深思。對生態環保與地球永續發展教育、倫理與公民教育、生命教育與傳統中國思想經典教育,再加以論述與探討。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充滿挑戰與危機的新世紀,人類應思考:如何在日益縮小的世界中有效管理科學、技術與人自己?我們要對這個問題進行積極有效的思考,就必須從人文教育的重建開始。展望未來,確實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不確定年代。未來人類的前途雖然取決於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但是生態、環境與人文發展的重建無疑地,必然是一個重要的決定性因素,也是二十一世紀教育重建的重要方向。   臺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一千一百公里,沿岸受沈積及侵蝕之綜合作用,蘊育繁多的生物相,自然生態資源極為豐富。而日前全球探討的永續環境議題及區域研究,均著重在溫帶及寒帶,其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與文化等,都與臺灣大不相同。而台灣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區域,應有責任積極扮演為此區域之生態保護貢獻心力。同時臺灣對健康永續環境發展更應省思,從傳統風土環境,對應智慧與經驗之價值,回歸本土之實質人文環境特性、自然生態、社會特性、經濟特性、科技發展及整體國土發展廣泛性深入研討,發展一套適合屬於亞熱帶性氣候的臺灣環境永續發展的模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