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豐收的省思

化研科技有現公司 陳淑梅

農產豐收的省思 每當看到新聞媒體報導今年香蕉又盛產了,內心不禁又高興又傷心,我是農家子弟,腦海中又浮現唐朝李紳名詩「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憫農詩。因為我深知農民的甘苦,一家老小的溫飽,就看這次的收成,但是穀賤傷農,歷經千古依然不變的,從小在三芝長大,三芝位於大屯火山的北緣,背山面海,冬天強勁的東北季風吹襲,即使寒風刺骨,也要下田幫忙農事,瘦弱的身軀踩踏著收成後的稻草入田當作肥料,即使再辛苦耕作,也因貧瘠的丘陵,也無法維持一家生計,所以家中姐妹國中畢業就離鄉背景上台北打拼,半工半讀自立更生,因為家中沒有經濟後盾,所以再累再辛苦也要咬牙忍受,也不敢回家哭訴,所賺微薄的錢再寄回家鄉孝敬父母。 長大後,每每邀請朋友到鄉下玩,政府不斷宣傳農村豐衣足食,家家戶戶有家電,朋友們都覺得農家很好,當時爸媽連忙反駁,這是外地打拼的子女所孝敬的,自己的收入不足以買些東西,老人家還要到處去當小工賺錢,這才是農村真正的面貌。 當政府面對豐收的農產,所用的政策就是賤價收購倒入田裡當肥料,看在眼裡心在淌血,這些官員沒有歷經耕作的辛苦,用同理心看待,如何推銷產品或做成加工品亦或送給各慈善團體皆可,用這最輕賤的態度處理實在令人無法苟同,難道這些年的經驗沒無法得到教訓嗎? 當全球氣候變遷劇烈時,全球穀物面臨歉收,而我們不是更應該愛護糧食,珍惜目前所擁有的福報,各國面臨苦旱飢荒,不是更應該感恩惜福老天爺對台灣人民的恩澤,多吃在地的食物,多吃新鮮蔬果,縮短食物旅程,也是節能減碳愛地球的方式之一。讓農民的辛苦有所回報,願意用自然農耕的方式,生產有益大地有益消費者健康的蔬果,讓農民定位自己的尊嚴與價值,像日本的農民一樣,種稻是有尊嚴的是一種享受、一種生活。 現在有機農耕也喚醒大家的重視,而家鄉的蟲鳴鳥叫已聽不到,潺潺小溪不見蝌蚪青蛙、小蝦的蹤跡,也希望大家重視我們面臨的生活危機。唯有全民重視綠色產業,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永永遠遠留存在這美麗的地球,讓後世子孫永享上蒼所賜予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