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由品格教育做起

新竹市建功高中 李玉美

環境教育由品格教育做起 新竹市立建功高中校長 李玉美 從不願面對的真相到±2℃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以《不願面對的真相》記錄了對於「全球暖化」及其可能帶來的毀滅性後果。《±2℃-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則是首部以台灣觀點為出發點的紀錄片,闡述全球暖化將給台灣帶來的衝擊。這二部紀錄片將我們對於所居住的環境的所做所為,以及留下來無法收拾的後果,一一真實地的展露在我們面前,我們不但再也無法逃避我們的行事作為,也更不能不深思,我們應當可以做些什麼。 可解決的問題到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 今年四月參加微軟公司舉辦的「2010教育高峰論壇」,主題是「環境教育」,並邀請來自世界各國的教育專家,分享其在各地推動環境教育的思維與心得。講者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現任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的Dr. Husbands 教授,他指出:過去我們在面對環境與氣候問題時,通常習慣地以各種所謂的先進科學技術,並以駕馭環境、制服環境的方法來處理。 但面對當前環境及氣候變遷的各種議題時,由於其本質只可說是「混雜的」(messy),是以往所未曾面對的,並且以一種複雜且多元的問題呈現,因此,他認為要解決這個混雜的問題,必需突破原有的思維,找尋新的方法,甚至此新方法可能要經由實驗,及相當過程的管理,或許沒有一定的、單一的解答,但我們卻可以用逐一進步的方式,讓問題獲得逐漸改善。 酒酐倘賣無的美好時光 的確,隨著經濟發達,講究快速、方便、即用即丟,人們慾求的愈多,從環境需求的跟著增多,造成我們相信科技可以解決任何問題,視人類為無所不能的主宰,逐漸陷自己於無路可走的窘境,而忘了或許回到生活細節的照顧,才是與環境共處的基礎。 這不禁讓我回想很小的時候,街頭巷尾傳來「酒酐倘賣無」的舊時光。或許是物資匱乏的年代吧!當時沒有所謂的環境教育,但大人們透過對於物資的分類回收,小孩們經由交換花生糖的喜悅經驗,於是愛物惜物、資源有限的概念深入人心,而隨手關燈、關水也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成自然」。 現實生活中的品格教育展現 高爾曾經提醒大家,忽視問題總是比解決問題來得容易,如果大家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甚且坐視不管,沒有作為,則全球暖化將不再只是科學或是政治上的議題,而將是人類重要的道德議題。Dr. Husbands 教授在會議中更與大家分享在英國學校推動環境教育的經驗,他表示,在真正實踐時,課程的改變,或教學方法都還容易,最困難的是落實在日常生活行為的改變與調適。而日常生活的行為表現,其實不就是一個人的品格行為的具體表現嗎? 品格教育的具體落實,不僅僅是德目的標示,口號的有力,而是如何使其具體可行,且成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建功高中的校訓「尊重、創新、宏觀」,在推動環境教育與品格教育上,鼓勵孩子以宏觀的角度,對事務進行瞭解其發展性及未來性,再以自我尊重、尊重他人、尊重自然、尊重環境的深刻體認,進而以創新的方式具體展現。 平日我們以「愛整潔、有禮貎」,要求每個建功學子實際的行為表現。「愛整潔」,是由自我外在服裝儀容的整潔,到內心世界的熱愛世界;由個人整潔習慣的養成,擴展到對學習環境空間的維護。「有禮貎」則是由自我尊重,到尊重他人;由對物品的珍惜,延伸到對所有資源的再利用。看起來簡簡單單的六個字,但要實實在在的表現,卻是相當不容易,但這就是生活的基本,也是個人品格的最具體表現。 學校教育要給孩子的面向非常多,但是使孩子在優質的生活環境裡學習應是最根本的。在校園裡實施環境教育,我們能為孩子提供的是,如何以具體可行的方法使學習的生活環境不再繼續惡化,然後再思索使其更為進步的可能性。因此,除了課程設計,融入教學活動之外,帶領孩子由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表現良好的品格涵養,或許將更容易轉化成環境教育的具體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