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綠色管理能力之探討

彰師大 溫玲玉

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綠色管理能力之探討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商業教育學系  溫玲玉 教授 壹、 前言 人類已面臨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而嚴重威脅到未來世代生存與發展的機會;另一方面,因全球化及貿易自由化而建立的全球經濟體系,更加速了自然資源的快速耗竭,永續性的經營是我們目前最大的危機與必須面對的課題。無論任何國家與種族都無法迴避資源過度消耗及社會持續痛苦指數增加的挑戰;對台灣而言,更是如此。透過全球化及貿易自由化固然可以出口優勢,取得整體經濟上之成長,但可能付出的生態、社會與政治成本卻難以估算,屆時的考驗,將所衍生的種種問題,更是未來人類是否得以生生不息的關鍵課題(李永展,1998)。尤其,前美國副總統高爾亦是前諾貝爾和平獎得獎主,他所拍攝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更是掀起世界各國人士對環境永續議題的深刻重視,而最近國內的環保紀錄片-「正負2度C—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也引起國內各界的熱烈迴響,實有待企業以積極且正面的態度來回應環境的問題,並為永續觀念的推廣盡一份心力。   近年來,不論是政府或企業、營利或非營利機構,都越來越重視環保概念,不斷地發展相關計劃與執行策略,共同維護生存的權利,此議題早在國外就已經有許多相關的討論。在1994年以後,WTO持續關注的「全球性貿易與環保議題」、1996年起國際標準組織的公布「ISO 14000標準系列」、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把全球環保的重要性,帶入了公約及合作的體系、1998年起,跨國企業環境報告的發行、2003年歐盟公告廢電子電機設備指令及危害物質禁用指令,乃至2009年聯合國所召開的「哥本哈根協定」等等,這些都很清楚地顯示全球環境維護的重要性。在這些策略的執行上,結合了產業界永續發展的觀念,以作為投資人的參考依據,產業為取得投資人的信任,在過去大多都以財務性的報告為主,而現今有別於過去,投資人透過非財務報告資訊暸解組織永續性的經營或企業責任,促成經濟、社會及環境進步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來做為投資人的參考依據。 面對二十一世紀的來臨,台灣身為地球村之一員,對於保護環境、保育生態及節約能源之意識逐漸抬頭,也是提升當今全球企業永續生存與發展的共識。目前企業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面對企業利害關係人行為的改變,而其所付出的代價如:企業增加環保的支出、發生環保違規罰款、降低市場佔有率與影響資本市場的籌資等問題,皆是企業領導人所必需面對的課題。有鑑於此,企業在永續經營的理念漸漸地結合環保相關理念,亦就是:「企業在自然生態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取得最適的均衡,且能維護人類的生活品質,以及滿足現代與未來的種種需求;能適當因應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調適內部的環境,且增強其創造經營績效與福利的能力,並回饋社會大眾,型塑優質的企業形象與文化,達成永續經營的目的;是企業最實體的願景」(陳茂成,2003)。   台灣為因應全球化策略的變遷,行政院早在1992年即成立跨部會之「全球環境變遷工作小組」,1994年進一步將此小組擴編提升為「行政院全球環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1997年再進一步提升至「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足見我國對氣候變遷現象及國際環保義務履行之重視及推動之決心(行政院,2009a);相繼2000在行政院頒布了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2003年訂為永續發展行動元年,期能帶動國人永續發展的理念與行動,使台灣永保生機,其主要目的在於建立一個環境管理系統及責任照顧制度,用踏實的經營策略,持續邁向永續發展的目標(行政院,2009b)。經濟部工業局為鼓勵產業界致力於綠色能源的努力,以提昇國家整體競爭力,以環境資源、營運績效、研究技術三大領域,並以永續經營做為評選永續精銳獎為主軸。企業面對這些環境的變化,所採取因應的方法,例如:榮獲經濟部工業局93年度,「事業辦理廢棄物清理資源減量回收再利用績效優良獎」的台積電,一直秉持「永續發展」的理念,為環境而設計、污染預防、工業減廢、清潔生產等,讓企業經濟與環保兼顧,創造雙贏策略,致力成為綠色環保企業;除此之外,還推動教育訓練等課程,建立一個內部員工及內部環保相關人員一個學習的空間(經濟部工業局,2009)。   此外,教育部96學年度補助十三所大學舉辦綠色科技學程,其中十一所是工學院所舉辦,一所為設計學院,一所為科學與人文整合的課程。但社會科學學院中並無綠色能力課程,面對永續發展的願景,除了技術面提升,商業也要與環境要求共存,所以傳授尊敬和善用資源的綠色能力知識,是不能忽略的課題。知識擴散傳播與人才培育是提昇產業競爭力非常重要的關鍵,故本計畫分析產業綠色管理人才的需求,探討綠色管理能力指標為何並規劃環境永續綠色管理人才的培育課程,結合人才培育,有效傳遞與提升國內綠色管理能力的素養,協助加速我國產業升級。   依據過去文獻,台灣在產業界綠色管理人才能力培育的相關議題,顯少著墨。本研究目的主要探討以產業需求導向下綠色管理所需能力為何?透過以上針對產業需求永續發展為導向的課程研究發展與教學,以培養莘莘學子在求學階段即獲得相關綠色管理能力,俾將綠色管理理念融入課程教學中,以收潛移默化之效,在學習企業管理基礎的同時,亦培養未來實務上所需的綠色管理知能,然此則為現今企業管理課程較為缺乏者,更突顯本研究的迫切性與實用價值。   本研究鎖定在「綠色管理能力」素養教育方面,期待導入商業管理本位教學內涵、方式與策略,架構出雙向互動互識的橋樑。研究結果不僅可以反映出當前蓬勃發展之商管教育潮流下,綠色管理人才的需求狀況,更有助於技專校院商管科系對於商業綠色管理人才培育的責任履行,以期加深技職教育體系中之商管系所與產業界的產學互動,進而串連起產學合作的康莊大道。   本研究結果,同時可以做為技職教育主管單位、產業相關機構以及技專校院相關教學單位與人員等,在協助學生取得畢業即就業的實務就業力。因此,無論從商管領域人才培育、或者是技專校院商管領域課程規劃與教學策略的活化以及改進之觀點而言,本研究確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 貳、 文獻探討   在過去文獻彙集與探討中,以綠色管理、企業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綠色環境教育與技職教育綠色管理人才培育為文獻探討的四大主軸,分別依序說明如下。 一、綠色管理   所謂的綠色管理,是指追求環保卓越的企業,將環保與企業之政策、組織、產品、行銷、會計等結合一體,把環保威脅轉成環保機會的環保策略,是為環保導向的企業管理。台灣的綠色管理目前還在萌芽階段,環顧歐美先進國家與鄰近國家韓國、泰國與新加坡在綠色管理的大好前景,的確值得我國深入探討並引以為借鏡。台灣在過去的年代以工業產業創造了經濟奇蹟,對於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的觀念較不重視,對於自然資源,抱持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想法;然而,這樣的光景卻無法持續的維持,長期下來大自然的反撲現象,環境污染每況愈下不僅影響了人民生活品質,更影響了國家的發展(施志勳,2006)。近幾年,環保的議題也漸漸的引起了國際的重視,相關標準規範的擬定,在在顯示了對環境的重視。台灣在此國際環保浪潮之下,不論政府、企業,與民間都開始投入心力,呼應節能減碳,保護地球資源,響應綠色管理的理念與落實政策。 關於影響企業的綠色管理因素方面,主要從體制環境、技術環境、利害相關人與企業特性等加以探討。 (一) 體制環境因素 組織為何要推動綠化,體制理論(institution theory)經常被引用(溫肇東,1999; Hoffman, 1999; Jennings & Zandbergen, 1995; King & Lenox, 2000; Sharma, 2000)。Scott (1995) 綜合許多學者的研究,視體制為三種構面的組合體,這三種構面即法規性、規範性及認知性,並認為此所形成的體制壓力,會導致組織的同型變革。法規性壓力是不同領域的學者都強調的,即體制是用來限制及規範行為的。在規範性壓力方面,Parsons (1960) 認為分享價值與規範為穩定社會秩序的基礎,制度化行為是道德規範的行為。在認知(競爭)性壓力方面,Powell和 DiMaggio (1991) 則指出,組織成員的認知與互動是組織同型化的主要來源,相互競爭之企業其共享認知與知識結構的發展是體制化同形的潛在來源。綜合以上的討論,本研究認為體制環境應包括法規性、規範性及競爭性三種構面,此體制壓力促使企業採取綠色管理。 (二) 技術環境因素 駱尚廉和顧國維(2000)認為環境壓力的加劇與人口增加、經濟成長和技術水準三因素相關,其中又以技術水準因素最具不確定性,因其既是污染排放的引起者,又是污染防治的創造者。因此,技術水準的走向決定了環境品質的變遷與趨勢。事實上,除非環境資源的功能為技術所無法取代,技術進步為決定永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如以政策引導技術進步朝向潔淨與綠色技術發展,將可提升經濟力與環境力。就國內企業而言,對綠色技術的研發落後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現階段對於綠色技術的採行則是一種綠色創新的活動。 (三) 利害相關人因素 在現代企業的經營環境中,企業必須面對許多有組織的、活躍的以及關注企業活動的利害相關人(Freeman, 1984)。由於環境問題為「公共事務問題」(汪銘生,1993),政府、消費者、媒體等利害相關人,應共同協助塑造有利於企業推動環保的社會機制,鼓勵及協助企業從事有利於環保的創新機制(高明瑞,1993)。相對地,企業本身應努力和供應商、顧客、政府與環保團體等利害相關人合作(Elkington, 1994; Ottman, 1992)。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的許多研究,強調企業經營活動根植於利害相關人的網絡關係,而確認和平衡不同利害相關人的環保需求,是1990 年代企業的關鍵性挑戰 (Cannon, 1994; Henriques & Sadorsky, 1999)。 (四) 企業特性因素 企業特性因素如何影響企業的綠色管理作為,在Sanchez(1997)研究中指出,環境法規對廠商的創新所造成的影響,受到資訊分析集中化程度、廠商規模大小、研發強度與整合能力、認知環境法規是機會的程度等變數干擾。Egri和Herman (2000), Menon和Menon (1997) 以及Pawar和Eastman (1997)則認為企業組織結構因素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綠色管理。 二、企業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   企業永續發展的三個核心價值是品質、品牌和品德。Holt, Quelch和Taylor (2004) 指出消費者對於全球化企業的產品偏好決定於品質地位、品牌文化以及公司處理社會問題(企業品德)所付出的努力。這也是本研究培育課程所要達到教育綠色人才的職能:品質和品德,本節以上述的綠色管理影響因素來探討如何融入的品質和品德意涵與重要性於綠色管理課程中,本研究僅以人才培育觀點探討此兩大核心理念。 (一) 品質(Quality)   品質是指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滿足或超越顧客期望的能力。品質應針對消費者現在與未來的需求(Deming,1982)。品質在體制環境因素中的法規性壓力是來自於國際標準組織(ISO)長久推動一致的各類品質系統文件化國際標準,以促進交流、效率並減除語言與全球貿易上的障礙。國際標準組織(ISO)藉品質管理系統(ISO 9000 Series)及環境管理系統 (ISO 14000 Series)來促成品質、安全與健康、環境的改善。尤其ISO 14000,是繼ISO 9000後另一個全球性管理標準。其內容包括環境管理系統(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簡稱EMS)、環境績效評估(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簡稱EPE)、環境稽核(Environmental Auditing, 簡稱EA)等。   由Hendricks和Singhal(2001)與Boulter et al.(2005)對贏得國家品質獎企業組織的研究數據顯示,品質的革新和反饋機制,對財務底線(bottom line)的關鍵績效指標,多數呈現正面連結,是確有價值的利益跟隨。所以,本研究將參考表二的內涵以培育技專校院綠色管理人才的方向,以達成組織成為綠色企業以及永續經營的終極目標。 (二) 品德(Moral)   企業品德和企業的經濟營利導向之間,存在的調和、權衡、抵換的關係,如何達到雙贏的目標,是經營管理者所面臨挑戰。Porter和Kramer(2002)以策略慈善角度思考,在社會和經濟目標並非天生互相衝突,企業兼顧事業性與社會性,反而是相互關聯的整體。Richter和Mar(2004)指出亞洲企業的危機與轉機,正逐漸由全面品質管理,轉型為更具社會責任壓力、更具綠色經營思維的全面品德管理(Total Ethical Management, 簡稱TEM)。   綜合以上的文獻探討,本研究以綠色管理的四個影響因素(體制環境、技術環境、利害相關人和企業特性)和永續經營的二個要素(品質和品德)是相輔相成,可達成環境永續的目標。這些國際環境永續標準是目前企業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亦即是本研究欲進行教育綠色管理人才的能力的重要內涵。 三、綠色環境教育 (一)環境教育的內涵   環境教育是為了關懷與保護環境而實施的教育。國際自然保育與自然資源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簡稱IUCN)於1972年時,曾對環境教育作下列定義:「環境教育是認知價值和澄清概念的過程,藉以發展暸解和讚賞介於人類、文化和其生物、物理環境間相互關係所必需的技能和態度。環境教育也需要應用在有關環境品質問題的決策及自我定位的行為規範」(UNESCO,1977;教育部,2006)。張子超(2000)則指出,環境教育在培養學生適切的環境價值觀,而界定人與自然間互動關係的環境典範,並漸漸由生態環境的保育,擴充至整個社會及政治制度的改變。具體地說,教育的目的在改變人類思想與行為,因此,環境教育是「在環境中」、「與環境相關」及「為環境」的教育(education in, about and for the environment ) (楊冠政,1997)。 學習是透過認知、情意與技能等三個領域所建構而成的教育思維。環境教育是讓學習者能提升環境知識、改善其環境態度、參與與解決環境問題的行為,最後能身體力行做環保。故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是構成環境教育的基本內涵,而這三個內涵的關係,則是以環境知識為其核心,推展到環境態度,進而外擴到環境行為的體現,如圖一所示: 圖一 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環境行為關係圖 (吳安倉,2006)   在環境知識(environmental knowledge)方面,其泛指個人對環境事物的瞭解與認識(宋建奇,2000;陳敬中,2004)。Hausbeck, Milbrath和Enright (1992)認為環境知識是一種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onary)的學科,是由自然、社會科學和人類學所引出的知識,有時候也涉及有關價值、權力分配等道德觀。環境知識所涵蓋的層面非常的廣,人類的食、衣、住、行皆離不開環境,只要是與環境有關的知識,均可以稱為環境知識(顏如君,2003)。   在環境態度方面,Howe和Disinger﹙1988﹚認為學校在希望培養學生負責任態度而採取正當的環境行為時,其對環境議題的瞭解、環境態度與價值觀的澄清及環境維護行動的技能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環境態度(environmental attitudes)為對環境中之特殊情況、整個環境或環境直接有關的人或物之信念的組合,這些組合包括整體的評估;不論贊成或反對、喜好或厭惡(李永展,1995)。事實上,環境態度對環境行為的影響力遠超於環境知識。所以,環境教育中,環境態度的培養為教師最為強調的學習領域。   在環境行為方面,環境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改變人們的環境行為,而這點無論從斯德哥爾摩所舉行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的決議「人類將來對環境問題應採取的行動」,或是貝爾格勒國際環境教育研討會所做之「貝爾格勒憲章」,都是一致要求要以教育之力量培植未來人類有愛護關心環境的資質,並且具備維護環境的行動能力(李聰明,1987)。環境行為即是個人、個體或團體,對於某一環境問題之解決,所表現出來的行為。這種行動參與的層次雖在名稱上有「環境行動」(environmental action)、「公民參與」(citizen participation)、「負責的環境行為」(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之不同,但卻都共同的強調人們主動參與、付諸行動以解決或防範環境問題的重要性(靳知勤,1994)。簡而言之,環境教育即在於培養負責任的環境行為,亦即是公民為兼顧人類生活及環境品質,有能力且有意願落實對於環境問題解決之行動或行為。 (二) 環境課程的內涵 俄亥俄州環境教育委員會(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uncil of Ohio, 簡稱EECO)於1996認為,環境教育教學內容應包含知識、技能、態度、行為等內容如下(EECO, 2000):(1) 知識:強調針對主題內容有概念性瞭解;(2) 技能:提供完整的學習過程與培養適切的能力,及更高層次的思考與溝通能力以鼓勵終身學習;(3) 價值與態度:分析和釐清個人與團體的價值與態度,而不是一味的接受特定的態度和價值觀;(4) 行為:對健康、永續的地球村社會有貢獻的個人和集體行為,並認為今日的行動是為了明日世界的永續經營。   環境課程發展目標包含四個階層(Hungerford & Volk, 1984),將知識、技能和態度作階梯狀發展(周儒譯,2003)。 (1) 目標階層一:生態學基礎這階段供應學生充足的生態學知識,使其對環境問題能作具生態基礎的決定。 (2) 目標階層二:目的在發展概念覺知,有關個人和團體行動可能影響生活素質及環境品質間的關係,以及這些行動經由研究、評鑑、價值觀澄清,導致做決定及公民行動以解決環境問題。 (3) 目標階層三:問題研究與評估這階層提供學生知識和技能,得以研究環境問題和評估可更替的解決方案以解決這些問題,同時與這些問題及解決方案有關的價值澄清。 (4) 目標階層四:環境行動技能。這階層的目標在引導學生具有技能對達成和維持生活素質與環境品質間動態平衡採取環境行動。 四、技職教育綠色管理人才培育 技職教育是當今教育環境及產業界所重視的,經濟部、教育部、經濟部、國科會、勞委會、經建會、科技顧問組、人事行政局與財政部 (2006)所提出的 「2015經濟發展願景第一階段」,其中之一項計畫--「產業人力套案」便提及了對人才培訓的重要,加強職能培訓、培育,即時補充產業技術人力,目的是為了克服供需失衡,配合重點產業發展需要,透過供需資訊適時調整與開設重點產業職能培訓班及學制外的學位專班,以即時補充技術人力。綠色企業的發展在未來更是一項趨勢,因此,綠色管理人才的培育規劃與應用適當的課程發展策略,乃是當務之急。 (一) 我國技職教育的現況   技職教育在學制上、教育目標上、入學考試方式或課程設計方向均有重大的改革與變化。然而升學主義影響,每所學校致力於提升升學率,忽略我國產業真正需要的人才。所以,技職教育應與產業需求相配合,且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才不違背技職教育原有的目的(林聰明,1999)。   依教育部2005、2008年所公佈的職業學校商業與管理群的95暫綱、99課綱,其中技職課程實施通則中亦提及各科教學或活動應融入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生活教育、環保教育,永續發展等學習內涵,以充實學生學習內涵,並與日常生活密切結合。近年來,教育部也相當重視技專校院學生的理論與實務的結合技專校院,尤其大力提倡最後一哩、產學攜手合作計畫等,在在顯示重視業界對人才的需求的方向與程度,也呼應節能減碳、環境教育、生態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部分技專校院紛紛開設環境教育、綠色管理、綠色會計等學科,以因應產業界對環境教育的人才需求,以減少學界與業界人才供需的落差。 (二) 管理教育內涵 Peter Drucker (劉毓玲譯,2000)指出「管理是一種特定的工具且特別的工具,其為使機構能夠產生績效的特定工具、特定功能及特定方法。」所以,管理的目的既然在透過特定的工具、功能與方法藉以整合各種專業能力,來達成企業績效及目標。管理教育提供企業所需管理人才的使命,因此良好的管理教育應為學校教育課程重要的一環,產生的管理人才對企業營運行為有啟發性的作用。另外,跨學科觀念也逐漸成形,跨學科整合是把原有課程在重新設計,已使學生可以做有效的學習(NASSP, 1998)。   運用跨學科教學在企業管理上,「環境教育主題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在訂定主題時,應儘量連結學生原有的舊經驗來引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主題可以運用學生的生活環境及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綠色事件、環保議題,保育問題等為方向。透過融入式的課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因接觸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以強調綠色管理能力的學習內容,可以有機會了解及開發環境教育綠色管理領域的知識、態度與技能,讓不同特性的學習者,都能透過課程設計,教學策略的實施,將綠色管理能力融入管理領域課程中,以培養目前企業所需的綠色管理人才。   綜觀台灣對於綠色管理之相關研究,可看出台灣對於綠色管理相關議題之研究仍處於萌芽階段,且多為觀點論述性之論文,相關實證研究仍相當缺乏,實有深入探討之必要,以獲得理論觀點之印證與量化數字之支持證據。且在產業界所需求的綠色管理能力方面,相關研究之著墨甚微,然而,依謝光萍(2008)所指出,綠領工作者的數量至2030年時將會是現在的近五倍,且各行各行都有此需求。所以,本研究依據過去文獻彙整,主要採用影響企業綠色管理的四大影響因素--體制環境、技術環境、利害相關人與企業特性(Sott,1995;駱尚廉、顧國維,2000;Elkington, 1994,Henriques &Sadorsky, 1999;Egri & Herman , 2000;Menon & Menon, 1997; Pawar & Eastman, 1997)的論點,是考量企業內外部都顧及的重要影響因素;加上Holt, Quelch和Taylor (2004)所提出企業永續發展核心價值中的品質與品德兩大理念;並參考國外對環境教育的做法,特別強調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的關係,因為它是攸關綠色管理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以此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因此,本研究回顧過往、前瞻未來而專注於現在,為填補綠色相關管理研究之不足,建構出綠領工作者應具備的關鍵能力指標。 參、研究方法   除了針對產業界對於綠色管理能力意涵與指標發展特性之次級文獻的蒐集與瞭解之外,本研究採焦點團體座談法,彙整產、官、學界的意見。參與本研究焦點團體座談之專家共計8位,包括:在綠色管理領域具有豐富研究經驗的2位學者,熟悉綠色管理相關業務的3位政府機構主管級專家,以及企業實施綠色管理相關單位的3位經理級以上主管蒞臨參與。為提升產業需求導向綠色管理能力指標內容之適當性,本研究在焦點團體座談過程中即委請專家學者針對各指標內容及所屬單元提供建議,透過對指標內容的廣泛討論,使各指標內容不論在題意措辭、適當性或涵蓋面皆有所提升,俾指標效度之建立。 肆、研究結果 焦點團體座談的方向,主要分為內容分析與經驗分享兩個部分。依據焦點團體座談的八位學者專家針對綠色管理能力的看法與經驗分享彙整如下: 一、 產業需求導向綠色管理能力指標內容分析 此結果包括八大單元主題與三十八項綠色管理能力,可適用於管理領域相關的課程,以融入式的方式,教授綠色管理能力指標與內涵。  產業需求導向之綠色管理能力指標 單元主題 指標內容 一、組織、管理與管     理者&管理思想 的發展與演進 1. 環境績效評估能力:能依企業特性、提供的產品/服務特性以及環境變化的驅動因素,來擬定企業環境績效的標準。 2. 綠色職場精神:藉由從事對環境綠化有益的工作,以達到對自我內在生命的認同。 3. 綠色道德權力:能夠尊重與保護個人對企業綠色管理措施之生命安全與言論自由,來達到對其他人的尊重。 4. 企業責任觀:視企業負責的對象是社會整體,而非企業管理者的一種觀念。 5. 綠色忠誠度:能將綠化的理念深植於心中,並持續不斷地為綠色管理盡心盡力。 二、管理環境 1. 環境管理能力:能夠進行綠色產品、製程等組織活動對生態的及文化系統的衝擊管理。 2. 綠色決策能力:能處理綠色管理發展過程中的相關問題之能力,包括:確認問題、確認決策的標準、決定標準的權重、以及發展、分析、選擇、執行解決方案等程序。 3. 綠色法規觀念:瞭解綠色管理執行上的相關法規,並將企業導引至同時對企業與綠化最有利情況的能力。 4. 適應能力:能夠適應綠色環境的變遷與相關團體(如政府、環保團體、客戶等)所施加的環保壓力,持續保持積極工作態度的能力。 5. 預測能力:能夠預測人口環境改變與環境汙染之間的交互影響,據以宣導環保議題及研發綠色商品。   三、作業管理 1. 綠色供應鏈管理能力:能對供應商要求進行環境相關的管理,亦將環保原則納入供應商管理機制中。 2. 綠色流程管理能力:能運用新的降低污染的方式包括硬體(設備、儀器、製程)及操作方法(原料回收、產品設計),在創造市場需求、降低成本的同時兼顧污染防治。 3. 綠色技術能力:瞭解綠色作業的相關知識,透過產品的製造、儲存、使用以及再利用來降低對於環境的衝擊,藉以減少廢棄物、增加生產效率。 4. 綠色生產能力:一種強化生產力和提升環境績效的雙贏策略,目的是在以環境保護作為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礎,並以提升生產力作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架構。 5. 技術移轉能力:能將綠色技術與聯盟夥伴相互移轉的能力。由於綠色技術尚具獨特性,綠色技術移轉越容易將會提升移轉的績效與效率。 四、行銷管理 1. 綠色行銷能力:能夠以綠色的手法(如再生紙、網路行銷)來增強企業正面形象的能力。 2. 綠色市場區隔能力:能夠辨別潛在的綠色消費者、區分現有綠色市場,找出對企業最有利的綠色產品發展方向,以與其他公司的綠色產品有所區隔的能力。 3. 綠色產品促銷能力:能夠說服消費購買綠色產品,且以貼近消費者需求的方式,有效吸引潛在綠色消費者進行購買的能力。 4. 綠色產品訂價能力:能夠擬定綠色消費者可以接受,且企業可以因此獲利的產品價格之能力。 5. 綠色消費能力:認同、願意且能夠消費相關綠色產品的能力,而非說一套、作一套(如某甲負責推廣綠色產品,但本身卻從未購買使用過)。 五、人力資源管理 1. 甄選綠色人才的能力:能夠透過甄選或考試,選出具有綠色專業能力,並能為企業營造環保形象的人才。 2. 綠色訓練能力:能透過綠色管理訓練,培育職場新鮮人具有企業所需的綠色管理能力,俾將專業融入綠色管理中,成為綠色產業中的一份子。 3. 綠色人力運用:能夠依人員的特質與能力安排綠色職務,以充份發揮其所學與專長。 4. 勞資關係掌控:在綠色企業中,管理者須對員工做出適當關懷,並重視他們權益,發揮職場倫理、重視人道精神(保護員工生命、維護員工尊嚴),使員工對組織產生向心力。 5. 綠色知識管理能力:能夠獲取、擴散、儲存與運用綠色管理相關知識的能力。 六、財務管理 1. 綠色效益評估能力:評估企業所實施的綠色管理相關措施為企業所帶來利潤的能力。 2. 環境揭露能力:能夠提供綠色利害關係人資訊,允許他們藉由公司對環境短期及長期的關切,來評估公司是否會產生風險,以及公司目前及未來的現金流量。 3. 全成本評估能力:能夠將綠色因素納入考量,評估企業投資於綠化能否獲得真正利益,為綠色會計的重要指標之一。 4. 環境稽核能力:能夠擬定環境政策、設定目標、落實執行並加以稽核及檢討,以達到環境改善目的的能力。 5. 管理會計執行能力:能夠辨認並計算正確的環境成本,以利成本分攤、資本預算及產品設計與定價等決策之制定。 七、科技管理 1. 綠色創新能力:能進行有關綠色產品或綠色製程所牽涉的硬體或軟體創新的能力。 2. 綠色商品化能力:將環境思想融入經營理念與承諾,把環境保護內化為日常工作,以將有關綠色概念的新思維製作成商品的能力。 3. 綠色設計能力:能在產品研發階段,即納入節能減廢及降低污染等環境考量,生產更具環保競爭力的產品。 八、企業的全球化與   成長發展 1. 環保導向的價值觀:一種對環保的知覺與信念,藉由企業對經營目標或目的的期望,表現在企業的態度或行為上,並形成企業的價值反映。 2. 國際市場分析能力:能分析國際綠色市場脈動趨勢,據以發掘對企業最有利的綠色管理發展方向之能力。 3. 全球化視野:瞭解人類社會與全球環境關係的變遷,對於全球的綠色管理趨向,具有基礎的認識與瞭解。 4. 永續發展使命:在維護地球環境上具備高道德標準,避免為了營利而產生無謂的汙染成本破壞自然環境,使下一代受害。 5. 綠色理念宣導:能將綠色環保的理念,透過政策與活動的全球媒介(如網際網路),傳達、渲染並深植於綠色產品的使用者或聯盟夥伴。 (二)產業需求導向綠色管理能力相關議題經驗分享   茲以本研究所探討的8個單元主題為基礎,將8位專家學者之意見彙整節錄重點如下: 主題一:台灣企業綠色管理的現況大致為何? 台灣產業界欠缺綠色管理的知識,目前只在了解綠色管理的階段,受到法規與環境壓力而屬於被動式的推動,尤其中小企業因成本考量對於綠色管理議題及推廣尚嫌不足,頂多只著重在資源回收及再生紙利用層面而已。 主題二:影響企業綠色管理的因素有哪些?企業該如何因應? 影響綠色管理的因素就目前企業界來看只重視成本方面,法規與誘因才是使綠色管理順利推動。 主題三:您認為企業員工必須具備哪些綠色管理能力? 單單只為了應付法規要求,傳統環境工程或是環保科系的學生能力即可應付,若屬於第二層次的要求,則須具備國際觀瞭解國際環保的法規,做有害物質的控管。最高層次則是需要融入企業社會責任以及綠色行銷的概念以創造出品牌的價值。 主題四:在您的企業中,綠色管理的發展情況為何?人力資源運用的著重方向為何(如進行綠色管理能力的培訓)? 目前只能以不違背法規為主,應在學生時代就給予綠色管理的概念,尤其應注重在道德教育方面,專業技術方面可由讀書會、ERP或是專業講座來補足。 主題五:就您參與企業綠色管理實務的豐富經驗,請您評估分析最常使用的幾個綠色管理能力與其運用概況。 從整體生態環境角度觀點來看,應加入產品生命週期加以分析。目前在作業管理著墨最深,其他如財務管理、科技管理、行銷管理(產品設計)皆有實施,人力資源則較少實施。 主題六:政府是否有倡導綠色管理相關的政策?請舉例說明之。 要帶動國內傳統展業以及中小企業升級,可從領導廠商著手,藉機宣導道德觀念以及企業社會責任,小型企業或是供應鏈廠商將隨著龍頭廠商的引領,再加上政府的補助將有助於企業轉型升級實施綠色管理活動。另外,或可在企業內設置勞動安全管理系統與勞基法做結合,以達到確實的成效。 主題七:您認為企業與學校應如何合作,以培養業界需求的綠色管理能力? 在綠色管理能力方面,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為技術性與法規性,二為價值觀與道德面,技術面可利用ERP系統方式做知識傳承分享,而價值觀就必須從教育著手。或可舉辦業界、財團法人以及政府單位的說明會,其內容為現今最新的議題以及環保法規的講解,另外如企業與學校間的建教合作案,透過彼此的互動可以使雙方更加瞭解。 主題八:您認為學校應如何設計綠色管理課程、教材、教學策略與評量模式? 目前的綠色管理只有在相關科系才會有,商管學院也應導入相關綠色管理課程,以利未來就業上之運用需求。在課程設計方面,可利用環保議題,在商管學院中納入跨系學程,使其運用更有效果。亦可讓學生站在經營者立場,透過獎品抽獎的設計,測試學生是否學習完課程後是否具有綠色管理概念。另外,校外教學亦為可行之方式。 伍、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產業需求導向綠色管理能力的內涵與指標,並瞭解我國在產業對綠色管理人才的需求與現況。經由文獻探討與產官學界的焦點座談結果,歸納出八大主題單元與三十八項綠色管理能力指標,確實為當今產業界迫切所需的管理能力。此外,亦針對與會學者專家的實務經驗分享,得知台灣面臨節能減碳的綠能浪潮下,如何培育攸關執行與掌舵的管理人才是備受重視。在成本與利潤的考量下,目前大部份企業只求能不違背法規為主,企業如何能覺醒並重視環保議題的不可或缺性,已是全球化的重要議題。企業如何肩負起社會責任與同時具有生存的競爭力,其實企業社會責任在企業競爭力中是扮演相當重要的一環。   本研究所建立的產業需求導向之綠色管理能力指標,可以提供國內學界與產業界在綠色管理人才培育上的資源整合,將綠色管理能力概念應用於培育優質企業之綠色管理人才,以促進產業升級、重視環保與社會責任,促進人類永續生存,並為台灣建構經濟、社會與環境永續發展之重要基石,此乃是當急之務。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行政院(2009a)。永續台灣願景與策略。線上檢索日期:98年12月01日。網址: http://www.epa.gov.tw/FileDownload/FileHandler.ashx?FLID=6204 2. 行政院(2009b)。二十一世紀議程-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線上檢索日期:98年12月01日。網址:http://sta.epa.gov.tw/NSDN/CH/PAPERS/20000518.doc 3. 汪銘生 (1993)。環境管理架構概述,公害防治與環境管理,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編),高雄市:復文,103-114。 4. 宋建奇(2000)。高雄市國小教師環境知識、態度及研習需求之研究。台東: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吳安倉 (2006)。九年一貫課程高中職學生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以國立華南高商為例。立德企業管理院資源環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6.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實務。臺北市:松崗電腦圖書。 7. 李永展(1995)。環境態度與環保行為-理論與實證。臺北市:胡氏圖書。 8. 李永展 (1998)。鄰避設施衝突管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9,33-44。 9. 李聰明 (1987)。環境教育。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0. 林聰明(1999)。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教育部技職司成立三十周年特刊,152-156。 11. 周儒譯(2003)。環境教育最佳實務準則。台北:環境教育學會出版。 12. 施志勳 (2006)。消費者認知對綠色休閒營運績效之影響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13. 高明瑞 (1993)。環保導向的企業管理。高雄市: 復文。 14. 教育部(2006)。教育部網站。線上檢索日期:95 年04 月01 日。網址:http://www.edu.tw 15. 教育部技職司(2002)。技職教育人才培育之計劃,http://www.tve.edu.tw/data/研1.htm 2002/10/12. 16. 教育部技職司(2005)。職業學校商業與管理群課程暫綱暨設備標準(草案),http://course.tvc.ntnu.edu.tw/download/課程綱要/web/main.html 2008/12/20。 17.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589 ,12-21。 18. 陳茂成 (2003)。企業永續經營關鍵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19. 陳敬中(2004)。花蓮縣政府人員之環境知識、環境典範及環境行為研究。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20. 溫肇東 (1999)。企業的環境管理:與生態共榮的企業綠化研究。台北市:遠流。 21.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臺北。明文書局。 22. 劉毓玲 (譯) (2003)。P. F. Drucker著。21世紀的管理挑戰。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23. 駱尚廉、顧國維 (2000)。何謂綠色科技。科學月刊,31(8),658-660 24. 顏如君(2003)。台灣高中職學生在環境永續發展概念之現況調查-以南部地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5. 經濟部等(2006)。2015 年經濟發展願景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2007-2009年) 產業人力套案。 26. 經濟部工業局(2009)。經濟部工作局網站。線上檢索日期:98年04月01日。網址: http://www.moeaidb.gov.tw 27. 謝光萍(2008)。未來在等待的綠領人才,數位時代,172期。線上檢索日期:98年12月01日。網址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money/magazine/Article. aspx?PageID =1&ArticleID=24615 西文部份 1. Cannon, T. (1994).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London: Pitman. 2. Deming, W. E. (1982). Quality,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 Position, MIT-Center for Advanced Engineering Study. 3.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uncil of Ohio. (2000). Best Practice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Guidelines for success. A Project of Ohio EE 2000: A Strategic Pla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Ohio. Ohio, USA. 4. Egri, C. P. & Herman, S. (2000). Leadership in the North American Environmental Sector: Values, Leadership Styles, and Contexts of Environmental Leader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3(4), 571-604. 5. Elkington, J. (1994). Towards the Sustainable Corporation: Win-Win-Win Busines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90-100. 6. Hendricks, K. B. & Singhal, V. R. (2001). The Long-Run Stock Price Performance of Firms with Effective TQM Programs. Management Science, 47(3), 359-368. 7. Henriques, I. & Sadorsky, P. (199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Commitment and Managerial Perceptions of Stakeholder Import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2(1), 87-99.156 8. Hoffman, A. J. (1999).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and Change: Environmentalism and the U. S. Chemical Indust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2, 351-371. 9. Holt, D. B., Quelch, J. A. & Taylor, E. L. (2004). How global brands compet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2(9), 68-75. 10. Howe, R. W., & Disinger, J. F. (1988).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at Makes a Difference-Knowledge to Behavior Changes. ERIC / SMEAC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Digest No.4.﹙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20761﹚ 11. Hungerford, H. & Volk, T. (1984). The Challenges of K-12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A. Sacks (Ed.) Monograph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1, 3-30. Columbus, OH: ERIC/SMEAC. 12. Jennings, P. D., & Zandbergen, P. A. (1995).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Organizations: 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 1015-1052. 13. King, A. A., & Lenox, M. J. (2000). Industry Self-Regulation without Sanctions: The Chemical Industry's Responsible Care Program.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3(4), 698-716. 14. Menon, A. & Menon, A. (1997). Enviropreneurial Marketing Strategy: The Emergency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ism as Market Strategy. Journal of Marketing, 61(January), 51-57. 15. NASSP-Curriculum Report (1998). Integrative curriculum: Developing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teams, NASSP-Curriculum Report. 16. Ottman, J. A. (1992), Green Market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New Marketing Age. Chicago, IL: NTC Business Books. 17. Parson, T. (1960).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s, in 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Modern Societies, by Parsons, T, Glencoe, IL: Free Press. 18. Porter, M. E. & Kramer, M. R. (2002).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orporate Philanthrop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Dec, 57-68. 19. Powell, W. W. & DiMaggio, P. J. (1991).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 Richter, F. & Mar, P. C. M. (2004). Asia’s New Crisi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1. Scott, W. R. (1995).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22. Sharma, S. (2000). Managerial Interpreta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 as Predictors of Corporate Choice of Environmental Strateg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3(4), 681-697. 23. UNESCO (1977). Trend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UNESCO: Pari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