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學之旅

金融從業人員 張朝陽

  用現在的語言說,我的年紀是所謂的 4 年級生,也就是人生已過了一大半,從小到大也像一般人一樣,是在台灣受著制式教育環境長大的凡夫平民,從讀書、聯考、當兵、戀愛、成家、生子、工作,而現在也快屆耳順之際了,還老以為這輩子是已掌握了自己的人生,而且跟上世界的脈動而沾沾自喜呢 !

  直到多年前有次的 ” 墳墓 ” 之旅,才教我體悟了人生的意義!事情是這樣:由於小孩教育的需要,自己的家庭曾移民至紐西蘭居住了一段時日,那邊的小學戶外教學時都需要家長提供自願的愛心服務,由於那是難得的親子活動 ( 因為自己是空中飛人 ) ,在自己短暫休假赴紐探親的時候,碰上這樣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就報名參加這一天的戶外教學之旅。行前蒐集了自己記憶中小時候的戶外教學 ( 其實我的年紀那時並沒這個名詞 ) ,也就是帶著吃喝的食物,不過就是隨著師長到植物園或動物園逛一圈吃完東西就結束了,心理倒想著紐西蘭的小學戶外教學還會有啥新鮮的嘛!?

  出遊當天與兒子及同學搭著學校交通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來到目的地;一個早期歐洲白人先民至紐西蘭奧克蘭郊區開發的移居小村落參觀,老師下車後,隨即聚集了小朋友於村落小街的古老酒店前,開始講述這村落當初移民先驅的習俗及當時的生活習慣,而小朋友也各自認真在筆記上抄寫著重點;第二站來到村落的教堂,教師一一敘述著它的建造歷史,並要小朋友在教堂每片彩繪玻璃旁的木柱上,去抄寫下當初十七、八世紀先驅者的大名 ( 我當時狐疑抄這的目的何在? ) ,這才帶著同學們在古老的村落街道上,散落著席地用餐,也讓參訪者體驗移民先驅者,當初在此落腳處的生活情境…

  片刻休息後,隨即參觀了這部落其他各處,最後才撘車來到離村落不遠處先驅者的一塊墳場觀光 ( 我們俗稱的夜總會 ) ,此時小朋友吱吱喳喳依舊吵個沒停的心情突然靜下來,我也突然懷疑學校安排到此陰森墳地 ( 雖然是白天下午 2 時許 ) 的意義何在,而原先心中還憶想著當初移民開墾此地紛亂的熱鬧景象也頓然沉澱下來,此時老師講述著這墳地的緣由並要同學開始各自去墓碑上,找尋適才抄寫下當初十七、八世紀先驅者大名的墳墓前,並記下其出生至過逝之年日,於是小朋友各自散落在墳地上或嚴肅或嘻笑著趴在墳碑前努力的找到目標後,才結束此趟戶外教學,這時我才漸漸了解學校安排這趟戶外教學其實是個墳墓之旅,也是一趟生命之旅,一個活生生的生命迴響旅程!

  坐在回程車上,我體悟到,其實雖然個人生命終有盡時,而人類群體生命卻是無止無盡地承續著。當初先驅者辛苦著開拓紐西蘭這片土地,才能有小朋友今日快樂的學習與成長環境,以及日後能作出對後代些微的貢獻,這樣的個人生命才會有群體生命之價值。這趟行程觀察到紐國的教育,讓小朋友從幼小的心靈,體會到生命是有限度的,但也仍可創造出無窮盡的生命之愛遺留給後代,並且對有形的生命 雖終有一天終止但不會感到懼怕,也對在世間的有限時間內思考出要如何創造每個人的生命價值,「世如旅社,誰能久住」,其實我們都是世界的過客。

  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是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數十載之間來來又去去,但却不知作為一個世界過客應有的生命態度應該如何。尤其在台灣快速的工商社會,有些人物質慾望過重,想的、要的無窮多,而教育及生活環境也似乎告訴人們要如何 ” 爭取 ” 資源,從旁人、從公司、從社會、甚至從這賴以維生的唯一地球去攫取,無限的慾望讓許多人們容易忘了這地球仍有你我未來的子孫須賴以維生。可是如果我們為了這一代的享受生活,耗盡了這地球的有限資源,那他們的生存權將會是如何呢?

  期待我們這一世代會成為後世代的 ” 先驅者 ” ,能為未來的後代繼續去愛護這美麗的台灣,並保有這美好的地球,那我們就該彼此從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開始,無論大小、性別、年齡、種族 … 互相關愛,為這土地的健康多盡份力量,珍惜這大地的青山、綠水,多節能減碳,別再恣意的蹂躪,製造垃圾給下一代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