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南歐五國經濟發展淺見

自由業 張開明

對南歐五國經濟發展淺見 張開明 壹:對於南歐五國現今困境建議與看法 最近南歐五國因為公債問題,紛紛努力減少預算,節約開支,也因此引發其國內民 眾抗議,及消費減少,造成該地區景氣二次衰退的疑慮,如果該地區使用減少預算 節約開支來因應高額借貸,卻無增加投資,擴大就業機會相關配套措施,的確有很 大可能產生通縮,甚至於造成該地區長期經濟低迷不振,為了預防此一狀況發生, 有些建議可以參考o (1)未來可以回收資金的公共建設不會增加債務及赤字,例如台灣中山高速公路, 建設資金不但早已回收,建設至今其所收入的過路費足以再次建設一條高速公 路,所以南歐五國對於能夠預期回收資金的建設,不但不應該減少,反而該增加,利 用這樣的建設既能刺激景氣,未來也可以增加國庫收入,減低財政負擔,只是規劃 此類建設時回收利益評估宜客觀保守,避免過於樂觀評估造成更高負債o (2)善用民間資金及吸引國外資金投資,既然政府資金有必要節約,那麼就需要釋 放出部分開發及投資利益提供給予民間,讓民間對於經濟建設投資資金,可以填 補甚至於超過政府原本的投資,例如一些建設可以利用BOT方式承包給民間企業 ,至於國外資金可以針對新興經濟體進行招商,並對這些本身有通澎疑慮的國家, 給予適當投資設廠條件的放寬及優惠,平衡彼此經濟發展熱度o (3)改變思維拓展銷售網路,過往南歐地區銷售網路大多以歐美市場為主,亞洲中 南美州,或是其他新興經濟體系,大部份產品輸入遠超過輸出,其實經過一段時期 經濟發展,這些新興經濟體系,累積了相當龐大不容忽視的消費能力,然而南歐五 國對於這些新興消費市場,需求了解及市場開拓均即為有限,相信如果能成功開 展這些市場,吸引這些市場的消費,對於南歐五國經濟會有一定助益o (4)用經濟開發政策提供富人增加財富機會,使富人增加財富,但使用稅負或是奢 華用品的額外負擔,降低其在經濟成長創造的財富分配比例,也就是說政府提供 投資機會與發展方便和協助,讓富人擔任創造經濟成長領頭羊,當資本家或是富 人因而獲得利益時,設法自其身上收取回饋,讓其擁有財富總額增加(不至於降低 未來投資意願)所佔整體財富分配比例卻減少(平衡貧富差距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貳、對於南歐五國公債問題一些淺見 一:南歐五國巨額公形成原因近十餘年來新自由經濟成為世界各國政策主流,日前發生問題的南歐五國更是將赤字預算舉債發展視為理所當然,所以發生今日問題並不意外,只是長期的隱患如今被人提出,由於爆發時機,與爆出此事者身份頗具爭議,同時引發國際金融禿鷹趁機攻擊,於是使事件越來越大,終於到無法收拾,回到問題本身,歐債問題由來已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期以債養債,支撐選舉支票,無限擴大社服支出,減稅少捐討好選民及財團,是民主國家共業,南歐現行困境只是諸多國家尚未開始歷程,所以一直不願用歐豬五國這樣帶羞辱的稱呼,來代表發生問題的南歐五國,因為相同情況極為可能在若干年後發生在你我所在國家o 二南歐公債可能會造成的影響及可能處理方式 原本國債問題影響其實較為單純,以最壞情況而言當一國負債過高,乃至財政破產,結果不外該國信用降低,幣值下降,連帶消費者消費下降,而由於債權大部份屬於歐盟英法德等高消費能力國家,所以可能影響其他歐盟國家金融放貸意願,乃至拖累全球經濟成長o然而歐盟國家是否會放任此種最壞情況發生,進而影響本國經濟,答案是不會,那麼會如何處理呢?一般追討國與國間債務除非開戰佔領,否則不會讓欠債國破產,為讓債務能夠成功收回,大多會用以下幾種辦法(1)要求債務國節約開支清償債務(2)提出償債計劃(3)借利率較低之新債清償舊債(4)債務協商延長還款期限(5)透過外交協商減免部份債務o 然而目前歐盟及世界銀行已經批准提供近兆美元新債,歐洲國家也努力降低預算,打消赤字,所以其實歐債問題並非一定會造成嚴重世界經濟影響,而且就算最壞也是兩三年後事情,尤其歐盟提供近數千億歐元協助後,時間更為延後,所以歐債問題是有充足的時間可以解決,雖然目前歐洲諸國所提出的解決辦法市場普 遍信心不足,但是無疑已經是有好的開始o 三.一些省思與建議 歐美國家現今發展困境省思. 一直以來歐美的大型企業為追求高額利潤,降低生產成本,將開發中國家視為提供廉價勞動力場所,從早期菲律賓後期台灣南韓,直到近期中國大陸印度東南亞國家,然而當這些國家因經濟成長工資等勞動成本上之後,又撤離這些國家尋找下一個勞動成本更為低廉目標,因而造成本身國內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為求國內經濟成長又用要求這些國家匯率幣值上調整,或是擴大國內消費,提高公共支出預算,減稅降息刺激消費等方式,來維持經濟榮景,其實上述辦法或許可收一時之效,絕非長久根本之道,如同興奮劑服用多了,不僅效果遞減,還有嚴重的後遺症,然而台灣近十餘年來以歐美發展為師,施行赤字預算,政策大幅降低稅負,提高舉債上限,已經造成嚴重財政短缺,而為彌補稅收缺口,不思減少無益處的開發浪費,與稅基流失原因,無視富商豪門奢華,不見貧富差距日漸擴大,不斷圖利富貴豪門,反而將升斗小民視為補貼稅收損失提款機,未來不僅有南歐五國現今之危,且埋下日後社會動盪不安之禍,居廟堂之中者莫等閒視之o 一些看法與建議: 個人認為做為世界上最為強大經濟體的歐美國家,擁有最先進的科技,最完整生產銷售網路,最優良生產管理技術,最多引領個種產業的品牌,其經濟發展是擁有無限可能,只要能夠針對自己本國優勢技術產業加以發展,不難解決目前困境,只是一些發展心態需要改變, (1)揚棄大量生產大型產業:由於歐美各國國內勞動成本及生產成本較高,大量生產的物品競爭力不如其他開發中國家,所以應該將銷售目標放世界財富金字塔頂端族群,多元化個性化限量化,高品質高價格高品牌知名度,是這些族群最愛,而歐美各國的高技術水準,高品質水準,多樣而自由的研發能力恰好能滿足這些人 的需求與虛榮,所以歐美政府與其將大量金錢補貼發展大量產業,不如建造為數眾多確發展各異的小型企業,讓這些小型企業專門生產各種不同的精緻高價限量產品行銷世界,因為將近百餘年工業發展基礎,歐美產品在世界消費市場,已經成功塑造高價值高品質的印象,所不足的只是這些知名精品大廠,為求暴利不願將精品 製造部門建立在自己本國,反而在國外生產回銷國內,造成跨國企業獲利上升卻對自己本國失業率並無幫助,而歐美政府當務之急是發揮技術及科技優勢,建造良好投資環境,吸引產業投資,擴大產品外銷市場,拉升就業率,因為唯有終端消費者收入增加才能有健康的經濟成長o (2)不要將金融機構放在發展經濟的地第一線:金融業是經濟流通的命脈,其重要性足以決定一國經濟的生死,過去歐美國家為提振經濟,經常以金融手段來進行刺激景氣,降息寬鬆貨幣政策,增加信用借貸額度等等,這些措施雖然能夠發揮一時功效,但是也將金融業者放上經濟戰場的第一線,也提供了投機炒作者良好機會與環境,當投機市場無以為繼時,所有最終損失將回歸金融業者,而金融業者所穫得的抵押資產,則是被市場炒作高沽到極限的不良債權,而當多數金融機構因為不良債權嚴重虧損時,就是系統危機金融風暴的開始o 所以發展經濟促進景氣時,應該將優勢產業發展放在第一線,由優勢產業帶動就業,由就業帶動消費,由消費帶動所有企業,最終達成整體經濟成長,而發展優勢產業可以用募股,債券等吸引過剩游資,降低金融機構承擔風險,金融機構也可借投資產業獲得一定利潤,而政府部門則可以用法規政策等技術方式保障,由政府政策全力輔導扶植的產業在一定的階段中穫利,(只要是有前瞻性產業達成目的應該不難,例如台灣中華開發民營化前與交通部工業銀行所投資塑化產業高科技電子業,不但讓產業發展成長,也讓投資者獲利豐厚,唯一問題是國家制定計畫時,需要能掌握市場脈動,仔細規劃推動)讓金融機構定位於經濟發展支援協助與調度的位置,而非衝鋒陷陣的第一線o (3)歐美國家人民應該改變資金運用的習慣:長期以來歐美國家人民習慣於收支平衡,或赤字借貸消費,對於儲蓄較為不在意,甚至部份經濟學者用計算推論方式得出過度儲蓄會造成經濟衰退的理論,個人並不反對適度借貸消費,但是要考慮未來償還能力,至於儲蓄造成經濟衰退的理論,則認為有些以偏蓋全,少了對於人性的考量,除了少數守財奴外,絕大部份的人儲蓄是為了累積更大消費能量,往往擁有儲蓄者比較起無儲蓄的人,有更強的大型金額消費能力,例如購屋買車旅遊甚至投資理財等項目,所以一定程度儲蓄是對經濟發展有正面意義,至於害怕過度儲蓄造成通貨緊縮,我想只要收入穩定這種情況的機率並不高,由今年中國進出口首度出現入超便可以得知,即便世界儲蓄率最高的國家,消費欲望依然強勁,可見得只要收入穩定或成長,總合消費支出便不會下降,差別只是消費項目不同,而且如果面對短暫性經濟困境,擁有儲蓄者往往較能支撐渡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