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柯波帝的冷血告白看死刑

林家慧

  電影Capote講述1959年,楚門柯波帝-美國文學史上最具爭議性的同性戀作家,無意間在紐約時報看到一則駭人的滅門新聞-堪薩斯州一個寧靜小鎮,一家四口被冷血的殺害,無一倖免,這則新聞吸引了楚門柯波帝的興趣,他說服紐約時報的編輯,讓他前往採訪。

  於是他為了深入採訪來到了那個小鎮,他到了小鎮後,拜訪了警長及相關的人,他就是一個關心這個案件發展的人 ,有一天,警長抓到了兩個兇手 把他們送入監牢,這時楚門柯波帝為了想要更進一步了解這個案子或者應該說是”故事”,於是就與兇手們保持聯繫,並且介紹給他們律師,幫他們打官司。由於楚門柯波帝定期地去探訪他們,並與其中一位兇手慢慢有了感情,他聆聽著對方的出身背景,發現自己跟他的出身其實沒有什麼差別。

  後來,楚門柯波帝離開美國到西班牙開始寫作,素材就是他去採訪的、目睹的這些資料,一年多後,他又回到了美國並且再度至監獄探訪,當兇手要被處死刑,臨死前打了電話給他,希望可以跟他見上一面,楚門柯波帝出發了,可是卻在旅館躲起來,因為他承受不住這樣的狀況,但最後,他還是去看了兇手。

  五分鐘的最後會面 ,兇手希望作家可以看著他被處死,因為他是他唯一的朋友,楚門柯波帝應允留在現場,兇手被處死前,執行者問他有沒有什麼話要交代,兇手問有任何家人來嗎,執行者說沒有, 兇手說:「那…我怎麼也想不出來要說什麼…」。

  照理說 ,看到一個槍殺了一家四口人的兇手被處死, 你應該有大快人心的感受,然而,看這部電影到最後,竟然陷入情感上的掙扎,似乎跟作家一樣參與其中 ,好像也成為兇手的朋友,兇手說他根本搞不清楚自己怎麼會殺了他們一家,一切發生只在一瞬間,我在想如果多給這個人時間思考,他是不是就不會這麼做了,而對一個人殘忍, 有可能是他一瞬間的激動而來的,也可能是他出身背景的習性。

  兇手的背景來自一個受虐的家庭 ,被酗酒的媽媽毒打,兄弟姊妹以及母親都是自殺身亡,而楚門柯波帝是一個不斷被遺棄的孩子,他的媽媽最後也是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然而就如楚門柯波帝說的 ,他走了前門,而那位兇手則走了後門,於是兩個人有了截然不同的生命,他們不都是家庭中的受害者嗎,只是造成兩個人命運不同的原因是什麼,我們真的無法回答。

  前一陣子沸沸揚揚討論的死刑存廢問題,我深覺得各有利弊,也許我更在意的是更之前的部分-死刑犯的成長過程,有沒有一種可能,這些人當中有人在成長背景中是受害者,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當然這很難具體的去判斷與釐清,但看了這部電影,就像看著一個不知道自己為何出生的人,也不知道為何殺了人,然後連死前都不知道要說什麼,因為這個世界他沒有任何家人是他的支持、他的幫助,他從小到大可能都是這樣活著,誰在意過他,反正他被知道的時候,他就是個死刑犯,死刑犯就是該死,沒什麼好在意的。

  就像楚門柯波帝寫書是跟著這個案情走的,有一度法院判兇手緩刑,作家很苦惱,他不知道怎麼結尾,因為他看不到未來的結局,他心裡某部分是極希望兇手快被判處死刑,因為這樣就可以趕快把書完成, 書商老闆也就開心可以大賺一票,就在作家告訴老闆因為兇手還不願意親口告訴他犯案過程,所以還無法完成這本書,書商老闆此時脫口而出,反正兇手講了也沒傷害,言下之意,就是兇手總是會被處死 ,講不講也無法改變事實,幹嘛不趕快講,我想其實他們並不在乎死刑犯,他們只在乎故事的價值。(雖然楚門柯波帝後來發現其實他對兇手已經有了情感。)

  我想對任何一個受害人的家人而言,沒有人會想去了解加害者的成長背景是不是也是個受害者,這的確是很痛苦的事情,我無意想去討論死刑存廢,我只希望能夠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孩子能夠在當中得到好的成長與關心,當一個家庭的家長無法負荷家庭重擔時,政府或是身邊的人是不是能夠給予幫助,當大家互相支持幫助時,這個社會一定能減少很多傷痛的事情,當大家冷漠只顧自己的時候,不幸的事情總如連鎖效應一樣,你不想要碰到但卻有很大的機會碰到,因為當你冷漠的時候,其實你也是加害人之一,甚至可能讓一個人崩潰到成為死刑犯,難道這樣的行為與態度,不也是一種殘忍嗎?

  電影最後楚門柯波帝寫著:More tears are shed over answered prayers than unanswered ones.(讓人流更多淚,不是未蒙應允的禱告而是蒙應允的禱告。)也許大家都期盼兇手正法 ,然而,不知為何,另一種傷痛還是啃噬著人心,對我來說,死刑存廢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那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對彼此更多幫助與支持,攜手讓這個社會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