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環境培養之我見

個人工作室/工藝作家 許雪娥

  2010年1月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這是行政院推動之六大新興產業其中一項。在國際金融海嘯過後,全球華人的經濟影響力受到矚目,依靠的不只是經濟實力,更是各國文化的創造力。因此文化創意產業被視為「第四波」經濟動力,能在全球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源自創意或文化,附加形成智慧財產權,是可以提升生活品質及創造財富的行業。以「創意」為核心,「文化」為內涵,培養全民「美學」素養,將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融入「生活」之中,才能提昇民眾的生活品質,進而培養創意的大眾,為自己、為國家創造最高的文化經濟價值。

「人」,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基本

  雖說,每年文建會投注大量的經費推動「台灣生活美學運動」,在台北、台中、花蓮、嘉義及台南五大創意文化園區,藉由舉辦展覽希望達到美學扎根;編列大筆的預算從北到南興建文化中心,如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北部流行音樂中心、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大台北新劇院,加上縣市文化中心整建等等,希望均衡城鄉文化發展,提供民眾更優質之文化環境。

  然而在這些計畫中,文建會卻忽視一項創意產業最重要的一環,便是「人」的培養,不論是創作端或是消費的一端,「人」才是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最關鍵的一環。

生活美學從小、從生活扎根

  美感不是從學校的課本、博物館展覽中便能學來,它應該是與生活結合,在每天的生活中,用你的身體、用你的眼、用你的心來體會與深植。

  筆者留學日本學陶期間,問起同班同學為什麼會來學陶,不論男女的答案,都是因為生活中的感動。有人分享,從小媽媽做飯時,當飯菜做好,媽媽便叫她從餐具櫃中挑一個適當的器皿來裝菜;有人分享,因為在展覽中喜歡上一位作家的作品,因此決定學陶。

  而學校的陶藝科主任在每次的展覽中,總會特別創作一些生活陶藝,那是希望藉由生活用品讓它走入大眾的生活中,讓一般人也可以親近他的作品。比起大型藝術創作,低價的生活陶藝總會在第一天展覽便賣完。

  就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會用、會欣賞、會買,因此日本不論大百貨公司、藝廊、甚至生活雜貨店、陶藝專賣店都非常普及,如此方可以支撐日本眾多的工藝作家;也因為容易親近,進而能啟發下一代,走入文化產業。

美感教育從何處來

1從穿衣服著手

  美育涵養如何養成?最簡單的培養方式,便是從自身學起。台灣從小學、中學、高中為了方便管理,統一了學生的服裝與髮型。在過往的年代,制服只有卡其色與藍色,從小到大,舉目所見清一色的色彩,因此對色彩的掌握能力薄弱。如今,學校的制服有了變化,顏色也多了,雖有不錯的學校制服,但仍有許多學校在款式、舒適與外觀仍跟多年前一樣。學校為了省錢,在材質的選擇上,大量製作、統一尺碼下,造成花樣年華的少男少女穿著不合身的、不舒服的、沒變化的制服,自身美學經驗的培養,便葬送在每天的制服上。

  國外也大有穿制服的學校,但依我在日本所見,每一所學校在設計上雖有不同,但都能襯托青少年的朝氣與小學生的可愛,材質舒適,最重要的便是合身,即使只是藍褲白上衣,都能彰顯青少年的英挺與朝氣。

  當然台灣也有堅持的學校,女兒念的私立學校,校長在開學時便明言,學校不以功課為重,而以學生氣質的培養為優先,因此嚴禁散漫,款式合身,上衣一定要扎進裙子裡,白襪高度統一,黑鞋要光亮。每每在捷運上,穿著校服的女兒夾在一群穿著鬆垮的運動服的學生中,總是特別突出。

2從飲食著手

  台灣在邁入速食生活後,便對吃的文化不再講究。以女兒國中同學為例,一班30個學生中,一半以上,在家吃飯時,常常是拿著媽媽買來的便當,坐在電視機前一邊觀看一邊吃,既吃不出美味,更不在意用什麼東西裝盤,如此哪能培養自身的生活美學,哪能培養生活美學創意家。

  女兒同學來家裡吃飯,驚訝於我們家吃飯要舖桌巾,有個人喜歡的碗筷,即使是從外面買東西回來,一定倒進盤裡再吃,從中學習用尊重的心看待食物,好好品嘗食物。

城鄉風貌影響美感教育

  在家是如此,出外呢?舉目所見的建築物困在鐵窗裡,不見原本建築物之美;東一個西一個冷氣掛在大樓外,既要擔心走過時會滴到冷氣排出的水,更覺得大樓像被挖了洞一樣;街道上的電線桿已經醜化了眼睛所及的視野,加上招牌雜沓,台灣的夏日,氣溫高升時,再被如此多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顏色包圍下,只覺得煩雜,哪能營造城市的美感,啟發大眾感官美學,欣賞建築物之美。

  當然除了個人修養提升,讓大家學著尊重建築物;設計師更該用心設計,將民眾的需求設計進去並美化,以免讓住戶破壞整個建築的美;當然在都市發展中,政府掌管營建的官員要有美學概念來看待整個都市風貌,慎重審理每一件建築案。

開啟生活美學運動

  在文建會的「台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中,計有生活美學理念推廣計畫、美麗台灣推動計畫、藝術介入空間計畫三項,但文建會也承認「台灣本地公民社會的成熟度與美學素養的水平均尚待加強,這也使得相關計畫的成效不易突顯」。

  當然要在生活中建立美學觀念並不容易,因為關係到社會的每一個環節,例如牽涉到家庭生活方式、學校的方針、都市的建築法規與都市再造、再整裡方向,需要環環相扣,整個社會與大眾才能有突破性的發展。但只要有心,政府立下大方向,不論官方與民間都朝著方向前進,總有一天能給大眾一個優質的美學環境。

  但另一方向,依舊有一種最簡單的教育方式,在一點一滴的累積下,讓民眾的美感意識覺醒,由個人而啟,進而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影響我們的週遭環境。

  這是以人為本的出發點,既然以人為本,便要以一般大眾最能接受的方式去扎根台灣美學。那就是再教育,很多事情透過教育便能扎根,再教育這一點並不單指小孩,而是雙管齊下,父母與小孩兩代都需要培育,因為父母親是生活氛圍的絕對創造者,有美感的父母引導下一代,將會事半功倍。

  現今,小孩在學校有美學教育(只要不被升學主義排擠掉),那父母如何再教育?以現今社會中最廣泛、方便的便是電視或網路;台灣人一週花在電視的時間近17小時,網路超過7小時,如果善用電視與網路,其中尤以公共電視更是負有大責,投注時間與心力,製播教育民眾的節目,如生活中的教養、如何走進藝術豐富生活、文化如何傳承與創新、如何尊重生活等….多面向的節目薰陶,(例如日本NHK的教養節目從早到晚多達80個以上,有短短的1、2分鐘,也有長至一個小時),在長期、多樣,看美的、聽好的學習環境下,便能喚醒大眾尊重生活,有自覺方能涵養大眾自省能力,將學習帶入生活中,美感提升了,再從模仿到達創意,從上一代傳承下一代,才有源源不絕的文化創意產業人誕生。

  當全民都在瘋建築、工藝、美食、文化與藝術,方能培養文化創意產業中最需要的人才,也才能支撐文化創意產業在台灣生根與茁壯,進而走進全世界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