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教我 別讓我以卡養債

退休銀行主管 呂理忠

  現今社會年輕族群喜歡利用塑膠貨幣來消費,會理財者它是一個很好使用的工具,但不會善用者則會演變成人生惡夢。這惡夢不單是持卡者本身的信用問題而是連帶的家人、親戚或身邊的好友都可能受到連累。未成年人申請信用卡時,一般發卡銀行會要求監護人擔任連帶保證人,負擔連帶責任;如果子女為成年人,而父母沒有任何連帶保證人,那麼父母子女在資產和債權債務上,是相對獨立的,也就是沒有連帶清償的責任的。但是一般催討單位,會勸說親戚朋友代債務人償還,無非就是死馬當活馬醫,討一點算一點的意思;因為這些催討者除了銀行本身之外都是去銀行標購不良債權的業者,他們的專業就是死纏爛打到令你煩得不得不還。

  我在銀行業界服務超過 25 年,對於銀行業的各種業務上的狀況瞭如指掌,對其中的弊病了然於心,尤其是之前很夯的「辦信用卡免年費服務」,讓所有時下的年輕人瘋狂的辦起卡來,為了省年費、為了銀行贈品、為了方便使用、為了可以買得到自已想要的東西,不惜辦了 10 幾 20 張以上的卡,恣意無限的消費,銀行業者看準此消費型態,便開始想到若有人繳不出錢來呢?於是就開始發行「現金卡」,讓大家能夠借錢來還信用卡債,孰知這一場可怕的算計對社會帶來極大的隱憂。

  當時電視上也常打著「現金卡的廣告」,都打著歡迎年輕人來借錢,刻意強調借錢是高尚的行為、借錢是很歡樂、借錢很容易 … 等等的內容,導致許多人借了錢還不出來,被高額卡債壓得喘不過氣來,造成社會上許許多多家庭的破裂、人倫的悲劇產生,這種惡性循環的情況,一再地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出現。

  我碰過的一個實際案例,是個男生被卡債、信貸壓倒了,林林總總共 4 ~ 5 家銀行的信用卡, 1 家銀行信貸,加在一起約有 150 萬,他一個月 3 萬元的薪水,實在是沒法應付這些每個月要還 2 萬 8 千元左右的債。 各銀行都是積極的催討,把他都逼到快瘋掉,但他就是沒法還,只能無奈的跟銀行說:對不起!我真的沒辦法,我現在身上只剩下 600 元,是這個月僅剩的伙食費了,但銀行當然不會就此放過他,還要求「我們希望你快把這 600 元繳進銀行裡,其他的呢?我們改天再說、再算利息,若還不出來,就要找你的家人或保證人來還錢哦!」若主債務不解決,隱藏的很好的實質高利率就會讓債務越滾越多,而年輕人還債能力通常較差,一旦負債嚴重後都會以現金卡借錢還債,剛開始每個月只繳最低應繳金額,等到連最低應繳金額都付不出來的時候問題就來了,這就是銀行的做法,但這責任又該是誰來負擔呢?難道政府都拿不出一些辦法來管制嗎?而那個男生也知道,自已沒有理直氣壯的權利,也沒有悔不當初的權利,他就是真的沒有足夠還款的能力。他只希望能夠還清這些債務光明正大的活在世界上,不希望在過躲躲藏藏的生活,他只想能否找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既能還錢又能夠活得下去的辦法,這也就是時下卡債族的共同想法啊。

  身為銀行業從業人員的我,要在銀行界生存,也必需要去拉人辦卡,才能達成績效保有工作,我的工作權常因公司給的業績壓力遭受到擠壓,老是得昧著良心拉業績,這使我覺得愧對自已,面對社會更是感到無限地不安與愧疚。

  信用卡固然是好用,但也要視個人能力適度適量的使用,教導民眾辦卡不如教導如何理財較為重要,應該教導時下的年輕人在自已的本業多下點功夫,打好做理財規劃的基礎,別好高鶩遠、眼高手低,要懂得量入為出。卡債問題之所以鬧得一發不可收拾,不可諱言的是有不少人把信用卡、現金卡當提款卡用,賺三萬花五萬,讓債務愈堆愈高,又怨不得天、怨不得人,只能怪自已沒有充分了解使用信用卡和現金卡的風險而不當的使用。然而銀行及政府也不可諱言地,應該加以管制及約束,不應該讓這種行為視為賺大錢的方式,而使民眾墮入這無底洞式的財務陷阱裡,政府應該特別去關心協助卡債族造成的嚴重社會民生問題。

  我們不應該忽視我們的權利,應該要制止銀行無止盡的發行信用卡、現金卡,免得使整個社會繼續質變並且產生惡性循環,造成社會動盪不安,引發很多的悲劇發生。所以政府應該要早早地在家庭、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上建立起良好的財務觀念,讓人人有正確的「量入為出」的價值觀,我想社會上就不會有這些問題的存在,而民眾也有光明正大活在這社會上的基本生存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