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中能進行的生態教育

桃園縣大園鄉潮音國民小學校長 何基誠

  生態系,指的是生物圈中的生物彼此間交互作用,既競爭又共生的關係下所構築而成的生物網絡。從食物鏈的關係來看,在自然界中的生物其組成份子呈現的是「金字塔」型,最底層為支撐萬物的土壤,上面則是分解者、生產者及消費者。

  生產者指的是可以直接吸收太陽能源、創造有機物的的綠色植物;消費者又可區分為一級、二級、三級….等消費者,當我們的食物鏈中其中一小部份遭受破壞時,會影響到其他生物消費者,例如因底層的綠地被開發,影響到一級消費者的食物來源,而導致生態的平衡遭受破壞。
人類的文明進步,自以為「人定勝天」,而大肆開發雨林、化學物品濫用而污染環境,也由於科技進步,醫藥發達,進而導致人口增加速度倍增、酸雨日益嚴重、土地沙漠化、野生動植物瀕臨絕種、氣候異常等等現象。而在「明天過後」這部影片中,已對上述現象做一詮釋,希望勿「惡夢」成真。
科技的力量帶給人類短暫的幸福,從911大地震到每次颱風必有土石流的狀況來看,尤其是88水災及前不久的北二高走山事件,個人覺得人類仍無法成為「大自然的主宰」,唯有「順應大自然」,方有出路。我們能做的是什麼,除了多管並進外,更要透過教育從「心」出發,再加上「理性思惟」,以及能有更多的人「身體力行」來保護、關懷我們的環境,方能讓我們的生態得以永續。
學校中能進行的生態教育是什麼?個人認為每個學校都有其自然生態,包括草地、綠樹及昆蟲鳥類等動物,從認識校園自然生態出發,到社區的自然生態,進行從各項體驗活動出發,讓孩子都能從「心」願意來思考、檢討和實踐對自然界有益的事,而達成生態的平衡,進而人類的文明方能永續發展。

個人認為要落實生態教育,要注意以下原則:

  1. 身教與言教並重:生態教育的推行,不需要長篇大論的理論家,而是需要實踐家,尤其是教師們的「身教」,從自己做起,進而帶動學生的楷模學習,唯有如此,學生對教師的「言教」方有信心化為行為與習慣的一部份。
  2. 校園工程教學化:現代的工程強調綠建築—生態、節能、減碳、健康等的概念。而校園工程即是最好的生態或環境教育素材,不論工程前、中、後,均可學校成員參與,並納入教學的一部份,如果學校周遭有進行如「都市計劃」等工程,亦是發展學校生態或環境教育的絕佳素材之一。從參與改造校園工程中,師生共同思考、發揮創意,不僅能從中身體力行,更能深化其正確生態觀;而工程完成後,營造當地的生態環境,將成為學生觀察生態,進行教學的絕佳場域。
  3. 過程重於結果:生態教育是學生的體驗學習,而非理論指導,唯有學生從「知、行、思」的反覆循環中,方能落實生態或環境教育,而生態教育其實是沒有終點的,亦即我們需要在行動中不斷修正錯誤,而學生這樣的執行力,正如一顆種子,離開學校後,即自行發芽,甚至影響他人,慢慢地,生態教育即能深耕茁壯。
  4. 循序漸進:觀念的改變,行動力或執行力養成非一朝一夕,需要一步一腳印,勿操之過急,雖然教師負即時催化的責任,但是等待說不定對學生的學習才是最有利的,故有時候勿操之過急。
  5. 學校本位生態:台灣有很多的外來品種,最近令人聞之色變的是「紅火蟻」,而即將造成的生態浩劫未知。故學校若需綠化美化,儘可能考慮當地的原生種,而勿任意引進外來品種,造成另一種生態「反」教育。
  6. 由近而遠:每個學校都有其不同的自然生態環境,從校園開始出發,再擴張至校園外,進入社區中,慢慢地擴大範圍,最後討論全球生態議題,而這樣的生態議題,其實不是只有認識植物或瞭解生態系,而延伸後,將包括人文生態部份。
  7. 資源再利用原則:垃圾即資源。利用進行校園局部改造時,可能會產生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可能可以成為藝術創作、校園步道舖設等素材,或是師生們共同發揮創意,集思廣益;另外,學校的樹葉、枯枝等除了堆肥外,更可利用來營造某些昆蟲的棲息處。
  8. 整體規劃原則:學校生態的營造,需整體做出長程規劃,方不會落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之譏,方有利於生態教育永續發展。

根據上述原則,以及參考其他學校的做法及相關文獻,在校園中能進行的「生態教育」具體策略如下:
一、建置親師生討論與溝通平台:
(一)利用問卷、信箱等方式蒐集各方意見。
(二)善用網路科技,建置線上討論區,即時溝通互動。
(三)建置知識分享平台,共同反省提昇生態素養。
二、發展生態觀察與體驗區:
(一)自然生態觀察區:利用校園一角的草皮,可以養免子;若有小池子,可以營造動植物共生的生態情境,讓孩子可以觀察。
(二)植栽園:從種幼苗、澆水、施肥,到開花結果的觀察,甚至做食物鍵的調查等,均有助於生態教育的體驗。
(三)多層次生態綠化:若校園能注意多層次生態的綠化,可以吸引不同的動物,形成不一樣的 小小生態系,尤其是枯葉下,雜草間,其實是藏著非常多不經意的意外訪客哦!
(四)校園中種植不一樣的植物,常會吸引不同的昆蟲前來,不過要注意勿讓毛毛蟲過度繁衍。
(五)有了校內經驗後,可以延伸至校外,繪製出綠生活地圖,成為課程與教學的一部份。而百吉國小的「螢舞蛙鳴」即此類教材的最佳典範。
三、進行主題探究:
(一)以水生植物池為例,剛開始時因積水的緣故會滋生蚊蟲,造成衛生上的困擾,但這個問題可交由親師生共同來想辦法,例如養鬥魚、吳郭魚、青蛙等均有助於消滅孑孓,亦可找出能除蟲的植物,而進行專題研究。
(二)過去「生態系」的概念僅止於紙上談兵,若能讓學生在校園中發現一小小生態系,則更能激發學生的意識,例如在一塊草地上,藉由主題調查,學生能發現除了草之外,可能還有螞蟻、蝴蝶、蜻蜒等生物居住於此,甚至有的學生能發現微生物亦在此活動。
(三)校園局部改造大作戰:可配合節令推動植樹運動,讓親師生集思廣議,共同思考栽種植物,並由親師生共同協力完成布置生態環境,當有動物來定居後,一系列學習活動即將開展。
四、成立自然研究社團:
(一)從認識植物中開始,到理解每種植物其生存的獨特性。
(二)指導學生將調查或觀察的結果發佈校內新聞稿或製作成海報公開展示相關成果。
(三)培訓小小解說員,簡介校園自然生態,並影響他人愛護環境。
五、辦理各項競賽或活動:
(一)進行闖關、認植物、找植物比賽。
(二)進行藝文或攝影比賽。
(四)鼓勵資源回收,推倡綠色消費活動。
(五)邀請社區人士進行植栽或養植經驗分享。
六、善用校際結盟或整合:每個學校均有不同的特色,若能發展不同的生態重點,屆時交流,不僅可省下重覆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更可藉由校際交流,擴大學生的體驗學習經驗。
七、進行落葉或廚餘堆肥:校園中的落葉一直避免不了,如果能稍加處理,則可進行土壤改良或施肥用。廚餘亦有相同的功用,用在堆肥上亦有良好效果,可惜其可能產生惡臭,但可將此議題拋給學生,讓學生思考解決方案。
八、提昇教師「生態教育」專業素養:
(一)教師能否推動生態教育順利關鍵不在於能認識幾種生物,而是在於教師願意和學生一起學習的態度。
(二)提供教師專業對話與討論機會與空間或平台。
九、整合實施成果,逐步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生態教育是否一定要花大錢?答案是否定的,故有「心」比是否有「經費」重要,從生活中的問題或自然生態出發,讓親師生都有機會參與和體驗,進而反省後提出改造「生態」的行動,而過程永遠比結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