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衛地球是你我的責任

萬能科技大學副教授 王永成

  葉門的漁民熱衷捕獵鯊魚,但不是為了吃魚肉,純粹是為了魚鰭,也就是魚翅。當成年的鯊魚捕捉殆盡,年幼的鯊魚就無法倖免。還來不及繁衍下一代的幼鯊遭到捕殺後,鯊魚族群的總量就日漸減少。柬埔寨的洞里薩湖周圍住了許多居民,湖中的魚群是居民的經濟來源。近年來,湖四週的人口急速成長,對湖中漁產的需求也日勝一日,這 20 年的觀察資料顯示漁獲量減少了 60% 。亞馬遜雨林的面積每年縮小半個台灣大小;每分鐘消失六個足球場面積,農民為了生活,砍伐森林得到耕地牧地,種植更有經濟價值的作物如甘蔗和玉米,以供應牲畜飼料和車輛燃油。如此一來調降地球二氧化碳含量的植物減少,全球氣溫將與日俱增,氣候變遷的陰影將揮之不去。上述報導只不過是地球資源不當使用的冰山一角,事實上,我們生活周遭充斥著無數類似的案例。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的人力投入在醫療研究上,戰後這類研究轉移為商業用途,提升了民間之醫療水平,延長了人類的壽命。另一方面,量產技術不斷精進,帶動了產品單價下跌,更高比例的人口消費得起日常商品。先有人口增長,後有需求增加,鼓勵製造商繼續提高產量,增加收益。而消費者身處商品垂手可得的環境,樂得沉浸在物質享受之中,兩者皆大歡喜。公部門繳交出亮麗的經濟數據,人民也享受經濟成長帶來的生活便利,看起來似乎是太平盛世,空前文明。但是,當我們在消費的激情過後,是不是要檢驗一下這些被使用掉的資源是否為有限的 ? 一個地球禁得起人口成長加上平均消費增加兩者前後夾擊嗎 ?

  在暢銷出版品排行榜上,最常見的熟面孔就是理財書籍。稍有概念的人都知道要累積財富得雙管齊下,門前開源,門後節流。只要堅持收入大於支出,行之有年,必可以累積可觀的財富。如果將地球的資源類比於一個人的財富,地球上的收入來自於光合作用,太陽提供地球收入,而人類主導這筆收入的支出。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的兩句話 : 「這塊土地與其說是我們繼承自父母,毋寧說是我們向子孫借來的」。想要子子孫孫都可以享用地球的資源,不虞匱乏,我們這一代就得要採取類似理財的行動,亦即,開源和節流兩者齊頭並進。具體的做法描述於后。

  開源方面,儘量使用泛太陽能源,如水力、風力、潮汐以及太陽光電能源。這些行業目前的成本都不足以損益平衡,有賴政府的補助才得以自食其力。潔凈能源在經濟上無法抗衡石化能源的主因,在於石化能源減計了外在成本。石化燃料造成的環境損害並未由能源使用者負責理賠,而酸雨造成的建築物侵蝕也不是由肇因者負責修繕,如此觀之,石化燃料生產能源的成本自然很低廉。京都議定書要求簽約的已開發國家「必須在 2008~2012 年間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 1990 年水準再減 5.2% 」。中華民國政府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規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 2025 年要回到 2000 年的水準,也就是較 2008 年減少百分之二十五。從追求 GDP 每年成長 3% 的角度視之, 2025 年的用電量至少是 2008 年的 1.25 倍。這些未來多出來的用電需求,除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之外,勢必要由再生能源來產生,否則 2025 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作為地球村的一員,政府需要以更積極的措施鼓勵民眾踴躍採用泛太陽能源。諸如稅額抵減、安裝補助、收購電價之類的獎勵方案,都已經刻不容緩,必須儘快立法通過,以實現政府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作的承諾。

  節流方面,不必像開源那般資本密集,升斗小民即可參與節流活動,其重點在減少對物質的依賴,追尋精神層面的充實。雖是小小的個人,但是聚沙成塔,滴水穿石,累積起來的效益也不可小覷。每個人都有物質和精神兩份資產,任何一份資產入不敷出都會嚴重降低個人的幸福感。 40 年前是人口大量生育的年代,那個年代一年吃不到幾次肉,兒童身上穿著縫縫補補的衣服,家中掏不出幾項玩具,沒有電視可看。對照今天的兒童,菜市場裡山珍海味羅列雜陳,電動玩具成箱成桶信手拈來,衣服鞋襪舊去新來源源不絕,電視節目包羅萬象多采多姿,照理來說,這就是從前人夢想中公主王子般的生活。然而,為什麼今天台灣的生育率只有 1.09 ,全球倒數第二 ? 而 40 年前大家爭先恐後生兒育女不落人後 ? 這其中的原委不外是精神與物質不平衡的表現。 40 年前是物質生活匱乏精神生活豐富,生育率過高。今日是物質不虞匱乏,精神生活空虛,生育率過低。尋求平衡不僅是解決人口問題之道,也是地球永續發展之途。就我對生活周遭的觀察,條列出減少物質消耗,保護居住環境的幾個概念:

一、塑膠容器減量。清早出門上班上學,人手一袋,裝的是路邊現做的早餐。塑膠袋是環境常駐的污染源,真的需要一只塑膠袋才能夠攜帶早餐乎 ?

二、夜間下班,距離第二天上班至少還有 8 小時。電費由公司支付,時間由我們提撥,為了省卻電腦重新開機需要等待的 1 分鐘,乾脆不要關機 8 小時,這樣的做法合理嗎 ? 在台灣, 76% 的電力來自於火力發電,火力發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這可是地球暖化的主要嫌疑犯。

三、行動電話綁門號,每隔固定一段時間就可以免費換新機型。捨棄舊機型意味產生新垃圾。這項新垃圾還附帶電池污染,電子零件有毒物外滲污染,以及生產手機消耗電力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如果舊手機堪用,為了地球的環境,何不用到它壽終正寢。新的機型未必能夠提升個人的生產力。

四、餐廳中的免費紙巾一抽又再抽,反正不用錢,少用就吃虧了 ? 其實,一樣物品的價值在於它發揮的功效,救人一命的飲水價值勝過一兩黃金,而紙巾由真正需要用的人擦拭才可以發揮紙巾的價值。少用免費紙巾沒有吃虧,因為用得多並未對你產生更高的效益,反而是加速地球資源消耗,讓現存的眾生吃了大虧 .

五、上班開車可以海闊天空,無遠弗屆 ? 大部份的人都是定點通勤,工作性質也不屬於到處遊走那一種類型。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只有上下班小小的不便,附帶的好處卻是降低自行開車引發的風險,比如說交通事故,無論是撞到人或是碰到車,其後續的處理都是曠日廢時,勞神傷財。另一方面,家用汽車的平均使用率不到 5% ,精明的老闆都是操作機器 24 小時進行運轉。一個低使用率的汽車美其名為運輸工具,實際上只是一件娛樂玩具。大家如果對通勤的觀念趨於一致,則機動車輛排放的溫室氣體就有機會減量。

六、古人家訓是「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今日坊間的思考邏輯是「修理費很貴,還不如買一個新的,人應該對自己好一點」。購買實體商品是促進經濟成長的唯一途徑嗎 ? 換新東西代表著消耗更多的原料再製造一次,也就是再一次的排放溫室氣體,再一次的使用地球資源。舊東西能修理就修理吧,修理也創造服務業的工作機會。

七、食物隔餐勿食,因為營養成分消失大半,吃到肚子裡也不易吸收 ? 殊不知今日許多疾病的成因正是人類長期將自己與病菌隔絕,導致免疫力下降而成疾的。適當的病菌可以增強人類的免疫力,活得更健康。隨意丟棄食物是當今人類濫用地球資源的縮影,中國的先賢早就提醒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

  總括而言,上述項目不過是把一些保護地球的概念具體化,限於篇幅,無法一一陳述。我們個人可以藉著這些概念引發靈感,應用在日常生活的小節中。當大部份的個體都願意從小處著眼,循序漸進崇尚儉樸,則少數人的炫耀性消費就不易被放大報導,貧富的差距有機會降低,族群對立有機會減少。事實上,唯有縮減貧富差距,人類才能走上尊重人權消弭歧視之路,為世界帶來長久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