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艋舺效應談青少年的教養

銀嶺照相館/店長 張容真

  現在最夯的電影「艋舺」,它的主要內容在描寫幾位主角成長的故事 ,片中幾位主角「只問義氣,不問意義」,讓多數的青少年認為這樣的舉動,是何等的「酷」有個性。青少年在這種「意義不敵義氣」的認知下,於是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其中有一則新聞,台北縣樹林的博愛市場,兩名青少年被喝醉的路人嗆聲,心生不滿,叫了一群朋友拿棒球棍圍毆醉漢,場景又和艋舺一樣,青少年紛紛仿效電影情節,鬥毆事件有如太子幫翻版,很多父母師長憂心忡忡,擔心電影為孩子帶來不良示範,使原本中規中矩的青少年,突然學起耍流氓的動作。甚至,最近在網路部落格留言板赫然出現要加入「竹○幫」留言,未料竟獲熱烈回響,有人說自己「能打、耐打、重情義,也想加入」,還有人自稱是堂主,公然吸收會員,看到這樣的留言不禁讓許多學生家長寢食難安,懷疑部落格已經淪為幫派招募學生的管道。類似事件將層出不窮。讓許多父母深深的感覺到現在年輕人,簡直被艋舺影響太嚴重了。然這樣幫派械鬥的電影,延伸出之負面效應仍逐漸發酵中。

  如何避免這樣的負面的骨牌效應,當然全面的撲火禁止是不可能的事。因為,現在社會擁有太多多元化的網路訊息與刺激物,我們真的無法為孩子過濾所有可能危害心靈的人、事、物,更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將孩子保護成絕緣體。縱然處處周全的保護,百密仍會有一疏,溫室下的花朵固然美麗,一但出了保護層後是否能依舊綻放美麗?這才是我們所需要關注的。在青少年處於發展自我統合、尋求自我角色認同的階段過程中,青少年的次文化是一種社會變遷下的產物,它發揮了關鍵的影響力。學者席伯拉(1984)曾提出八項重要內涵來檢視青少年次文化,包括:獨特價值觀與規範、特殊之暗語、易受大眾傳播之影響、注重流行時尚、重視同儕歸屬、特定身份標準(不同於社會之標準)、同儕支持、滿足特殊需求(如犯罪或脫序次文化)。這也就能了解,朗朗上口的電影台詞、義氣煥發的主角等,在流行時尚的潮流下,都成了青少年追逐仿效的對象。那身為父母到底要如何做呢?筆者,認為要從家庭生活當中開始,教導孩子學會尊重,及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觀,才能治標又治本。

  首先,尊重絕對不是口號,尊重是透過學習來的,不會是喊一喊,或擦擦阿拉神燈許願就可以。然,在教導孩子學會尊重之前,家長自己要學會何謂「尊重」並落實在親子互動中。本身為五、六年級的父母,或許在以前那個時代,都被教成「囝仔人有耳無嘴」,那時候跟本沒有所謂的親子溝通。所以,在不知不覺中承傳上一代權威教養的方式,很多父母安排好孩子的未來。一開口,常常是「爸爸是老大,說了就是」,「乖!聽媽媽的話」。

  而尊重第一要素,「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不要讓孩子高唱「你不懂我的心」。做父母的通病,喜歡下指導棋,只顧自己要說什麼,根本聽不進去孩子的心聲,特別是很多像卡通「花媽」類型的媽媽,根本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講先贏,做錯要唸、理所當然,最扯的是沒做錯也要唸,當作是提醒,常讓孩子無所適從。所以父母要少說,用傾聽青少年的「心」來體會青少年的「感受」。

  第二「學會接納新一代的觀念」。為人父母常會倚老賣老,開場白總是這麼說,「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並把過去總總老是掛著嘴巴。家長唯有跳脫既有的框框、放下舊有的思維模式,跟著現代潮流一起成長。用青少年的「腦袋」來體會青少年的「想法」,才能有效的交流與雙向溝通。

  第三「學習平等心」。尊重只有存在平等的對待上,不要當高高在上的父母,放下身段主動親近孩子,關心而不擔心。孩子並不是我們財產,命運掌控在每個人的手上,尊重孩子的選擇。以青少年的「眼光」來體會青少年的「眼中的世界」。

  第四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觀。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觀需從小養成決不是長大就會了。孩子的言行舉止都是大人的縮影,所以父母的身教更重於言教,俗語說的好「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這是個性的遺傳與環境的影響。按照「因果論」,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得先從家長本身改造開始。說個很諷刺笑話:一位父親氣極敗壞到學校去,因為他的孩子隨手拿了同學的鉛筆。父親非常生氣斥責小孩:「為什麼要偷別人的鉛筆?有需要可以跟爸爸說,爸爸就會從公司拿回來。」在家長這種「表裡不一」錯誤示範之下,青少年會學習到的是什麼?

  所以,要從實際經驗中讓道德感生根,不能只靠教材背誦,唯有實際的經驗,才能讓正面的價值觀在生命中牢牢紮根。因此,教孩子要有公德心、守秩序,大人就得做好榜樣,不亂丟垃圾,不亂吐檳榔汁,不任意穿越馬路,開車時要禮讓行人。人生只有一次,生命不能重來,父母不能隨時隨地守護在孩子身邊,教孩子懂得分辨是非對錯的觀念,孩子心中自然就會有一把尺來衡量,不僅會尊重自已,更懂得尊重他人,如此,教育的內涵才能化為真正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