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從「心」、「動」開始

桃園縣中壢市龍岡國小代課老師 蕭蓮君

  「喔!老師,你看啦!怎麼地上有這麼多煙蒂、檳榔渣跟垃圾啊!每天都有掃不完的垃圾,很討厭耶!叫他們不要亂丟好不好,我們每天都掃的很辛苦耶!」「對啊!對啊!怎麼那麼沒公德心啊!」這是每當掃地時間,班上的小朋友在掃學校圍牆外面兩側的人行道時所會聽到的抱怨聲,這不禁讓我想起國小時候的一段往事。

  有一次同學跟我興致勃勃的發起清理公園池塘垃圾的行動,兩人帶著水桶及鐵夾至公園池塘邊撿拾漂流在水面上的垃圾,雖然費力,但見池塘乾淨起來,彼此都覺得很開心。隔天行經公園時卻見原本乾淨的湖面又處處可見垃圾,心裡想著:「好不容易才清理完的池塘怎麼又有人亂丟垃圾啊!」心情是又氣又難過。正因為感同身受,所以同學當下的反應我很能理解。

  想到學校師長每每教導同學要發揮公德心的同時,社會大眾卻給小孩帶來最不良的示範,校外人士亂丟垃圾的行為與習慣比比皆是,這不僅僅使同學辛勤工作的成果白費了,也直接破壞我們的環境,更衝擊著我們正積極培育之下一代,就像他們開始會說:「老師叫我們要有公德心,但是為什麼他們就可以亂丟垃圾?」或是有「不是我丟的但是為什麼要我來掃」之類不平的想法出現,表示他們對師長所傳授相關品德的觀念與做法上產生矛盾或質疑,從而使得教育原本的美意大打折扣,正因為孩子從老師那兒聽說的道理跟看到他人所做出的行為並不一致,所以當孩子開始無所適從及信服時,他們又怎會身體力行呢?

  因此,請大家不要再當「害群之馬」了,這些國家未來的最有希望的一群-他們的可塑性高,模仿力強,諸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所以良好品格的養成單靠學校師長的教育是絕對不夠的,我認為應該「心靈」與「行動」並重,一方面以「道德倫理」作為心靈導航,從「心」啟動,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造成別人的負擔或對別人造成負面的影響,另一方面則由自己身體力行,落實在生活中,去做對的事,並戒除不良習性,如:製造髒亂、污染、言語辱罵、暴力、無禮、失德、不守法紀......等,換言之,人人皆應具備正確的觀念和做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聽到的、看到的都一致,自然而然孩子也跟著仿效,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為孩子樹立起良好的典範,同時也能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現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