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用愛改變家庭環境

台積電資深工程師 蔡嘉峰

  我在純樸的農村家庭長大,家中的組成簡單,小時候父母親對我們三個小孩的管教很嚴格,由於,當時沒有健保,我們三個小孩又常常生病,每次到醫院看診就是一大筆花費,加上平常時的生活費還有小孩讀書的註冊費...等,對農村家庭不穩定的收入而言是沉重的負擔,所以,媽媽都會為了金錢方面的問題抱怨父親沒拿錢回家,抱怨奶奶沒有適時地資助她,幫她帶小孩,日積月累之後就造成嚴重的婆媳問題;通常大人在爭吵時,小孩子是最可憐的,尤其是身為男孩的我,常常被拿來當成爭吵的工具,在媽媽面前說奶奶煮的飯菜好吃,媽媽就不高興,如果我不吃奶奶煮的飯菜,奶奶就會很失望,如果兩方吵的很凶,奶奶就會生氣的跟我說,你以後也娶一個老婆來氣你媽,所以,我很難同時去親近她們倆位,到後來演變成跟家人之間的關係都不是很親密

  有了這樣的家庭背景與生活環境,小時候的我總是沉默寡言,讀國小的時候我就很羨慕一些口才很好的同學,可以幽默風趣地跟同學開心聊天,可是我卻連跟家人講話,都因為父母親工作勞碌,不知道要跟我們聊些什麼,通常講沒幾句話就草草結束了,在學校跟同學的互動也很少,少到甚至可以算出每天跟同學講話的句數,如此,日復一日,便覺得上學很無趣,所以,每天都在期待能夠趕快畢業,希望換個環境從新開始,結果,國小畢業之後到了國中,情況還是一樣;而且課業壓力越來越沉重,假日還要到田裡幫忙,我當時就想,為什麼別人家的小孩到了假日都是全家出遊,我們家卻得如此忙碌!? 到了高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期末考前,有些室友說要回家休息順便準備考試,沒有回家的室友也有家人前來探望,落單的我最後決定還是回家好了,於是就坐車回到鎮上,然後,聯絡媽媽騎機車來載我回家,在機車上,媽媽一開始很高興我回來了,可是,當她要我這個禮拜去田裡幫忙卻被我拒絕的時候,生氣地跟我講說:要休息要讀書就待在學校就好了,幹碼還回來,浪費車錢!那時我的心情瞬間跌落到谷底,眼框泛著淚光,心中有很大的疑問,家不是避風港嗎?為什麼這個避風港沒辦法安撫我內心的不安,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小時候的我始終認為我們家的經超難念

  長大後,在一些因緣際會之下,接觸了許多的善知識,才漸漸地打開心房,慢慢地能用同理心去感受父母親扶養我們的辛苦,回想起當時只重視自己的利益,卻沒有為父母親著想,實在感到慚愧;就像我讀高中的時候,媽媽每個月會給我一萬塊的生活費,這包括住宿飲食書籍...等大大小小的費用,而他們一個月的所得也只不過三萬,另外還有姊妹兩個人也在讀書,家中也要基本開銷,爸媽就只能每天清淡飲食,省吃簡用,才有辦法度日,妹妹以前都會說:錢都被哥哥讀光了,我只能少讀一點,趕快畢業去工作;同樣地,姊姊也是技職體系畢業後就開始工作了,只有我是一路讀到大學畢業,妹妹則是在工作數年後才半工半讀完成大學學業;這真的要很感謝我的家人,要不是有他們的付出,我不可能有現在舒適的生活,原來我在這個家庭裡面一直都是最幸福的

  知道以前的心態錯的離譜,就想要努力去彌補過失,好好的孝順父母親,但是,一開始卻不知道要怎麼做?跟父母親講話變成在指導他們,說教的方式雖然可以讓父母親知道我的關心,卻造成他們的反感;後來,我才知道"父母親是用來孝順的,不是用來說教的",做比說的重要,於是,看到房子太亂,就用心去整理,幫忙做家事,努力工作不讓父母親擔心,跟他們之間的互動才慢慢地變多,只是感覺親子之間還是有些距離,沒有想像中親近,於是,我又做了一件30年來不曾做過的一件事,就是在去年母親節與父親節那一天,趁著這個大好時機勇敢地跟父母親表達:我愛您!他們一聽到這句話時都很錯愕,可以看出來他們還沒有適應這突如其來的表示,不過,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們快樂的心情,我自己也很開心,終於,家有個樣子了

  有了這樣的轉變,使我相信,凡事得從自己改變起,只要自己內心環境變好,外面的環境就會跟著變好,心中有愛,家中處處有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