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處看環保

台北縣中和市私立南山中學國中二年級學生 曾定澤
  每次搭捷運,經過出口處時,都會看見人行道旁有一大片的空地長滿了芒草,許多都比人還高,很少可以在台北市看的這個景象。有一天經過捷運站時,忽然覺得怪怪的,怎麼四周圍這麼空曠,一望滿滿的芒草叢一夕之間變成遼闊而且只有水泥的停車場,心裡就有所感慨:為什麼要做成這樣呢?做成水泥下雨的時候很容易有水窪,又不環保,剛剛下來的雨就這樣直接流進下水道,沒有絲毫的利用,那倒不如做成一個接一個的小磚頭,磚頭之間有土壤可以把水吸收,而土壤也可以孕育出些小草,讓灰灰的水泥地增添些色彩,不是挺好的嗎?
  
  最近作家張曉風為202濕地請命這件事又是另一件環境的議題了,169頃的土地,綠意盎然,成群的鳥兒在202優遊的翱翔,雖然政府說中研院的生技園區只用25公頃的地,其中只有約7公頃土地會覆蓋建築物,並發展育成中心,其餘18公頃土地保留成為綠地與開放空間,希望兼籌並顧生技與生態,但是只要有發展,勢必會影響到那裡的生態,202已經是台北市僅存的綠地了,希望政府能夠有替代的方案來減少開發。
  
  樹和綠地對台灣而言十分重要,如果台灣沒有了樹,那中央山脈只要一下雨就會發生土石流,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政府明文規定只種不砍的政策讓台灣免於土石流的災害,而且還可以綠化環境,比起都市裡的水泥叢林,大自然的森林不是更棒嗎?
  
  有時候會為了經濟抹殺環境,但是人們有沒有想過環境一旦破壞了就幾乎沒有機會再修復了,所以環境的保護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還有急迫性,再不保護的話台灣就要被海水淹沒了。但是經濟也對一個已開發國家-台灣很重要,少了經濟,環境保護也做不下去,所以經濟與環境之間的平衡點是值得全民一起去深思與討論的一個議題,永續發展是對全世界一個重要的作法,環境與經濟就可以手牽手一起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