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勝天或人應順天

美商栢誠國際台灣分公司資深工程師 陳夢龍

  記得小時候每次寫作文,總是被教育著在文章裡寫著"人定勝天"這幾個字來期勉自己,希望藉由人類智慧與力量,努力克服周圍環境的阻礙,來改造環境、創造環境。幾十年下來,人類的經濟活動蓬勃發展,為了不斷追求更多的經濟利益,為了提高更好的生活品質,不惜改變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對於環境的改造,日益加深。然而,在乎略掉對於環境的尊重,不斷地過度開發之下,衍生而來的是氣候變遷與天災不斷,這個生態改變所造成的失衡現象,就像是大自然環境對於人類以往過度開發,忘記了對於環境的尊重,肆意破壞後的教訓,對於人類生存已經造成了危機。我們不禁要問,過去我們受到對於創造環境的教育,學習到的知識是否正確?在一味追求科技進步而對於環境過度開發造成難以回復的生態危機,到底人類應該學會"勝天",還是"順天"?而我們接下來又該如何與大自然合諧相處,是目前最重要的課題。

  在台灣,我們生活的環境,由於地理位置與地形因素,使得地震、水災與風災等天然災害頻繁,這些災害的發生常常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然而,這幾年來已有日益嚴重的趨勢,往往不必等到地震或是颱風發生,只要一陣大雨,就會造成許多地區遭到洪水或土石淹沒。甚至就連晴空萬里的好天氣,也可能因為突然的山崩而造成公路中斷與生命財產的危害。歸咎這些災害發生日益嚴重的原因,是對於環境的尊重不夠,過度開發的結果。然而每當災害發生以後,檢討的聲音與來自政府改進的承諾,從未間斷,不變的是,災害的發生並沒有因此而減少。

  當國家政府或是大企業追求經濟或科技發展所帶來利益時,往往會因此犧牲一些應該考慮與重視的問題,生態環境就是常常被犧牲掉的一個議題,長期下來,為了經濟利益而過度開發及改造自然環境所帶來的,是很難再恢復的生態問題,然而這些生態破壞問題,往往就是災害發生愈來愈嚴重的原因。而為了彌補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再利用所謂生態工法來補救,其實是很矛盾的,或許那又是另一種自欺欺人惡性循環罷了。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和生態環境之間應該如何取得平衡,有賴於國家政府對於環境保護的覺醒,以及對於國土保育政策,能夠真正重視與落實。

  最近看到有關政府在討論蘇花替的興建與202兵工廠開發國家生技園區的相關議題時,似乎又是追求經濟與科技發展,選擇準備犧牲生態環境的一個例子,在此呼籲政府,不要忘了,每當災害來臨時,再多的檢討與彌補,也無法恢復對大自然環境已造成的破壞以及災害發生的惡性循環,不要把對於環境的保護與尊重,當成欺騙人民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