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教育功能的省思

輔仁大學副校長 郭維夏
  

九十年代後期社會的核心價值似乎已起了隱憂,物質豐裕、心靈貧窮, 溫良恭儉讓的人文素養早已被遺忘,台灣早期社會面對的是缺人才、缺資源、缺金錢,如今缺的是人品,消費者缺品味,家庭生活缺品質,政商人物缺品格,做事缺原則,做人缺誠信,態度未能不貪、不爭、不獻媚,品德未能有格、有節、有分寸,在世俗化的衝擊下,人性兩股拉鋸力向上提昇或向下沉淪,理智與意志常出現了無力感,不少人失去了終極目標與意義的追尋,勢將養成錯誤之人,其離人之典範,必因之漸行漸遠。社會諸多亂象皆因心性課題及人文素養被忽略,導致人生成長僅著重專業知識的教育方式,漠視教育是一個生物自然人成長為「人」的重要過程。換言之,教育應該是一種「成人化」的過程,而不只是從技術功用效率層次,把人一變而為物,人的存在價值全被抹殺,只求其是否有用、是否能滿足所存在的社會需要為教育的終極目的,構成後現代學者所指責的「去人化(de-humanization)」過程中的主要影響力。

   任何一個社會形朔出的文化是一群人之「思考模式」、「行為模式」、「生活方式」、加上隱藏在其背後的「價值觀」。文化是一種修養,要靠學習才能獲得,中國人向來以文化悠久自豪,早期獨特的儒道精神、勤儉努力、倫理道德及價值判斷等,受現代環境與外來文化的影響(如哈日風、哈韓風),中國文化精神已日漸消失,這文化是否尚有生命力?此文化能否與時俱進,接受挑戰,再創新機似乎亦出現了疑慮。社會要有怎樣的氣息基於有怎樣生命觀及視野的一群人, 生命只要一顆躍動的心繼續尋找「真正有價值之物」,它就有希望逐漸接受真善美聖的啟發,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大學的目的是使人在知識、能力、才氣、性格上得到培養與琢磨,促進青年學子思想獲得最大的啟發,心靈獲得最深的悸動,理想獲得最高的昇華,喚起知識份子關注人間事,作為社會的良心與文化的明燈,努力追求卓越及社會批判,不僅成為社會的一員更扮演真正的參與者與貢獻者。

   多年來不少人都說這個社會病了,各種媒體所傳遞的多半是負面消極的訊息為多,又何以不能多傳達些正向激勵人心的福音呢?自中世紀以來天主教大學是福音與文化間交談的主要場所。特別是基督信仰與現代科技的交談,在宗教交談上幫助分辨不同宗教所含有的靈性,教會主要使命在於傳福音,使信仰與生活的關係在每一個個人及其生活、行動和彼此交往的社會文化裡得以建立。而天主教大學是基督及其訊息之生活的、機構性的見證,協助教師學生了解自我,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平衡而整體地發展其人格。同時藉其學術性研究結果,幫助教會答覆時代問題、需求。在其學術研究中更加探討當代的緊要課題,特別關注倫理宗教向度。為維護社會真實好處,須說出不討好輿論和令人不悅的真理,並以基督精神為他人服務促進社會正義。此外,天主教大學也應提供大學團體成員機會,將信仰、倫理原則及學術性 、非學術性活動整合,鼓勵信友師生跟隨基督的榜樣,注意到在經濟、社會、文化及信仰上受不公平待遇的人,意識到對於在物質精神上受苦者的責任。

   學校是為年輕的下一代提供成長的學習環境,然而今日學校的問題日漸嚴重,容易迷失在自我的追尋中,加以學校組織官僚體制化,學生的獨特性容易受到忽視,師生關係趨淡,學生對學校的疏離感與日俱增,以及我國教育一向強調對「他者」的關懷更甚於對「己身」的付出,往往忽略教導如何關懷自己、如何排解自己身心與情緒上的不適、甚至如何求助?目前社會呈現的文化是反射著人內心的態度與動力。人格不統整的深層理由在於道德沒有內在化,在一個急功近利的社會裡,人愈不注意生命目標的確立與價值觀的內化,社會就愈混亂。今天的教育被實證功利主義的思想衝擊侵蝕,一切講求時利有用,人的主體性完全喪失;人的終極關懷全遭受漠視。所追求的只是滿足肉體生命、今生現世、物質世界的次級需要(secondary needs);至於生命意義、人生價值等原級需要(primary needs)則日漸模糊、至終消失蹤影。學校所從事者即在傳道、即在解惑,但傳道、解惑,都與生命直接有關,傳道解惑是一個生命(老師)碰觸到另一個生命(學生)的經驗,師生間的關係,絕對不是一種功利關係,也不是一種透過組織系統的安排而產生的關係。生命老師碰觸生命學生的經驗教育,是學生接觸人類傳統文化中最深沉智慧的一扇窗,通過這扇窗讓他們的心智得到啟蒙與進一步成長的機會,讓他們禁錮的心靈獲得徹底的解放,開展未來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