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的生物可分解材料

聚乳酸

美國穀物協會駐台代表 張學義

  傳統塑膠在應用上有很多的便利與優點,故與一般大眾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然而它在被使用丟棄之後,大量的廢棄物卻可能污染環境,成為垃圾處理的一大課題。若經焚燒,並可能產生戴奧辛,影響到人體的健康。因此許多專家們試圖發明能對環境更友善的材料,生物可分解材料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即因運而生。

  美國某一廠商以玉米為原料,自玉米萃取出玉米澱粉,將玉米澱粉發酵成乳酸,將乳酸聚合為聚乳酸 (Poly-lactic Acid 簡稱為 PLA) ,而做成生物可分解材料 。 目前該廠商,已在內布拉斯加州設廠量產聚乳酸粒 (PLA resins) 。我國的廠商自美國進口聚乳酸粒,在台灣加工成產品, 主要的產品包括冷飲杯 ( 用於啤酒 、珍珠奶茶、 果汁 、牛奶、茶水 ) 、蛋盒、生鮮托盤 ( 肉片 、 蔬菜 、 水果 、壽司、 沙拉 ) 、食品盒 ( 糕點、三明治、蛋糕 ) 、吸管、餐用刀、叉、湯匙等等。 不只在台灣使用,也已回銷到美國。聚乳酸 也可以抽成纖維,用以製作領帶、衣物、地毯,也有廠商以它製成手機外殼等等。由上述之廣泛用途可瞭解它的多樣性 。

  聚乳酸之原料來自於玉米,全球各地大都可以種植,每一年都可收穫,生生不息,要多少有多少,所以原料來源無虞,符合永續性的原則。傳統塑膠原料則來自於石油,而有關專家已開始擔憂地球蘊藏的石油會有枯竭的一天。聚乳酸製品若經焚燒,不會產生戴奧辛或其他有毒物質。聚乳酸在堆肥的環境下,經數十天後可完全分解 ( 依製品之厚薄而異 ) ,故聚乳酸堪稱為具有天然、永續、無毒、與 環保等特性的 生物可分解材料。

  聚乳酸製品已獲得 我國環保署 「環保標章」的認證,消費者可藉由「環保標章」來區分它與傳統塑膠製品之差異。雖然現階段聚乳酸的價格比傳統塑膠為高,然而隨著各國環保意識日漸增加與全球石油蘊藏量日漸減少的事實,相信聚乳酸的價格必將很快地達到可被廣泛接受的水準。

  以傳統塑膠製成的包裝材料使用廣泛,例如生鮮托盤多以保麗龍材質(發泡聚苯乙烯,發泡 PS )製成,蛋盒及糕餅麵包盒則多為 PET( 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 ) 、 PVC( 聚氯乙烯 ) 與 OPS (雙軸延伸聚苯乙烯)製成 。然而 這些 傳統 塑膠容器不易分解,若在 使用之後棄置 於環境中,可能對生態環境、陸地生物或海洋生物造成不良影響。針對 傳統 塑膠類生鮮托盤、蛋盒及糕餅麵包盒等 廢棄物的減量 ,我國的環保署曾研擬限制使用管制措施,規範公部門、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有店面餐飲業,及有店面的西點麵包業等場所,不可以使用含有 傳統 塑膠成分的生鮮托盤、蛋盒及糕餅麵包盒。為瞭解上述容器改用塑膠以外的替代材質是否可行,我國的環保署曾於 2005 年 8 、 9 月間舉辦試辦活動,在家樂福及興農超市試用以 聚乳酸 材質製成的包裝容器。測試結果發現 聚乳酸 包裝容器無論在材質強度、保水性、承重力,以及對販售商品的溫度需求,均與原來的 傳統 塑膠類包裝材相仿。

  不過,在推廣這一類產品時,我們也曾遭遇到一些困難。例如有些人強調使用一次即丟棄的產品不環保,而自行攜帶環保杯與環保筷比較環保。事實上,有些場合適宜採用高級餐具 、 有些場合適宜採用自行攜帶環保杯與環保筷 、 有些場合則適宜採用使用一次即丟棄的產品。舉例來說,在麥當勞與肯德基等 連鎖速食店,實不易要求顧客們都 自行攜帶環保杯、 盤、刀、叉、匙。這時候 聚乳酸餐具就可發揮它的長處。由此看來, 在推廣環保觀念時應適度適宜,適材適所。 願意自行攜帶環保杯與環保筷的 顧客們 ,當然受到歡迎,但 連鎖速食店也可以提供 使用一次即丟棄的生物可分解餐具。如此雙管齊下,得以更周全地維護我們所居住的環境。

  一般耳熟能詳的環保觀念包括垃圾減量( Reduction )、重複使用( Reuse )與資源回收( Recycling )。 自行攜帶環保杯與環保筷可達到上述 垃圾減量與重複使用的效果。 聚乳酸製品可完全分解成堆肥,可達到垃圾 減量的效果。此外, 聚乳酸製品可回收再利用,也可達到垃圾 減量與資源回收的效果。故值得有關單位協助推廣,共同為環保盡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