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從心開始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系講師 張淑芬

  我是個音樂工作者,在大學音樂系及高中音樂班任教近20年了。音樂班是一個很特殊的環境,為了培育優秀的音樂人才,必須把所有通過嚴格資優考試的學生集中在一起,方便管理及上課,因為所安排的課程是與非音樂班的有許多的不同。我自小就是在音樂班獨特的環境中就讀,對於這些獨特的族群有著相當的熟悉及了解。既然是獨立出來的班級,除了課程的規劃不同,在教室硬體設備上,總是享有如「天之驕子」般的待遇,自然而然養成其優越感。喜歡比較樂器的價值,比較師資,比較術科成績,比較家庭的經濟能力,所有的比較常常讓學生陷入痛苦的心情,曾經有大學生哭訴她的樂器不如其他同學,而家裡並無能力為她換更好的;也曾有學生每餐吃泡麵,餅乾度日,只為了買下一件衣服;也有學生努力兼家教賺錢,不是為了養家(即使父親以開計程車維生)卻買盡名牌而成為卡奴;甚至同學之間動輒上萬的名牌衣飾而面不改色。

  整個社會的風氣通常與當下的社會價值有關。總觀現在的雜誌媒體,大量報導名媛淑女及財團首富,一擲萬金,名牌包包衣服,珠寶首飾,奢華婚禮,整容改造,名模偶像,讓甚至只是幼稚園的幼兒都起而模仿,更可怕的是,當媒體節目中小男孩與小女孩,珠光艷麗,濃妝艷抹的超齡打扮,唱起那愛恨交纏的糜縻之音,甚至是父母所訓練及主導,這使得下一代價值觀只建立在名利上,幸與不幸自不在話下。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以「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的超級口號,讓父母除了難以招架,更是種下日後憂鬱症甚至是社會問題的根源。

  期盼我們的政府教育單位,能以社會風氣為大前提,大力整頓教育環境,孩子是國家未來主人翁,若是禁不起壓力的「草莓族」居多數人口比例,試問國家的未來在何處?我是一個在溫室裡長大的音樂人,但是我痛心於年輕一代的迷失,「心是一切的根本」,若上自國家領導人及教育單位,下至販夫走卒,老弱婦孺,都能有此認知,教育是一切進步之始,社會環境將因而改變,即是國家之福,社會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