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畜牧生產

國立宜蘭大學 生物資源學院院長 林榮信
  人類生活的演進,從原始漁獵生活開始,那時候想吃牛肉,就得和野牛搏命相拼,或聰明點學印地安人將野牛圍逼下斷崖宰殺。隨著時代演進到逐水草而居,開始馴養牲畜和耕種作物,進入了耕牧生活。牛肉的供應不再是野味享受而是例行農業生產,為了擴大生產和改善經濟效率,各式的生產科技亦不斷發展,例如生長荷爾蒙的引入牛隻生產系統,殺蟲劑的使用來增加養牛穀物供應,基因轉殖技術亦改造了作物和動物生產等。現代化科技的確改善了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使消費大眾能享受到物美價廉的肉類產品。但相對地,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消費者除了注重食品的衛生安全外,並越來越關注營養保健,同時對環境生態的關懷亦越發注重。時裝及流行事物會有復古風,農業生產的農作物或畜產品似乎隨著文明的進步發展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亦講究復古風。尤其是生產模式越來越強調天然最好或古法釀造,不希望有人工的過度琢磨或化學藥物的殘留和環境污染。農業產品無論是原料物資或加工成品,亦力求自然就是美和產品安全檢驗,確保消費者的權益。而這一切皆對今日的農業生產造成衝擊,尤其民以食為天,吃到肚子裏的產品更是重要,食品安全的議題常為大眾所關注。

  飲食不再只求飽足,而是注重品質的提升,而品質所講求不再只是營養美味可口,更要注重養生保健。當食品的衛生安全有所顧慮時,消費者所呈現的反應常是驚慌憤怒和厭棄。尤其,揭露於台灣新聞媒體的食品安全議題,總是每半小時或十五分鐘重播一次,甚至螢幕邊跑馬燈沒完沒了的重覆不停,弄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加上為了搶新聞或製造新聞,配合所謂的名嘴-非專業人員大放厥辭似是而非的負面評論,使整個產業皆被打為黑心事業,欲除之而後快。其對產業所造成的嚴重衝擊,反應在現實層面的就是消費量的極劇下降,消費大眾亦被搞得人心惶惶不如何是好。

  因此,食品安全不應做為品質的訴求,而是食品的最基本要求。因而有機農業的生產亦因應而生,且有蓬勃發展之趨勢。尤其當狂牛病爆發後,人類開始意識到牛是反芻動物,原本就吃草維生,只因養牛者追求其成長快速及肥育效率,而在其精料飼糧配方中,除了以穀物為主,更添加了動物性蛋白飼料的肉骨粉,包括牛羊反芻獸所煉製的肉骨粉,終於釀成難以收拾的感染危機。因而今日的牛隻飼養,強調以芻料和穀物為主的植物性飼糧配方,不能使用哺乳類動物蛋白的飼料原料,甚而衍生出所謂的自然牛肉(Natural beef)。但自然牛肉並不全等於有機牛肉(Organic beef),有機牛肉多了一份生命的關懷,不只是對消費者,亦是對牛隻和自然環境。2002年10月22日通過了美國農業部(USDA) 國家有機計畫標準規則,依據USDA對有機牛肉的基本定義要求,包括動物須由USDA所認證的農場和工廠所生產和處理,禁用抗生素和生長荷爾蒙,禁用哺乳類蛋白質或家禽蛋白質或副產物,動物飼料的生產禁用殺蟲劑或化學肥料,且作物生長的農牧地至少三年未曾噴灑藥劑,禁用基因改造的飼料作物,須有公正的第三者團體來認證和檢驗,完善的生產履歷追蹤,屠宰動物須從母畜的後三分之一懷孕期開始即接受有機飼養管理,動物能自由接觸室外牧草場,動物須被人道對待。自然牛肉的生產不似有機牛肉那麼嚴謹,USDA對食品標示自然(Natural) 僅要求產品加工程度極低,產品不能含有任何人工原料,以及產品不能含有任何防腐劑。

  人類得天獨厚,倘佯於天地萬物之間,既然是其中的一份子,自然對整個生態環境結構須加以愛護維持。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如果不加珍惜,恣意破壞其平衡,最終遭殃仍然是我們人類自己,因此古聖賢老子教誨我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醒我們人類要與天地宇宙萬物和諧相處永續共存。因此,科學文明雖然日新月異,但越是探索自然界的奧妙,就越發暸解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性。人類雖為萬物之靈,但縱觀歷史常見因一時之物慾須求或無知,而直接或間接殘害生靈加速其他物種滅絕,破壞生態平衡。

  聯合國在1992年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制訂了生物多樣性公約,以期保護生物多樣性。並期永續經營和資源分享。我國目前雖非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國,但身為地球村的一員,於民國九十年行政院會通過了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明訂政府相關部門間的互動協調和落實推動生物多樣性工作,以達成本土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利用之目的,並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生物多樣性從基本的生物資源調查、生物保育復育到生態環境的影響評估和維護等。更重要的是永續經營利用生物及其相關資源,公平的分享其所帶來的利益。因此,就農業生產結合生態多樣性,將保育與永續經營並重,藉由生態創意創造產業價值,將本土豐富的生物資源融入地方產業,並結合休閒娛樂與生態教育來提升全民維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和知識,永續發展生物產業經濟和追求全民優質生活環境。

  當今的畜牧生產作業規範,非常強調生產業者的責任感,包括對食品衛生安全,對動物的福利照顧和對自然環境的保育維護。由於環保議題的抬頭和農地規劃使用的經濟變遷,以臺灣的養豬產業為例似乎正在逐漸凋零,而全球性節能減碳的潮流,積極鼓吹減少食用肉類進而減少牲畜飼養,亦衝擊整個畜牧生產。加上進入WTO後,難以避免必須面對進口豬肉的競爭,臺灣養豬產業更加要產業升級走向精緻化和優質化來提高競爭能力。硬體設備的投資改善,例如配合推行批次生產或異地分段飼養而進行畜舍增改建,相對於人員的培育訓練是顯而易見且較被重視。一流的豬場設備須配有一流的飼養管理人才,方能創造出最佳的生產成績。而中興以人才為本,產業改善除了注重本身傳承和永續經營,更要引入新的專業技術和注入新血。因此,人才的培養和專業教育的在職訓練更是不可輕忽,產業所要的是負責盡職兼具專業學養的養豬從業人員。產學合作是培育人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農業教育的振興更須要政府部門的教育部和農委會攜手合作,共同支援和重視高等或大學的相關農業科系教育,並給予必要的教學實作資源和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