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差異孩子的藝術潛力

王麗卿

有一天在路旁我撿到一棵被遺棄的小樹,
我帶回種在院子,並不斷詢問這是棵什麼樹?
沒有人知道,我翻閱書籍、不斷摸索它的特性,
且依照一般植物的屬性,定時澆水、施肥,
我發現它逐漸失去生命力,葉片垂軟、日漸枯萎,
既定的模式不行,必須改變、調整,
或許自然的陽光及空氣就好,再加點關愛,
等待了好久好久,它都沒動靜,
周圍的人勸我放棄,不要傻傻地浪費時間,但我捨不得,
它那麼特別,它到底是棵什麼樣的樹?
終於有一天它冒出了新芽,隨後,綠意盎然,
樹幹也一下子抽長,充滿著強烈的生命力,
沒多久竟然看到了樹上像白玉般的花蕾綻放了,
像朵朵潔淨的蓮花裝飾在樹上,美極了,
看過的人沒有人不讚美,而且,
也沒有人想起,它曾經是一顆不起眼的小樹。

  我用這個隱喻來描寫我看到小晏的成長、蛻變、逐漸脫蛹而出。在談這篇文章的主角之前,我想先談談學習差異〈許多文獻則指學習障礙〉跟藝術的關連。大部份有學習差異的孩子,大都有閱讀或書寫的困難。由於造成學習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在處理圖像、感性、創意、視覺空間的右腦處在相對的優勢,而處理語文、理性、邏輯、條理分析的左腦則處在相對的弱勢。從這樣的觀點來看,不難解釋為什麼許多的藝術家都有讀寫障礙的問題,例如:達文西及畢卡索。在「藝術家創意密碼」中作者蒐集了許多資料佐證達文西有注意力缺陷、鏡寫文字及讀寫障礙,而畢卡索則是算術、看時鐘、拼字能力差,筆跡更是歪七扭八。正如同在「心靈之眼」書中作者說到「對某些人來說,障礙本身就是跟天賦連接在一起的」,擁有天賦就要接受障礙。如果當初畢卡索沒有從事繪畫這個領域,而是被家長逼去考法律或醫學,如今我們就會少了一個大師級的畫家。但是很可惜的是,目前在台灣普遍的教育現象大都以課業掛帥,這些閱讀、書寫困難的孩子,往往每晚掙扎在寫不完的功課上,耗掉他們的時間、體力、學習樂趣,換來的或許是挫折、沒信心、放棄學習。有些孩子的家長因為看不到孩子未來的可能性,也被眼前孩子的問題弄得焦慮、煩惱不堪,不得已他們只得怒斥孩子懶散、不用心,造成親子關係衝突、對立。有些家長則是卯足全力讓孩子一遍又一遍機械式練習測驗卷,或許這些孩子在課業上的弱勢雖稍微補了起來,優勢卻沒機會發展,未來學習路上可能沒有很強的學習能量。這種困境可能普遍散佈在許多台灣的家庭中。請家長想想,目前進大學已經不是擠窄門,幾乎想唸大學都有機會,問題是出了大學之門,孩子是否有一技之長去展現他的能力,是否有勇氣去面對社會的職場挑戰。在這些課業弱勢的孩子的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要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如何才能給予孩子適才適性的教育,教育的心力才不會白費。

  在台中市學習障礙協會,我評估過不少孩子,也建議家長要如何引導、教育他們的孩子,只有少數的孩子展現了突破困境的自我提升,成功的關鍵大都不在孩子,而是家長,家長願意放下對課業的執著,轉念,不再只看到孩子的侷限,而是以接受的心態,陪伴孩子克服問題,發展優勢。小晏的媽媽就是其中一位嚐到苦盡甘來的家長。

  初見小晏時他是在四年級,斯文、少言,外表或眼神完全看不出有任何問題,他畫了一張滿不錯的畫,但是,只是很不錯,並沒有令我驚艷。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畢保得圖畫詞彙測驗百分等級是94而他竟然連一年級的認字程度都沒有(小英的「英」,小莉的「莉」都不認得),幾乎無法閱讀簡單文字問題。他是我見過詮釋學習障礙的定義最有代表性的個案。媽媽是一位溫和、隨順的婦女,她說孩子學不來,她也不能逼他。我依然給了她一些教養或補救教學的建議,之後就未再見面。再見到這位媽媽時已是一年半以後在一場家長座談會上了,我問她小晏目前的情況如何,她說還是一樣,我很想幫這位特殊的孩子,之後我和小晏見面想提升他的認字及讀寫能力,我試著用應用在其他低年級孩子都有效的「全語文學習法」引導他閱讀及認字,可是效果很令我傷腦筋,因為那些常見的語詞,例如1. 就是 2. 總是 3. 決定 4. 特地 5. 這個 6. 結果 7. 那時 8. 辛苦 9. 現在 10. 只是 11. 果然 12. 根本 13. 忽然,都不認得,何況是其他的生字詞了,聽寫更是讓我體會許多家長的痛苦,剛練習過的字,馬上就忘了怎麼寫。小晏是個情緒非常平穩的孩子,他總是默默的配合,很少看到他主動地說一些生活經驗或是學校的事情,他臉上表情很少有變化,大部分的回答也是點頭或搖頭表示,雖然沒有情緒的問題,總覺少了一點生命的能量與熱情,這樣的學習對他而言似乎可有可無,少了學習熱忱,就沒有生命的動力,學過就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已經六年級了,認字及理解能力與學校課業產生如此大的落差,想必他也一定受過老師的責難及同學的嘲笑,他卻能夠如如不動,真佩服他的定力,我開始思索給他一個新的學習方式既然此路不通,我必需要想辦法轉換跑道,我想起當初評估時他畫了一張不錯的畫,或許從優勢切入,也是一條途徑。我想利用製作繪本,讓他需要文字表達,他可能有比較強的認字動機。於是我帶他去市立美術館看畫展,從觀摩、吸取、醞釀,再來製造、輸出。在觀看過後我要小晏寫出他印象最深刻的圖畫的感想,他則以畫圖表達心中感受,如下圖:

   

  就是這兩幅畫讓我看到小晏藝術方面的潛力,我認為傳統的教育模式不適合小晏這樣特質的孩子,在傳統體制內的學習方式,除了年級年年增上外,他的讀寫問題依舊,他的潛力卻沒有得到良好的開發,我跟小晏媽媽商量,為他找一個懂得他天份的畫家來引導他,補強弱勢與培養優勢應該同時進行,他的媽媽也接受了這個建議,我開始積極尋找適合他的畫家來培養他。同時我也引導他製作繪本,用畫圖來引出他的文字表達。一開始要選一個能感動他的主題吧!想到在美術館他對地球充滿廢棄物所產生的悲憫之心,因此,我選了環保主題的繪本「魚兒搬家」作為範本來引導他。他陸續完成了他的圖畫書。


 
  
 


  由於篇幅有限,只能秀出這幾幅畫。為了改善小晏國字書寫障礙,我不斷試許多方法---心象法、認識部首、圖像聯想、情境聯想都用上了(我要強調,不要認為專家會變魔術,把問題馬上變不見,能力的養成是日積月累的,家長要清楚這一點),似乎有點小進步,但是我覺得那不是我想要的結果。我想把我曾經對學障孩子的學習構想---師徒制的專業傳授,應用在小晏身上,像以前的師父教徒弟,從基本功教起,做人處事的道理及專業素養。我對小晏的媽媽說「小晏不適合靠傳統的學習方式來開發他的能力,因為他對語文似乎是不沾鍋,如果能有一個對孩子的特質很敏銳的畫家,直接來帶領小晏開發潛力,他的未來一定不可限量」,媽媽說:「好啊!這麼多年來我都不知道用什麼方式幫他」。幸運地,有一個很好的機緣,我為小晏找到一位適合他畫風的畫家來帶領他作畫,一段時間之後,小晏漸漸展現他的潛力,這也讓那位畫家感到如獲至寶,得英才而教之的喜悅。就這樣,小晏在繪畫方面的表現讓大家刮目相看,小晏目前已是國中二年級了,在學校裡許多老師都知道小晏圖畫得很棒,媽媽說,小晏有信心後,連帶地其他能力都跟著好起來了,她非常高興,而且原先對小晏的那顆不安定的心也踏實了,她拿了小晏最近的作品來分享,如下圖。小晏如今在學習上有一點小突破,展現了他的學習成果,其實媽媽(家長)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為小晏的媽媽以接納的態度看待他的聰明及學業低成就,她並沒有揠苗助長,逼得小晏每天一把眼淚、滿懷反感地反覆抄寫、做測驗卷,因此小晏能夠保有健康的自我概念,沒有因挫折而失去學習意願或情緒反彈。每個孩子內在能力都有其發展上的差異性,有些孩子在數理上很快就大放光芒,有些卻是在運動上,如果父母以分別心對待孩子的不同能力,可能會誤了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一直強調針對學障孩子的學習引導必須從多元智慧觀點來因材施教,小晏的成長也說明了這些孩子確實比較適合這樣的學習過程,如果天賦與障礙同時存在,要選擇天賦或是障礙就在一念之間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