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與尊重」回歸平衡

台北大學學生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 呂麗雪

  十八世紀盧梭提倡「天賦人權」,而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對健康做了新的定義,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身為世界公民的人們原本應善用上天所賦予每個人獨特的特質與任務,本於職責與良心,盡己所能,愛護自己、愛護他人與尊重萬物大自然;人與人彼此尊重、人與萬物和諧相處,珍惜環境資源,謹慎取之以維護生態平衡。然二十世紀以來科技進步所帶來的人類文明,卻因人心變質脫序的結果,讓長久以來萬物賴以生存的地球已失去平和的自我療癒能力,只能以大規模破壞性的反撲行動進行療癒,所以無論是生態環境的山崩、地裂、洪水、乾旱、火山爆發、沙塵暴、龍捲風、海嘯、氣候冷暖失序…所造成的嚴重性,皆已遠遠超過人類所能預測與防範的。除此之外,人類的心靈環境也面臨空前的脫序狀況,無論是社會新聞中資優生自殺、教師情緒失控掌摑學生、父親將子女丟進油鍋中、孫子為錢勒死阿嬤、父母攜子女自殺、失戀開車撞死情敵、外遇、吸毒、黑心食品蔓延、虐待貓狗、校園集體射殺、金融風暴、生活物價上漲或是戰爭…等等,所造成的人心恐慌,亦在製造一波波更高層次的環境污染。所以根據調查統計,現代人的快樂指數愈來愈低,讓許多人的生活有如「三明治」和「悶燒鍋」般的煎熬,出現吃不下、睡不著、笑不出來、焦慮、恐慌、憤怒等身心症狀,根據2009年健保局統計,台灣一年吃掉的安眠鎮靜藥丸超過十三億顆,健保支出藥費早已突破十億元,且年年成長;另外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預測,憂鬱症在2020年將與心血管疾病、愛滋病,並列為全球前三大疾病,而且目前憂鬱症所造成的社會經濟成本負擔是所有疾病的第二名,是造成生活功能失能疾病的第一名,也是造成自殺的重要成因,曾有學者估算,憂鬱症在台灣所造成的社會經濟損失一年已超過350億台幣。面對這些天怒人怨,對身為二十一世紀世界公民的我們,可以為自己、為萬物及生存的地球做些什麼呢?

   筆者從事心理諮商工作十多年,無論是在醫療院所、或是坊間心理衛生中心、抑或是在大學服務,發現來尋求諮商服務的民眾、大學生的不快樂或憂鬱,很大部分是來自於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對未來覺得受挫或無望。而這些受挫與無望的感受,很多是來自於「比較」與「計較」之後的得失心與不平之心,有人抑鬱於不如年少時的優秀,有人憤恨於有志不得伸,抑或技不如人、愛不夠多…,在心理學或是精神醫學上有很多方法可用以教導人改變,有時是從價值觀著手來促進行為的改變,有時是從行為上的小改變來促進信念的變化,而後兩者交互作用促進行為與信念更上的提升,這些方法在個人的諮商經驗中亦常使用。然筆者跟隨我的 師父學習陰陽平衡智慧十多年,逐漸體會到若能懂得「萬物循天理,天地人本一」這句話,並進而能學習陰陽平衡的智慧,並在生活中實踐,對於化解個人內心自我衝突,讓人身心靈重回健康,並進而讓人類社會重返和諧互助,尊重其他物種,讓地球得以喘息復原是非常有幫助的。

   「一枝草一滴露」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名諺,其告訴我們「天生萬物皆有用」,就像大自然界中所孕育的種種生命,無論是令人賞心悅目的青山、綠水與花草或是令人打哆索的毒蛇猛獸,上天皆賦予其生存權,除了在生態平衡上各司其職、各具價值外,上天亦賦予生命自我提升的能力。就像許多的昆蟲、魚類、蛙類、爬蟲類經過演化突變後,生成會隨著環境改變體色來保護自己的物種,許多的花草也會隨著土壤、海拔地和氣候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品種,具備不同的療效,就像現在在精油界被普及使用的的薰衣草精油就有四、五種。除此之外,隨著四時春夏秋冬的運轉,各類物種的生命長度雖有不同,但皆經歷共同的生命週期「生、長、成、衰、亡」,從無至有,又由有至無的歷程,而且當一生命結束時看似消失了,但其在過程中對宇宙其他生命的貢獻卻是永恆的,就像工蜂的生命雖短暫,但短短一個月的生命週期,牠養育幼蜂、築巢、採花蜜保護我族外,其傳授花粉的功能也為另一生物群--植物,帶來生命的繁衍。這就是大自然界展現的共生共榮現象。當然在自然界中,我們也會看見食物鏈中肉弱強食的現象,但造物者亦會賜給看似弱性物種生存本能,就像羚羊有靈活跳躍跑得快的長腿、水牛有令人生畏的牛角與喜群居無法預測的攻擊性性格,以用來躲避肉食性動物的攻擊;然即使是肉食性動物在天性上他們也僅是取其所需而已!

   「天生、地育、父母養」亦說明了人也是大自然所孕育的萬物之一。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和萬物的「生、長、成、衰、亡」是一樣的;人與人的不同與萬物間的不同也是一樣的。但人生為萬物之靈的可貴則在於,造物者賜給人可以創造的雙手、做抽象思考的心智與淨化提升心靈層次的能力,所以人雖生而有不同的聰明才智、不同的美貌、家庭背景、經濟能力、不同的人生課題與考驗、以及不同的人生目標…,但只要將生命歷程快轉至死亡終點再回過頭來思考人生時,就會發現生命有個基本議題:「人既然都會死,為何要活?」就像在心理學上常使用的心靈遊戲「墓誌銘」:讓活動參與者,在短短的時間內立下遺言;這個遊戲常會讓參與的人感到驚訝,當把所有人的遺言抽絲剝繭抽出精華後,會發現很多人對人生的感動或遺憾最後常常只剩下「愛」這個課題,以及這輩子做過哪些好事?哪些錯事?希望有機會彌補;用太極圖騰中陰陽的觀點來看,最後就只剩下「好與不好」、「對與錯」,當「對與好」遠大過於「錯與不好」時,人會覺得一生對得起自己沒有白過;反之,則有很多遺憾與悔恨。所以當人生的最後決斷只剩下「功、過」兩字時,那人在本質上就同國父 孫中山先生所言的「真平等」,沒有貴賤貧富、沒有你高我低之分別,人的一生就只是從自己生命的起始點開始學習「良心對天理」,學習讓自己的心更純淨、更慈悲、更善解、更包容、更勇敢,讓自己的行為更為知行合一以圓滿自己與他人,而不是在有限的人生中爭功權爭名利,爭你高我低,而是回歸天地自然運行的法則—愛與尊重。用「愛與尊重」對待自己、對待別人、對待萬物與自然;用愛與尊重面對自己的不足,用愛與尊重包容別人的不足。然而在面對所謂的不足與心靈層次提昇的層面上,亞聖 孟子亦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些提醒,就在說明一個生命自我提升的歷程,所以無論是失業、失婚、生病、人生中看似挫敗、不如己意的經驗,以陰陽平衡的觀點來看其實都是用來幫助自己,看見自己在心性上或行為能力上的不明與失衡,進而可透過反省、懺悔、修改、學習讓自己在心性上更為的慈悲、包容、寬恕、勇敢與智慧,在行為上更能知行合一,助己助人圓滿人生。所以當人瞭解「萬物循天理,天地人本一」的道理以及陰陽平衡的智慧時,人與自己的關係就可以回歸愛與尊重,只要有進步就會覺得歡喜,日日進步日日歡喜,人與人之間回歸愛與尊重時,就會看見互助互信共贏的喜樂,人懂得愛與尊重萬物時,就會懂得知足與惜福,當人有尊重自然之心時,就會看見「天覆物 地載物」的偉大與慈悲,也就會更懂得謙虛自己,學習天地心,讓自己一輩子好、更好、最好!以不枉此生。

   最後用「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榮譽副主席暨台灣區主席」 洪道子博士在「2010年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所發表的論文--「世界公民應重視世界公民的人權發展」,一文中所提到的「一個身心健康的文明人,應該瞭解上天賦予每個人不同的任務,本於職責與良心,各司其職,做對自己、社會、國家、世人有意義、有利於世人的決定,轉念一線間,善惡也在一心之間」與世人共勉!讓「愛」與「尊重」從自身做起,相信上天有好生之德,必能再賜機會於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