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足跡

家教班老師 王蓓珊

  人類粗暴地擷取資源在近幾十年來支持了經濟的快速成長,並提升工業化國家的物質標準,但卻同時讓地球的森林、土壤、水資源、空氣品質、和生物多樣性加速惡化,當世界走到生態超荷的地步時,傳統的經濟發展也將造成自我毀滅與無可避免的貧困。許多學者相信,如果繼續在同樣的歷史路徑上發展會危害到我們僅有的生存,而在此同時,卻幾乎沒有任何跡象顯示目前的永續性手段可以扭轉全球性的經濟惡化。因此,更有效率的永續性手段是必要的,這些手段包括刺激更廣泛的民眾參與、評估策略、及監控進度的工具。

  值此時機成立四十年的「世界地球日」組織發起了「10 億綠行動」,希望匯集全球願意服務環境的個人和團體的力量,共同扭轉惡劣的環境。全台從南到北許多團體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如「淨灘」、「淨山」、「資源全回收零廢棄」、「減碳」、「關燈」等實際行動,期望從「Be Green」到「Go Green」。

  重點不在強調「事情到底有多壞」,而是探討人類持續依賴自然以及要怎麼做才能保障地球的容受力,進而支持人類未來的生存。了解生態的限制可以使我們的永續性策略更有效且更有價值,在這一點,尊重我們所居存的環境將得以協助我們作明智的抉擇,一個以自然為依歸的抉擇。

  如同我們生而為人類,擁有其他生物難以比擬的創造力,因此我們開始強調我們的天賦人權、生存權、受教權、自由…,但在求取這些基礎全力的同時,我們更應反思我們與居存環境的平衡,因為多為環境留一分餘地,等於是為自己及子孫多提高一分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