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外科醫師是需要天分的」這個觀點來看接受手術的病人人權問題

英群骨科診所醫師 黃國倫

  記得在住院醫師訓練期中,有位師長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們: 「 外科醫師是需要天分的 」。的確,我們的這位名醫師長,在手術房裡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手術傷口,尤其是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常常都是傷口小到他自己才看得到,也完 全由 老師自己手感來判斷人工關節置放的角度;在旁邊跟刀的學生大概都很難從他身上學到什麼手術技巧。相反的,另一位也非常有名氣的師長,他的手術傷口很注重把軟組織拉撐清楚,把人工關節用手術量具定位好,才打進骨頭裡。雖然理論上軟組織清理得太乾淨,應該會增加關節不穩定的程度;但是就術後人工關節脫臼的比例來說,大家師兄弟的感覺好像反而是和理論相反的(不過應該沒有人敢去真正算出個數字來比較就是了)。

  後來自己做主治醫師的時候,在個偶然機會下,到美國參加了一場脊椎手術實地操作研討會( Hand-on Review of Spinal Surgery, Cleveland Clinic, Ohio )。雖然參加的費用蠻高的,但是在對 方 教授手術技巧後,能有實際的大體可供實作;這在台灣實在是很少有的機會,大部分的機會都是在醫學中心裡,由資深教授和病理科或解剖科合作,才有機會在部分的大體上實作新技術。

  當然因為國情不同,在台灣能取得的大體量有限;但是相對的說,台灣的外科醫師真的比較需要天分,因為學到的新手術技巧(不論是從教學影片、書籍、甚至是器材廠商的手術檯邊指導),必 須要在 醫師腦海裡先模擬進行幾次,才能直接在病人身上施行。

  其實現在人體模型製作得還不錯(雖然比較精細的並不便宜),如果國內醫院 能提供 醫師以模型實作,個人相信「靠天分」的程度可以減少很多;或許也能減少一些術後合併症的產生。希望健保局能考慮也提供一些補助,或許也能減少一些後續治療上的健保支出也不一定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