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寶貝

兒童生存權利

黃美廉藝術工作室負責人 黃美廉

  一件一件父母攜子女自殺的從新聞媒體看或聽到時,不知道你是何感想。我感同身受,不只是我同理心強了一點,而且我曾多次親身經歷過這種情形。

  我從小罹患腦性麻痺,這不是因為遺傳,而是因為醫生的醫療疏失。當我小時候,我母親是一位很好的媽媽。她看著我眼歪口斜,不能說話 ------ ,心裏非常難過,很多次想殺死我,再去自殺。雖說我沒法表達,但我看她又哀傷、幽怨,眼中還帶著淡淡凶光,和那隻幾次伸向我脖子的手,令我到現在都有一點習慣性的不安全感。但因為她的基督教信仰,使她沒有這麼作。但她一直都有一種擔心不確定感吧?一直到我大學時,有一次以為自己得到流行性感冒(其實不是)要死了,為了怕死後沒人照顧我,於是對我說:

  「美廉,我的病可能好不了了,若是我死了,沒有人照顧妳,不如我們一起去死吧,免得我死也不安心。」

  聽到媽媽這樣說,我心裡非常訝異,因為我已成長,為什麼要求我和妳去死呢?於是我去找紙和筆,寫下:

  「要死妳自己去死,我不要死!」

  或許以傳統倫理來看,我是不應該說那句話,但當時我已經在美國受教育的大學生,我會質疑媽媽這種思考和行為模式。我的生存權不應由媽媽一句話,就決定一個人的生死,而過於憂鬱愁煩的情形下所做的事,往往導致更大的悲劇。

  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提出「一起去死」,或直接帶去自殺,至少一方是信賴對方的,而且相互依存的程度很高(但不見得這關係是好的,是平衡的)尤其一方是絕對的弱勢(孩子、身心障礙者),而「你是我的全部」或「我是幫助你生存下去唯一的人」 ------ ,這是那些父母固有的想法,與教導他們子女言語,也許他們相互依存的關係,也由這種想法和教導中越來越緊,難以掙脫。

  這也是一種情緒勒索,通常雙方都不見得很喜歡這種相處模式,但沒人教導他們,他們其實有基本人權去選擇過他們要過的人生。東方父母常有封建思想:「孩子是我的財產之一」,於是會關心孩子從小到大的學業、交友情形與婚姻。很多父母過於涉入,造成子女的依賴與無奈,等到子女有獨立思考的時候,常見的是和父母衝突不斷或離開父母。

  孩子是否能承受父母期待的壓力呢?我要反問父母是否能承受得了自己的壓力,外來與自己給的壓力了?或許給孩子應有的的生存基本人權,一步一步陪著孩子,孩子知道他有特別之處。孩子長大之後也會是一個尊重別人的人。我要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專訪導演魏德聖的內容。希望這是一篇可以讓我們知道愛惜和尊重孩子是多麼有可能創造奇蹟的。

用包容看人生-訪問魏德聖導演
 
  其實會去看電影「海角七號」,除了朋友推介及影評好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看到魏德聖導演(以下稱魏導)上談話性節目時,所展現出真誠、親切的特質。而且,我對他有著似曾相識的感覺。當我這次訪問他時,答案終於揭曉了,原來我們曾經合作過宗教方面的短片(而且不只一次呢)。

  看完「海角七號」,我在電影院流淚不止(即使到今天,看到令我感動的畫面,仍然會這樣子)。片子結束時,導演並未安排「哭」 戲,而是藉著鏡頭與畫面的移動,營造出感動人的力量,這是導演的功力所在啊!觀賞這部電影時,感覺到有我以前看過的電影如「街頭巷尾」、「搭錯車」、「情書」、「時光倒流七十年」、「鐵達尼號」------的精華都在這部「海角七號」有很好的呈現。

  然而魏導說他並沒有想到,感到,或特意把這些電影精華放進自己的電影裏,他也沒有思考過這問題。

  他自認為佔優勢的是,雖然他和他家人都是基督徒,但他家和他家所開的鐘錶行就在大廟附近。每天人來人往,這給他從小就有很多「觀察」的機會。這會造成他宗教信仰心理的混淆與衝突嗎?他認為不會,反而很和諧呢!我是覺得這和父母對他們自己和孩子的信心、包容和接納度有很深的關連。若是父母強烈排斥其他宗教、族群,只和自己同質性很高的朋友來往,孩子對新鮮事物也會排斥,對其他人的信賴恐怕不高,將來可能造成人際關係的困擾。

  幸運的是魏導的父母是如此開放!

  他的家是在台南永康,算是台南市的衛星城市,離台南市中心才20分的摩托車車程就可以到達,所以永康既是鄉村,也是都市,這也使魏導可以從小就觀察更多城鄉的人事物。

  他全家都是基督徒,不過他講起他母親一段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又覺得很好笑。有一個好像很有錢的人進來他家店裏要買打火機,他媽媽問那人上次買打火機是多少錢,那人回答20元,魏媽媽就賣他20元,其實定價才10元。事後魏導看媽媽臉上露出愧疚的神情,因為她貪小便宜。(我想她那天晚上大概會禱告,向上帝認罪悔改了。)所以他觀察到無論在教會或廟裏的人本質上是善良的,只是偶而小奸小詐,甚至會使一點小壞。

  他父親在家的鐘錶行幫人修理鐘錶,卻喜歡去捕魚和潛水。曾經還為了捕魚住在工寮,現在還借了錢買一艘船,只為了他這潛水和捕魚兩項興趣。把家裏、店裏的業務全交由魏導的媽媽管理,他是很快樂,但有時人家到他們家的店裏,拿送修的鐘錶時,他媽媽還要像萬里尋夫似的到海邊,請魏爸爸回來完成修理的工作,把鐘或錶還給人家。在我眼裏魏爸爸是有藝術家浪漫的氣質哦,但魏導形容這特質為「散漫」他自己也遺傳到這特質。

  他國中時一天到晚在考試,他就想如果考上高中還要考3年試,才能進大學------,非常不快樂,就去讀五專(等於是現在的高職)了 選的是電機科,回憶到這裡他嘆了一口氣:「你要一個孩子在那麼小的時候,就決定他將來要做什麼,真的是------。」悲哀與殘忍哪,我想這是在台灣的孩子成長階段,碰到最困難與直接的問題。

  在讀電機前,他根本不知道電機是怎麼樣一個科目,他有沒有興趣。在服完兵役退伍後,他不再碰電機有關的工作了。這種情形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是我們的社會太功利導向了,造成升學主義,反而忘了培養孩子對某些事務的興趣,進而激發孩子本身對科目的求知慾和創作慾。

  魏導退伍時認識了一些學電影的朋友,他開始了對電影的夢想,希望把這夢想逐步實現。他就把他要作什麼和為什麼要作寫了滿滿6張信紙,寄去給他爸爸,然後懷著忐忑的心等回信。

結果魏爸爸的回信只有短短的幾行字: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決定的事就去做。」附上爸爸的簽名。

  這讓魏導放心下來,也繼續了他對電影的夢想與堅持,大部份父母對子女要做藝術和創作的工作,父母不熟悉的職業時,會有一點擔心、不了解,而這擔心可能轉換成反對、排斥甚至憤怒的情緒。

  但魏導的爸爸似乎是很和平溝通和信任彼此。魏爸爸給魏導一個原則就是信仰-信靠上帝。魏導到現在都守著這個原則。

  然而在「海角七號」未出現之前,魏導可能只是個懷才不遇又需要他人「關心」的青年吧?電影輔導金,他可能永遠都申請不到。這就是現實世界,他努力的拍著紀錄片、宗教片,甚至廣告片。「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我不知道他是否有這樣的感慨,但是魏導是一個能把夢想轉換成現實的人,而不只是在作夢而已,他曾經為了能較容易讓人了解他在電影要什麼效果,畫了3000幅以上的分鏡圖。(詳細數目我不知道)

  我曾經看過他的分鏡圖,我覺得他不只是導演,而且他的素描功力非常強,應該能稱得上水準之上。

  當導演或藝術家的妻子或丈夫不是很好當的哦!尤其一拍戲就可能好長一段時間回不了家,而拍完了戲,魏導就會生一場大病,因拍片期間,他全心全意的「梗」在那裡,等戲拍完了,馬上放鬆了,就有「累」、「病」、「痛」------的感覺。這對家人大概也是一種負擔吧?

  談起他的妻子和兒子,我注意到他眼中充滿了珍惜與憐愛,我就在心中說:「他是一個愛家的人!」據報紙報導,只要不拍片的日子裏,他總是騎車接送孩子上下學。但魏導說把孩子送回南部,孩子比較快樂,因那裡的空間比較大,又有阿公、阿嬤及一大堆親人在,他不會寂寞的。

  孩子是魏導夫婦企盼多年的愛情結晶,而且懷孕及生產過程非常艱辛(我不忍重述)即使生下來了,有一段日子,還要擔心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長,現在孩子不僅身體健康平安長大了,而且還會賴皮,又很喜歡嘗試新的事物。

  有次,孩子把髮夾插進電插頭裏,是因為好奇和頑皮吧!魏導並沒有驚訝或馬上阻止他。但他看見了,注意到了,我認為他讓孩子自己去感覺一下「頑皮」之後的後果。如果碰到類似的事情,父母一直阻止,沒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孩子對挫折、失敗的忍受度、抗壓力及應變能力就相對的減少,而創作力也一樣被抹殺了。

  希望在將來魏導仍可以如此用包容之心來對他的孩子,正如他所信仰的上帝;家人、朋友曾經如此對他包容、信任,尊重他作的事業一樣。而我們也用心去包容自己和別人,正如「海角七號」裏每一個角色都有他不同背景、特質在彼此了解、包容之後,就快樂的在人生舞台上跳躍、舞動及唱出喜悅與動感。

 

從他和他父親的相處,我相信會對這議題有另外一個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