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開發與環境變遷的醒思

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研究所碩士 陳和沂

  近年來台灣天災人禍不斷,災害頻仍,這些都是過度開發追求經濟數字成長的結果,我們人類為了追求更舒適的生活不斷的改造地球表面的環境,讓人工環境充斥的結果就是颱風地震來時走山、土石流屢見不鮮,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想想過度的開發是否有其必要性。

  近年來環境保護的意識抬頭,許多討論環境倫理的論點不斷出現,所謂的永續發展也一直被提出來;所謂的永續發展的定義就是:「在滿足當代需要的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需要」,就是如此簡單的定義,更可以討論一個觀點人類生活所需與節制。如《孟子.梁惠王》篇中提到「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這也說明了先民早有與環境共存的觀念,只是我們身處在科技進步工商業發達的社會無節制的開發反而造成過度的破壞,導致災害一來就必須承受自己造成錯誤與後果。

  無論是何種關於生態環境的看法與論點,首先我們都必須從自己省思起,我們是不是有這麼多的需要,以避免過度的開發及破壞,從心靈環保做起減少過度的慾望,並不過度追求開發成果所帶來帳面上的數字及金錢才是改變的第一步。